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黄梅县唯一发源地(此生只为黄梅醉)
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流畅悠扬旋律,不知倾倒多少观众,吸引着多少追求者。在黄梅戏的故乡湖北省黄梅县有一位普通的文化工作者,他矢志不渝、毕生执著黄梅戏艺术,含辛砥砺、百折不挠追寻黄梅戏流播发展的漫长曲折轨迹,忘我抢救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名字随着黄梅戏唱响天下而名扬大江南北。他就是被中国黄梅戏艺术界誉称“为实现黄梅戏新的腾跃,准备了‘动力资源’”的黄梅戏史论专家桂遇秋。
桂遇秋对黄梅戏的热爱,源自他对黄梅戏的心灵邂逅。1934年11月10日,桂遇秋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桂畈村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勤奋,过目成诵,在同辈中才华出众。由于家境贫寒,他的三年私塾还是靠祖母编织妇女的发网和父亲收荒支撑他读出来的。“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的农家生活,赛歌、对歌、传歌的民间习俗,采茶歌、放牧歌、薅草歌、车水歌的流畅曲调,使他从小就对土生土长的山歌、茶歌、樵歌、渔歌、牧歌、船歌、门歌等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梅调”、“黄梅腔”的艺术熏陶,孕育和哺育了他的艺术生命。
孩童时代,邻村有名的“乐柯记黄梅戏班”在逢年过节或农闲喜庆时,经常到桂遇秋的村庄及邻村巡回演出,几乎每一次每一场戏,他都要挤到前台鼓架旁或台柱边观看艺人们的表演。耳濡目染,渐渐地桂遇秋由迷听黄梅戏曲,转入迷听黄梅戏文。他觉得黄梅戏曲调美,黄梅戏剧情美,黄梅戏文更美。它叙人间情,说人间事;述人间暖,诉人间冷;言人间爱,道人间恨。真是美妙绝伦的人间绝唱。从此,他便注意搜集、记录黄梅戏的剧本。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哺养着他,也培植了他决心继承和发展黄梅戏艺术的信念。
在人生道路上,经常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新中国诞生之际,桂遇秋刚满16岁,毅然投入革命洪流,参加清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1957年当上了黄梅县法院土桥法庭庭长,挑起了人民付给他的历史使命。此时,他仍然迷恋着黄梅戏艺术。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抉择,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戏剧之神缪斯的怀抱。1959年春,到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始了他的人生的重大转折。
在此期间,他记录、抢救了黄梅戏“36大本,72小出”的全部传统剧目,首次将黄梅戏起源、传播、发展概况和几百年来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的“36大本,72小出”传统剧目名称,以文字形式定型见于报端;此举为鄂赣皖三省民间广泛流传的“36大本,72小出”的全部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定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为确立黄梅戏发源地地位,促进黄梅县黄梅戏的发展乃至中国黄梅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桂遇秋深知,一个剧团要想打出去,叫得响,离不开优秀剧本和优秀演员。作为一个艺术团体的领导者,他更懂得加强剧团建设,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
黄梅戏事业要创新,培养一代新人刻不容缓。1959年4月,桂遇秋去合肥,向本家长辈时为安徽省委书记处常务书记、新中国黄梅戏创新发展的奠基人之一桂林栖作了汇报,提出派学员到安徽学习的要求。同年7月,在桂林栖的亲切关怀和安徽省文化部门、艺术学校的支持下,桂遇秋带领易春华、吕金姣等22名新招收的学员,赴安徽省艺术学校培训。一年后,这批学员学成归来,成为此后20年间,一直活跃在黄梅县黄梅戏舞台上的一支骨干力量。
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桂遇秋又开始向新的高度攀登。他一边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校勘,一边从传统剧戏的当家戏中选出《血掌冤》、《珍珠塔》、《李益卖女》、《山伯访友》、《送香茶》、《陈姑追舟》等剧目,由他执笔进行创作、改编,然后搬上舞台。其中大本传统戏《血掌冤》,在黄梅县和鄂赣皖部分市县,先后演出了390余场。而且是场场爆满,场场催人泪下,成为黄梅县黄梅戏最有影响的剧目之一。《送香茶》、《陈姑追舟》等传统戏参加了湖北省第三次戏曲汇演大会。《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发表了评论文章,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灌制了唱片。
1961年6月,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科专门派出8名学生到黄梅县,按照这三个剧本、音乐、唱腔,作为该校教学剧目进行了排演,在合肥、安庆连续演出了30余场,加上他此时组编的《黄梅采茶戏唱腔集》和发表的10余篇学术论文,一时在鄂赣皖三省引起了很大反响。优美的曲调传遍大江南北,新编的剧目开辟了一片崭新天地。从此桂遇秋的名字与黄梅戏一样走向了全省、全国,成为一颗中国艺坛引人注目的新星。
1966年6月,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劫难中,桂遇秋被打成“黑帮”、“反革命”,遭到残酷的批判和精神摧残。几十年呕心沥血搜集、整理、创作、改编的黄梅戏传统剧目和艺术资料被洗劫一空。后来每谈及至此,桂遇秋就心痛不已,他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次空前劫难。
1978年春天,冰消雪融,县委安排他负责方志和党史工作。岗位的变换,并没有改变他对黄梅戏艺术的追求。确切的说,他的“适彼乐土”就在黄梅戏艺术的圣堂。5年后,县委调他到党史办公室任主任。职务晋升、职称晋升、工资晋升,他没有心动。面对人生的又一次抉择,年近知命之年的他,仍然一往情深地选择了县文化局副局级调研员,专业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他常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桂遇秋常常是刚拂去征集归来的风尘,又坐下来从事寂寞而艰辛的案头工作。去伪成真,去粗取精,分门别类,综合研究。他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重要的口碑资料,证实了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的黄梅戏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结论。在学术上首次将黄梅戏从萌芽到创新,划分为道情和独角戏、“两小”和“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伴奏四个历史阶段,得到黄梅戏艺术界专家、学者的赞同和肯定。他的这一观点,不仅纠正了明清野史之误,而且纠正了一些名人戏剧专论之误,解决了戏剧界一些多年悬而未决的难题。
经过8个寒暑,8易其稿,1989年10月,他完成了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国家“六五”跨“七五”艺术科研重点项目《黄梅采茶戏志》编撰任务。这本25万字的专著对黄梅戏传统剧目在湖北省的起源、形成、流播的源流沿革、亲缘关系、表演艺术、音乐舞美、班社概况、名人传记、轶闻传说、民间风俗等方面进行了翔实记述。1991年11月,经国家文化部终审,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为此,国家民委、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等三部门给他颁发了嘉奖证书。
接着桂遇秋又对50年来先后自费挖掘搜集的306本、出当中的210本、出历代黄梅戏艺人演出脚本,进行了整理、校勘,结集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全书共15集,480余万字,仅誊写抄正稿就达两万余页。如果加上记录稿、整理稿,一张张连接起来长达近20公里。最终在安徽省文化厅的支持下,由黄梅戏艺术界的朋友们共同筹资作为资料本内部出版,不计报酬,回赠样书,滚动印刷。为此,桂遇秋倾注了全部积蓄,默默付出了资料搜集费、初稿打印费、部分印刷费20余万元。
原计划从1990年底开始分5年出完,遗憾的是由于经费筹措困难,历时10年,直到他1999年12月病逝时,还剩3集小戏没有校勘付印,后由其儿子接力完成,结束了几百年来历代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没有文字版本剧目历史。这套丛书是集黄梅戏传统剧目之大成的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剧目资料,凝聚着历代文人的智慧,饱含着历代艺人的辛酸,具有较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1990年春,湖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约请桂遇秋主撰《黄梅戏史料专辑》。接受任务后,他即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地投入撰稿、组编,每天工作长达15个小时。桂遇秋从他一生所积累的近千万字的黄梅戏史料中,反复挑选,沙里淘金,花了近两年时间,顺利完成了28万字的初稿。《黄梅戏史料专辑》的问世,为振兴黄梅戏事业,真正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史实。
在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能流传至今仍为千古咏唱的戏曲本身就是历史。为追寻黄梅戏的起源、形成和流播的历史轨迹,50年间,桂遇秋先后踏遍了鄂、赣、皖、浙、闽、湘、豫、京8省(市)56个县市的部分城镇和乡村,以及黄梅县所有的乡镇的大部分村湾,走访了与黄梅戏有关系的采茶花鼓等28个剧种的480多位老艺人、老文化、老戏迷,查阅了所到的各省地市县的通志、府志、县志及文献资料2500余册,选读了宋元以来的野史、文人笔记、诗词、民间文学及解放后的戏曲期刊2000余册,研读了传奇杂剧、黄梅戏与花鼓诸腔的传统剧目700余个,选录了唱腔磁带29盒,他考证、搜集、整理的有关黄梅戏的艺术资料达千余万字。
一部部作品,一串串脚印,是他生命的透支,心血的结晶,真诚的奉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年间,桂遇秋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全国各地戏剧刊物接二连三地发表他的具有学术价值的黄梅戏艺术研究论文,共计200余篇(册),约300余万字,创造了多个黄梅戏艺术史论研究的第一,在戏剧界引起强烈反响。1991年,中国黄梅戏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对他50年如一日执著追求黄梅戏艺术给予充分评价,称之“为实现黄梅戏新的腾跃,准备了动力资源。”
有位哲人说过:选择了事业就是选择了忘我;选择了奋斗,就是选择了牺牲。桂遇秋就是将他的生命、他的理想、他的奋斗全部融入到他的事业和追求之中。用这种血与心的化合,大写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于几十年长期奔波,伏案笔耕,超负荷付出,年过花甲的桂遇秋已身患多种疾病,特别是严重的糖尿病引起视力模糊,他看不清资料,更无法动笔,他便买来高倍放大镜,艰难地看资料、写文稿。面对家人的阻止,他动情地说:“我知道我的时日不多了,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我要把我一生所追求的事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没有这个句号,我活着比死去还难过……”面对如此倔犟的老人,全家人束手无策,计无所出。
1999年12月23日深夜,桂遇秋支撑着病弱的身体,摆开资料,铺开稿纸,在高倍放大镜下,艰难地写出了《关于湖北黄梅戏发展前景之我见》一文。而此时此刻,谁能料到这竟是他奋斗了50年的黄梅戏艺术生命的终点。他一往情深地写道:“发展、振兴湖北的黄梅戏,我认为要走开拓型的道路,认真学习安徽省发展黄梅戏的经验,把根深深扎在自己的土壤里,……要抓好精品剧目的生产……要抓紧培养戏曲人才……要努力还戏于民……要加强戏曲声腔改革创新……”
桂遇秋用心与血的融合,书写完人生的最后一个句号,因糖尿病综合症而昏迷在书案前。弥留之际,他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特方式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把我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仍然痴恋着矢志不渝为之奋斗一生的黄梅戏艺术。12月24日,走过人生65个春秋的他无怨无悔地去了。
桂遇秋是中国共产党培养起来的当代戏曲史论专家,他将永远属于养育他的这块热土,永远属于他曾参加建筑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苍天。他在大地与苍天之间,铸就了一座严谨治学、孜孜以求、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丰碑。
作者简介:桂靖雷, 湖北黄梅县人,从事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和黄梅戏艺术研究工作近40年,创作、研究领域劳有所获,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编辑:秋歌
审核:周火雄
终审:聂援朝
供图:桂靖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