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三个维度(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依据)

现实依据就是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实状况。

在我国,现代幼儿园的诞生将近110年的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们是后起之秀。虽然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幼儿教育体系,但我们还面 临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其中师资是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的师资队伍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完善师资队伍的一项重要工程。

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在现实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小学化

“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显性的小学化多指用小学化的教学方式、模式进行教学活动,用拼音、识字、算术等小学化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主要内容;隐性的小学化多指用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有的拔苗助长,有的好大喜功,追求短期效果,无视长远发展,这种小学化相对隐蔽,其表现形式有间歇性特点,时有时无。

2、特色化

特色不是标榜的、自封的,而是在长期的建设过程 中自然形成的。目前很多幼儿园标榜的所谓“特色”是寻找出来的,不是通过建设生长出来的,更有一些幼儿园把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当作特色。有些地方把幼儿园课程是否有特色当作评价指标,引发幼儿园广泛地、违心 地“捏造”特色。有些幼儿园把工作重点就放在所谓“特色"上,整体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提升。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认真反思和切实纠正的问题。普遍的“特长”教育和铺天盖地的“兴趣班”是幼儿园教育质量低下的另一 个表现。目前所谓“兴趣班”“特长班”往往是成人主宰儿童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些在吆喝“兴趣班特长班”的人往往是商业利益至上的人。

3、教材化

幼儿园课程应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出发生成和建设,不能单纯依靠“教材”。所谓“教材”仅仅是参考的方案,不是照搬照教的工具。否则就成了“教死书,死教书”,势必导致“教书死”。大量所谓“教材”是商人追逐商业利益的产品,不是课程,更不能成为特色。幼儿园课程不是别人写好了课 程教师去实施,而是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幼儿园课 程必须从“实施”走向“建设“ 真正从特定班级、特定幼儿园实际出发建设的课程,不可能没有特色。

4、大班额化

以扩大班级规模的方式来解决“入园难”问题,不但没有真正解决“入园 难”,还增加了班级的安全隐患,加大了教师的压力.教育质量也必然随之下 降。由此看来,通过扩大班级规模来解决“入园难”就是以牺牲质量来换取入 园率,就是以教师的疲惫、焦虑和苦恼换取入园率。而教师过重的身心负荷 不只是影响教育的质量,也影响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态度,还影响幼儿园教 师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幼儿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就需要确保幼儿园教师 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确保教师的地位提高、待遇合理、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5、专业知识缺失化

由于职前培养机构的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幼儿园教师的知识储备在许多方面都先天不足。有关幼儿发展的知识、幼儿保育教育的知识和通识性知识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而专业知识是拥有专业能力的基础和理念背景,没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就很难拥有专业的能力,没有专业的能力,就很难应对日常岗位工作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自主发展、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三个维度(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现实依据)(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