如何写文章有条理性(让你的文章画面感十足)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这是一段大家都熟悉的文字,出自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看完这段文字读者的内心都会被触动,这段文字将一个父亲的形象描写的活灵活现,不自觉地眼前就浮现出一个父亲的形象,甚至有时觉得似曾相识,那就是自己的父亲。
为什么这段文字有这么大的魔力?
这就是画面感,一段具有画面感的描述文字对一篇小说甚至文章来说都能加不少的分。
有人说如果要把文字写出画面感,就要充分调动你的感官。
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这几种感觉是互相影响,相互转化的,如果将你全身的感官调动起来,并使他们彼此交融,就能写出极具画面感的文字。
今天正好读了刘主编的《高效协作:培养终身受用的协作力》(以下简称《高效写作》)这本书,书中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讲述了如何让文章具有画面感。
在《高效写作》中写到:
如何写出画面感呢?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像电影画面一样丰富呢?
这就需要借助细节描写。
常见的细节描写有四种,分别是外貌描写、场景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通过这四种方法,就可以写出让人过目不忘的细节,提升作品的质感。
让一篇文章写出画面感就要注重细节描写,而细节往往就包含在外貌、场景、动作和心理描写上。
我们前面提到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就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方式,比如:攀、缩、微倾等动作,这些动作串联起来将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描写的活灵活现极具画面感。
所以下面我们就从外貌、场景、动作和心理四个方面来讲一下如今进行细节描写,让文章具有画面感。
外貌
如果能抓住人物特征,外貌描写是最容易出彩的。
在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高颧骨、薄嘴唇,所以句子一写出来就能让人物区别于大众,让人过目难忘。
总结起来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独特性,比如脸部特征、身材特征,或者是特别的服饰打扮等。
场景
场景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就是写出事件发生当时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现场布置、旁观者的反应和其他一切能映衬“主角光环”的环境因素。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她带着女儿来到北京,很穷没钱打车,她就背着女儿坐地铁。从地铁出来,外面是几十级的台阶。当时是冬天,寒风凛冽,她就背着女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上去。零下十几度的天气,她的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这段描写从高高的台阶、寒冷的天气等环境角度去烘托了母亲当时艰难的处境。
场景描写并不难,但我们要知道场景描写是为了是为了起到烘托气氛,烘托主要人物的心理、处境的作用,所以写的要抓住主要的特征,不能面面俱到。
动作
动作描写主要是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通过描写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动作,留给读者线索,方便读者对这个人物有更多的认识。
前面提到的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很好的例子。
心理
以语言文字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性格特征所进行的描写。
第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而不能为心理描写而进行心理描写。
第二,写心理活动,要防止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 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
第三,写心理活动,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让孜孜写出画面感的方法有很多,在《高效写作》中作者从动作、场景、心理、外貌等几个角度出发告诉我们只要掌握这几种手法一样可以写出具有画面感的文章。
你学会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