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不出门有一个童年的味道(那么大雨没找到妈妈还不知道回去)

昨天晚上,带儿子在广场上玩因为遇到了玩得来的同伴,儿子骑着滑板车像飙赛车一样,一眨眼到了广场的东边,一眨眼又到了广场西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下雨天不出门有一个童年的味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下雨天不出门有一个童年的味道(那么大雨没找到妈妈还不知道回去)

下雨天不出门有一个童年的味道

昨天晚上,带儿子在广场上玩。因为遇到了玩得来的同伴,儿子骑着滑板车像飙赛车一样,一眨眼到了广场的东边,一眨眼又到了广场西边。

突然,头上有几滴雨水。这阵雨急得很,几乎是在几秒钟内,就从稀稀疏疏针眼大的雨点变成了密密麻麻珍珠大的阵雨。

我站在广场的中间,眼看着儿子的背影快滑到了最西边的超市。

担心和儿子走散,我马上冒着雨,从广场中间往西边赶。

虽然就十几米的距离,但我跑到西边商铺的台阶上时,身上已淋了个半湿。

我匆匆的继续往前赶,以我的推测,儿子应该是到平常喜欢打游戏的那家商店去躲雨了。

但是,我的预料错误了,我在那家超市门口前前后后查看了几次,并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

这下我有点心慌了,往那家商铺前后左右看个几遍之后,我还是决定返回来再找。

幸运的是,我返回几步,就看到儿子玩伴的妈妈在向我招手。大雨滂沱中,我看到了儿子穿的绿色体恤衫,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想着,雨还这么大,我们就各自在两边等着,雨停了再过去吧。

但没想到,儿子也站在对面的台阶上,探头探脑的也在找我,一副很着急的样子。

在那位朋友妈妈的指引下,他看到了我。之后,他就立马冒着大雨飞奔过来。

走到广场中间,他好像还有点不太确定,又停了一两秒钟看了几眼,以确定是不是我。

我马上向儿子招手,并大声喊着他的名字,他看到我的动作,又继续向我飞奔过来。

等到他跑到我身边的时候,几乎成了落汤鸡,绿色体桖衫几乎都在滴水了,头上脸上也是水在滴。

我赶紧心疼的拿出纸,给他把头上擦干,很是担心他会淋雨感冒。

起初,我心里想,儿子怎么这么傻,这么大的雨,不知道等一下再过来呀。

但马上我就理解了他,比起大雨,他更害怕和妈妈走散。小孩子的选择是多么简单和坚定啊。

接着,我边帮他拧衣服上的水,边问他刚开始下雨的时候是怎么过去的,怎么没看到我。

他撩着湿湿的体恤衫,小肚子漏在外面,只顾着说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好在一两分钟后,雨就停下来了,我马上带着儿子回家洗澡。

在儿子洗澡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自己童年时的一段冒雨经历。

大概十岁左右的时候,在农村老家,那时候生活还很穷很苦。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母亲一大早就到玉米地去锄草。因为要赶工,母亲每天一清早天还没亮就出去了,一般中午都是我给她把午饭送到地里。

那时候的夏天多热啊,家里都没有空调,只有一个房间里有一台转起来吱吱响的破风扇,其他的房间都得自己用芭蕉扇。

况且,母亲所在的玉米地就更热了。方圆好几十亩的山地,在大太阳的烧烤下火辣辣的,应该比现在四十多度的汗蒸房还温度高。

在密密麻麻的玉米杆子的遮掩下,虽然少了一点毒辣的阳光,但是母亲整日就在那小丛林一样的世界里手动拔草,时时刻刻都汗如雨下,是真的够难受的。

那时候大多数村民,一般都是早上出工早,中午早点回家吃午饭,下午再晚点出工,晚上赶着星星回家,很少有像我母亲那样中午都不回家的。

也是是因为天生好强,也许是因为父亲做农活不行,母亲在干农活这一点上,一直都很卖力,甚至称得上霸蛮,完全不像一个妇女,几乎和村里的男劳力有得一拼。

因此,母亲的脾气也很暴躁。不像别人家的慈母,稍有不如意,就会对着我们一顿打骂,并且这种打骂几乎称得上残忍。

有一天,母亲也像往常一样早早的就去锄草了。但是还没到中午的时候,突然变天了,下起了暴雨。

于是,我赶紧拿了两把伞跑出家门。总共大概也就一千米左右的山路,但因为地势不平、路弯弯曲曲又窄,我跑了好一会才到山头。

通过山头往下望,可以看到我们家的玉米地。于是,我扯着嗓子往山下喊:妈妈妈妈。

但是没有任何回音,我有点慌了。刚才在路上也没有碰到母亲,母亲该不会是中暑了,晕倒在玉米地了吧。

想到这些,我匆匆的跑下山。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在我家那几乎有四五亩的玉米地里来来回回的找母亲。

最后,不知道跑了多少个回合,终于把整个玉米地都搜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母亲的踪影。

这个时候,我的嗓子喊得直冒烟,腿肚子也酸酸的,身上早就湿透了。

好在母亲没出什么事,我心想着,这样一番折腾劳累也值得。

我想到,母亲也许走其他的路回去了,于是就拿着伞自己也往回走。

回到家,母亲果然回来了。但迎接我的不是母亲的嘘寒问暖,而是一顿嘲笑讽刺。

你怎么这么蠢啦,下那么大雨,喊了几声没人应就快点回去,还跑到玉米地里来来回回窜。真是脑子不好使,蠢到致命的地方了。

虽然母亲给我准备了洗澡的热水,但当时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动,心里有的只是委屈和愤怒。

洗澡的时候,隔着房间,我听到母亲的大嗓门,在跟父亲和姐姐批判我的愚蠢。

我当时从另外一条路走了。她在那玉米地里来来回回跑了多少次,我在山头叫她,她也不理我,只顾着自己跑。哈哈,旁边那几个扯猪草的堂客们都在笑话我:你们家的女儿也太憨了,喊了妈妈没找到,就应该回家呀。还冒着那么大的雨来回找,是不是太傻了。哈哈,这么蠢,没见过这么蠢的人。

听到这些,泪水无声的打在我脸上,我小小的心里真的像刀割一样的疼。

我担心母亲中暑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不辞辛劳冒雨去找她,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但是母亲却因为我让她没面子被人嘲笑而嫌弃嘲讽我。

她就没有想过我喊她没听到回应再到玉米地里找,是因为对她的在意和担心。她在另外的山头喊我我没听见,她就不能下来找我一下嘛,她就不担心我的安危嘛。

小的时候,虽然母亲有时候很凶甚至是残酷无情,但是无助的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我还是要千方百计的讨好母亲,希望能得到她的认可。

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到现在的城市定居。那件事情发生在我十岁左右,到现在我已经三十多岁,这其中二十多年的时间,好多小时候家乡的人和事,我大部分都忘记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情却总是像放电影一样,过那么几年就会浮现到我的脑海中,并且很多细节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也许是伤害太深,记忆里根本无法抹去。

后来成年之后,有一次我跟母亲吵架的时候,又提到这件事情。但是母亲却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是我在冤枉她。

在她自己的记忆中,她是倾尽所有给了我最好的东西,没有任何的伤害。在她看来,她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我自己想 也有可能母亲确实不记得这个事情了,在她的一生中,付出得多得到的少,那么多的苦难,这件小事可能确实从她的记忆里过滤掉了。

当然,也有可能,母亲是害怕成年的我对她怨恨报复,让她老无所依。所以,她打死不承认这件事情。

就像有一次我儿子肚子疼,但他总是莫名怪他爸爸开车不好导致他肚子疼,把各种坏情绪都发泄到爸爸头上。

当时,我无心说了一句:有可能是我老公晚上怕他热把他被子拿了导致他肚子疼。我老公听了马上反驳我:你为什么说我拿了他的被子,我没拿我没拿,你说我拿了他的被子,他又要怪我,他现在本来就对我有负面的情绪。

看到年轻力壮的老公面对着四岁儿子的抱怨,竟然如此恐惧。我想也许我母亲的不承认也是跟他一样的心态。

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对母亲几乎是仇恨的。想起自己小时候无缘无故的被打被骂,做她的出气筒,我觉得她简直就不配做母亲,也因此刻意不理会她冷淡她故意怼她。

尤其是她对我提到的千真万确的往事根本不承认的态度,我更是气愤恼怒,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于是对她更不满。

原来,我是希望自己把童年受到的伤害说出来,希望母亲跟我说声对不起,我心里的委屈和火气也许会消掉。

但是,现在母亲不承认,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后来我自己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我按照书本上的方法,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我尽情的指控了她对我小时候的虐待,以及诉说了我的愤怒。只是这封信只能放在抽屉不能寄出去。

于是,就这样,我真的感觉自己慢慢好些了。不再莫名其妙的就涌出对原生家庭的厌恶、对母亲的憎恨。

当时,我自己也有一点奇怪,大多数孩子的青春叛逆期都是在初高中的时候,为什么我的叛逆期却推迟到了大学毕业工作之后。

后来想一想,主要是小时候母亲比较暴力苛刻,当时自己主要害怕的是失去她的认可和被抛弃,哪里还会有什么坏情绪和坏行为呢?而成年自己经济独立之后,这种憋了多年的坏情绪就必定得发泄出来。

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我又想到:其实父母子女之间,始终是父母的付出多一些。就算我母亲脾气再暴躁,但相比我对她的付出,她对我的付出始终还是多一些的。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时机,我又何必去拿自己的母亲对比别人的慈母呢。

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慢慢平衡了一些,不再刻意对母亲发火。

但是,我却想要和她保持一点距离,不想对她太好。

以我自己的成长经验,自己从小太懂事太体贴母亲的难处,却并没有换来母亲的关注和疼爱。相反,她认为我很强大,什么事都能自己干,甚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一些本不属于一个小孩承担的东西叠加到了我的头上,以至于我感受不到母亲的爱,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自卑,觉得自己不配好的事情和好的生活,以至于我曾经一度陷入抑郁觉得生活毫无意义。

所以,我一度觉得:任何人之间的相处,都不应该掏心掏肺毫无保留,否则付出得太多,别人会认为理所应当,最终委屈难过的是自己。

我和母亲之间,就是因为小时候付出的太多,到现在我已经不想付出了。

但是再到后来,我又慢慢理解了自己的母亲:我的母亲幼年父亲早逝,作为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妹,而她的母亲我的外婆当时就是这样对待她,什么事情都让她担,还经常打骂。所以,她在无意中,把自己受到的糟糕待遇带到了我和姐姐的身上。

或许,这是一种报复。又或许,这只是一种无心的复制。

而母亲婚后,父亲干不起体力活,对母亲不体贴下,母亲活成了一个艰苦农村里的男劳力,她又把自己的疲惫艰辛和对父亲的失望,发泄转嫁到了我和姐姐的身上。

这就是人性,坏情绪的发泄和承担最终都由弱者来买单。

但是,我的母亲其实也很可怜啊,她背负的太多,一直没有被回馈。而我作为子女,应该做的就是回馈她,让她也能收获善意得到温情。

想通了这些,我开始理解母亲,并尝试着和她慢慢的建立起温暖融洽的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