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到底说的是哪个省的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1)

经常看到湖北湖南人在争论岳麓书院大门上书写的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说的是湖南人还是湖北人,争得面红耳赤,就差点大动干戈了。

这很好理解呀,这里说的“惟楚”,就是湖南湖北为主体,“于斯”,就是在此地(湖南)的意思。写这个牌匾的是嘉庆年间进士岳麓书院的校长(山长)袁名矅,因为当时他在岳麓书院任教嘛,而且他还有个得意弟子,就是写了《海国图志》的魏源。魏源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经世致用的改良思想,这本书出版后在国内没人理睬,但是在日本却卖到洛阳纸贵。可以说,没有《海国图志》,就没有小日本的明治维新(如果没有明治维新,就没有后来的甲午战争)。

袁名矅写这个牌匾的时候,湖南也就两江总督陶澍和魏源算是比较杰出的人物。在陶澍在朝廷炙手可热的时候,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应该还是在乡里玩泥巴的小孩童[捂脸][捂脸]袁名矅写这个牌匾,固然是推崇我们湖南人,但我觉得他主要还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这可是政绩呀[呲牙][呲牙]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惟楚有才于斯为盛)(2)

湖南人真正做到“于斯为盛”的时候,是太平军造反后,八旗子弟兵大都是酒囊饭袋,不堪一击,清军节节败退,咸丰不得不重用汉人,自此曾左彭胡等扬名立万,湘军崛起。此后湖南人才出现井喷模式,一直到后来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建立,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百年时间里,湖南人才辈出,在中国近代史上独领风骚,留下了浓墨重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