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哪些著名的成语典故(与洛阳有关的成语典故集萃之三十)
作者按:
洛阳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都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大运河中心”“丝路的东方起点”四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洛阳,历史事件和名人文化活动很多,因此蕴藉于河洛文化中的成语典故俯拾皆是。这里撷取100个与洛阳相关的成语典故予以介绍。今天推出之三十: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
“因”是“依靠”的意思,“不因人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成语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 不因人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洛阳太学。主人公是太学的一名学生梁鸿。
太学是我国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东汉太学始建于建武五年(26年),建武二十七年(51年)建造太学讲堂,“长十丈,广三丈”。至顺帝时达到空前规模,“凡所结构达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太学学生多达3万余人,王充、张衡等都曾就读于该太学。近世考古发现,太学遗址就在原偃师佃庄乡(现伊滨区)太学村,原东汉洛阳城东南部开阳门外,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
梁鸿是扶凤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从小刻苦读书,才学很高,所以荣幸地被推举到太学深造。由于家里穷,他在太学一边读书一边还要抽出时间替人家放猪。梁鸿在太学读书时,生活十分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他性格孤傲,即使一日三餐,也要单独做、单独吃。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请梁鸿用他的热灶具煮饭。大约是说话方式不得当,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意思是说,我童子梁鸿,是不喜欢借别人热的人。他把同窗的灶火熄灭,重新生火做饭。
梁鸿的回答,一语双关,看似说的是不借别人的热灶,实则表现了他孤傲的性格,自立自强的品质。清代纪晓岚有句话说得好:“寒士不贫贱骄人,则崖岸不立,益为人所贱矣。”大意是说,贫寒的读书人如果因贫贱而失去傲气,就见不出读书人的尊严,也就更会被人看不起了。
虽然如今“不因人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梁鸿高傲、不仰仗别人的故事影响了不少人。秋瑾女士《满江红》词中说:“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据毛泽东主席的秘书林克回忆,毛主席曾拿梁鸿的故事教育子女,鼓励他们不仰仗他人,不人云亦云。
“不因人热”的梁鸿性情耿介,并因此得罪了皇帝。他曾作《五噫歌》,讽刺统治者追求享乐,浪费民力。
歌词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邙山,噫!俯览壮丽的帝王之都,噫!只见宫室连云遮日,噫!看不见百姓的辛劳,噫!漫漫辽辽的宫殿,噫!”
汉章帝闻听后,龙颜大怒,传令各地捉拿梁鸿。梁鸿和妻子孟光开始长期的流亡生涯。后来到吴地,依附世家望族皋伯通,靠为人舂米过活。一天,皋伯通看见孟光给梁鸿送饭,只见孟光恭恭敬敬地走到梁鸿面前,低头不敢仰视,把装饭的盘子高举齐眉,请丈夫进食。
皋伯通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如此守礼,那此人一定是个隐逸的高人。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进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梁鸿晚年利用这段衣食不愁的宝贵时光,潜心著述,成书十余篇。他的十余篇作品,均是发前人所未发的独具匠心之作。
梁鸿死后,皋伯通等人将其安葬在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要离冢旁,并说:“要离断臂刺庆忌,是一个壮烈之士;梁鸿终身不出仕,是一个清高之士。就让他们二人长相依傍吧!”
现在人们提起梁鸿,就会想到“不因人热”和“举案齐眉”的故事。隐士的高情逸致每每为人仰慕和称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