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缝隙的野花(屋后墙根下的野花)

我是个男士,但小时候却很喜欢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墙角缝隙的野花?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墙角缝隙的野花(屋后墙根下的野花)

墙角缝隙的野花

我是个男士,但小时候却很喜欢花。

记得那时候,家家的房前全种着几墩花,都不名贵,多是熟节花。有人叫熟气花,稍微文气点儿叫蜀季花,学名蜀葵,多年重生草本花。茎竖直向上,像芝麻一样,每隔十来公分一朵花。花型硕大,有红色、深粉色、浅粉色、粉白色、黄色,据说还有深紫色。春末夏初,在农家小院的窗根下,开出几朵或红或紫或白或粉的熟节花,顿觉院子温馨、祥和、生机勃勃。

邻居大妈家有一盆“死不了”,学名叫太阳花,又名金丝杜鹃。马齿笕科,枝叶多汁,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很易成活,掐一段插在土里就能开花,故名死不了。死不了花五颜六色,红、黄、白、粉、紫,非常耀眼。我也掐了几株拿回家,没有花盆,找一个破磁碗撮点儿土浇上水插在里面,居然活了,我天天浇水,盼着开花,没过几天全蔫了,拔出来一看,根部烂了。父亲说,瓷碗不渗水,整天泡着,根自然会烂。没有花盆,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养死不了的事只得作罢。

指甲草几乎家家都有,花茎不过五六十公分高,从下至上围着枝干开花,多为红色和粉色。把花摘下来,放在小茶碗里,用白矾砸成糊状,拿绣花针挑着,仔细地涂抹在指甲根部,伸着手在太阳地里晒半个多小时,掀掉花糊,一抹鲜红的印记就留在指甲上。指甲草花是那时农家少女廉价的“美甲”品。

一九五八年,村里成立了缝纫组,不知为什么设在村民代青家里,负责免费给村民缝缝补补,母亲是缝纫组成员。我放学后去找母亲,在他家的院里第一次看见茉莉芝儿——学名紫茉莉,花期很长,一般是六至十一月,每天中午开花,落日前最盛,颜色鲜艳,气味芳香。每次我去缝纫组找母亲,代家嫂子都会为我搬一个草墩,在干净整洁的院里,坐在草墩上,摇一把麦莛团扇,赏花之繁艳,闻味之芳香,令人流连忘返!

那时农家院里花的种类很少,多是简单爱活的品种,偶尔也见一些新鲜的花。如大丽花,株高两米左右,花大如盘,入秋开花,黄、粉、红、粉带白尖儿------色泽艳丽,漂亮极了,院里有两株大丽花,花开时节,农家小院变得富丽堂皇。再如美人蕉,植株一米多高,叶子宽大、肥厚、碧绿,和株尖上顶着几朵大红花相互映衬,光艳耀人。尤其是雨天,大有热带雨林“雨打芭蕉”的味道。

生活在农村,坑边、堤坡、河滩野地里成片的野花司空见惯。

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在中山公园举办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游园活动,公园里到处是欢乐的人群,处处是娇艳的鲜花,令人眼花缭乱。

农家院里的花,郊野的花,公园里的花,虽然有时让人眼前一亮,有时让人心花怒放,但很快流于平静,有的只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让我震撼、久久不能忘怀,令我魂牵梦绕、无限遐思、浮想联翩的是老家房后墙根下的野花。

一个秋风萧瑟、百花凋零、晨露凝霜的早晨,我从房边的胡同走过,偶一侧脸,发现屋后墙根处有一抹颜色,好奇心驱使我走进去看。走到近前,不由得愣住了,原来是一朵小花!植株硬挺,叶子有些暗淡,浓绿泛黑,显然是经受了秋霜的侵袭;圆圆的花朵,细细的花瓣,淡淡的藕荷色,略呈浅粉色,粉中带蓝,浅蓝泛白,说不清的柔和之色。这是一株九花,农历九月前后盛开的野花,样子像小白菊。每到深秋,成片成片地开满堤坡,因常见而熟视无睹。但今天,在这深秋的季节,在这特殊的地方,这朵小花让我陡然心动。他在秋风中瑟缩,但毫无惧色;虽经寒霜却依然绽放;尽管离群,不惧孤独;无人光顾,孤芳自赏;条件恶劣,自立自强------

这株长在屋后墙根的小花,让我油然而生敬意并一直激励我向上、向前;驻足我心中,伴我走过坎坷、艰难的人生路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