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讯通8元套餐是不是免费的(你还愿每月付十元)

“微信等通讯工具越来越便利,‘校讯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临近开学,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模式引起讨论:时下,随着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家校沟通交流有了更方便的渠道,每月10元的“校讯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校讯通8元套餐是不是免费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校讯通8元套餐是不是免费的(你还愿每月付十元)

校讯通8元套餐是不是免费的

“微信等通讯工具越来越便利,‘校讯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临近开学,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模式引起讨论:时下,随着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家校沟通交流有了更方便的渠道,每月10元的“校讯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部分学生家长吐槽,目前“校讯通”收费高,与家长微信群相比,互动性差,效果也不理想。部分家长认为,学校不让孩子带手机进入校园,而“校讯通”具有平安签到、亲情电话等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微信不可替代的。

走访:大部分家长用“校讯通”

23日,记者根据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当中,除了一位家长打算这个学期取消“校讯通”服务外,其余的都在打算继续使用。

“孩子今年9月升高三。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在用‘校讯通’,感觉很实用的。”市民彭女士说,从孩子小学起,通过“校讯通”,自己基本能掌握孩子在校的情况。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校讯通”的主要功能是收发消息、布置作业、平安签到、亲情电话等,一个月服务费为10元。家长使用“校讯通”的频率不一。大部分家长表示,开学期间每天能接收一到两条信息。

除了校讯通外,不少学校都会有班级QQ群、微信群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

支持:微信等社交软件无“校讯通”特色功能

时下,随着微信、QQ的普及,沟通交流有了更方便的渠道,“校讯通”还有没有必要开通?

“平时孩子的作业,以及重要的通知,老师都会通过‘校讯通’发送,而且孩子进出校门,我都能收到短信通知,很放心。”家长周先生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市第二十九小读五年级,由于他平时工作比较忙。他认为,比起微信或QQ,校讯通更系统,消息更直接有效。

“微信的信息太多,老师也没法一直守着回答家长的咨询,有时家长你一句我一句,老师的重要通知就会遗漏。”市民王女士说。但校讯通一对一发布,任何信息家长都不会错过。如台风、暴雨天气等紧急事件来临时,家长可以及时收到校方通知需不需要送孩子上学。

市民谢女士认为,虽然现在通讯工具发达了,但“校讯通”的打卡功能,微信是无法替代的。而且现在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校讯通”的亲情电话功能就起到很好的作用。

反对:校讯通收费太高 发挥作用不大

校讯通每月要收费10元,部分家长认为:免费的互动平台多得是,“校讯通”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开通?

市民马女士的孩子今年9月准备升高一。“每天一条,节假日没有,算下来一个月还不到30条,收费10元确实贵了一些。以前孩子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还经常在‘校讯通’上布置作业,孩子自从上初二后,‘校讯通’上不再接到布置作业的信息。”马女士认为,微信、QQ等交流起来更方便还可免费使用,“平时有什么事,在微信群里和老师沟通就行了,也可直接私底下与老师在微信上沟通。”

“如果只是发短信通知,可以按条计费,这样我们也能做到心里有数。”马女士表示,这样按月收费的方式不合理。她也曾想过不开通“校讯通”,但大多数家长都开通了,她担心老师有意见,影响孩子,所以也就勉强接受。

市民张女士的孩子9月准备升初一。她在一周前取消了“校讯通”业务。“平时孩子有什么事,基本上都是通过微信或打电话和老师沟通。每月10元看起来不高,但一年120元,读完小学要交720元。”

回应:采取自愿原则 家长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我市一小学校长吴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生家长普遍使用“校讯通”,它是学校、老师、家长沟通的桥梁,后来随着QQ、微信的普及,学校开始通过这些软件建立家长群,进一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吴校长说,校讯通作为一种系统性平台,可以保证权威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在台风、暴雨等期间下发临时紧急通知,仍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由于微信的开放性,以及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家长微信群可能会出现刷屏、传播谣言等问题,影响正常沟通。校讯通的一些功能,微信等确实是没办法替代的。

一直以来,学校并不强制家长使用“校讯通”。吴校长说:“大家对于‘校讯通’确实有不同意见。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家长要求主动开通,也有家长觉得没必要。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校讯通’发挥的作用很大,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作用相对小一些。”

湛江市教育局政策法律和安全保卫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校讯通”是学校、家长学生连接的平台。特别是进入校园的刷卡功能,微信是无法替代的。但是,微信等通讯工具越来越便利,‘校讯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该负责人表示,对于记者反映的问题,将会和学校展开研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