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食物越吃湿气越少(未来30天千万别吃这3类食物)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转眼进入春夏之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八种食物越吃湿气越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八种食物越吃湿气越少
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转眼进入春夏之交
春天余额仅剩不到7天
近日来
天气阴晴不定,忽冷忽热
潮湿的环境容易让湿邪
侵入人体,影响脾胃
脾胃运化不行
会导致很多疾病症状
比如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
头重如裹、精神疲惫
关节肌肉酸重
等等等。。。
所以经常有人问我:
米医生,怎么才能缓解这些症状?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首先得知道一点——
春夏之交
是脾胃既充盛
又不稳定的时期
因为根据五行理论
此时心火渐旺
火(心)生土(脾)
渐旺心火会带动脾土运作
脾胃气血开始充盛
但因春主肝木
加上今年木运太过
过亢的肝木会克脾土
导致脾土衰弱
无力运化水湿
所以春夏之交
危机四伏
一定要顾护好脾胃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呢?
很简单
首先要做的
就是远离伤害身体的这三件事——
一,少吃蒜、薤、鸡雉肉
孙思邈在《孙真人摄养论》说:
《孙真人摄养论》:“四月(农历四月),勿食大蒜,伤神魂,损胆气。勿食生薤,令人多涕唾,发痰水。勿食鸡雉肉,令人生痈疽,逆元气,勿食鳝鱼,害人。”
农历四月
应少吃大蒜
容易伤神魂,损胆气
《本草从新》载:
“大蒜生痰动火,散气耗血。”
所以气血虚弱、内热的人要注意
而且蒜味最辛
走清窍,通眼睛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
“荤辛害目”
意思就是多吃大蒜
容易造成眼睛的损伤
少吃生薤(生藠头)
藠头性温味辛,温阳散结
过量食用会加重气虚、阴虚
藠头还具有强烈刺激性
生吃对胃肠道黏膜刺激性很大
容易出现反酸、烧心或是呕吐
鸡雉肉(野鸡肉)也该少吃
野鸡肉是温补的发物
唐代食医孟诜曾说它
“发五痔诸疮疥”
阴虚、体质偏热的人吃了
容易生痈疽,伤元气
除了野鸡肉
鳝鱼也是发物
容易助长肝邪
影响脾胃运作
进而影响运化水湿
二,增酸味,减苦味
除了上面那点
孙思邈还说了
四月宜“增酸减苦”
《孙真人摄养论》:“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胃气。勿暴露星宿,避西北二方风。”
就是说饮食方面
应增加酸味,减少苦味
因为农历四月进入夏季
此时正是肝木把“重心”
移交给心火的关键时期
肝减弱,心渐强
此时应多食乌梅、山楂等酸味食物
补肾养肝,调养胃气
此外
在睡觉的时候
也要谨防暴露在“星宿”下
(可以理解为睡觉时开窗吹风)
尤避西北二方风
可能会导致中风
三,少寒凉,少冷饮
天气转暖,冷食走俏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
已经有朋友团购起了西瓜和冷饮
但是,夏天的来临
带来的不仅是天气变热
还常伴随着时不时的雨水
湿气会变重
中医认为
人体如果被外湿侵袭
外湿也会阻碍脾的运化
导致人体湿气加重
如果本来就脾肾阳气不足之人
就更会容易受到外湿的侵袭
所以这个时候
饮食上就要忌生冷寒凉
以免导致湿邪内生
可以吃一点健脾祛湿的食物
炒白扁豆,山药,炒薏苡仁等
生活上可以用温胆汤泡脚
在健脾祛湿化痰的基础上
通过热水浸泡双脚
微微发汗
促进湿气从体表散发
好了,再一次提醒大家
春夏之交,气候多变
似川剧变脸,瞬息万变
冷、暖、干、燥、湿轮番上阵
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的健康来说
都是很大的挑战
so,千万别掉以轻心
增酸味,减苦味
忌生冷,注意防风
对付多变天气
全靠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