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国家简介(津巴布韦共和国)

津巴布韦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Zimbabwe) 通称津巴布韦,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南接南非,西部和西南与博兹瓦纳接壤,西北与赞比亚接壤,东部和东北与莫桑比克相邻,尽管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无领土接壤,但是在赞比西河河岸两国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为哈拉雷。

津巴布韦国家简介(津巴布韦共和国)(1)

津巴布韦人口的组成在立国后变化巨大,独立时总人口690万,其中约30万(当时约占5.5%)是白人统治阶级,但因为土地改革政策之后,目前白人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已经仅剩不到数万人,且多在欧美境外居留并大量移民他国。由于黑人的出生率极高,津巴布韦人口暴增来到约1415万(2013年),黑人已经占总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国家简介(津巴布韦共和国)(2)

津巴布韦有16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他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津巴布韦原本是名为罗得西亚的由白人统治的国家,这个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个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进入20世纪后由伊安·史密斯领导,接受南非政权的援助,展开白人少数统治并抵抗共产游击队而知名。罗得西亚因天候宜人,当时的物产多以农产品为主,当时白人农场主因此地富饶,该国有“阿非利加面包篮”美誉,并建立了欧洲式首都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是罗兹在1890年时建立的贸易集散城市,为非洲中部经济大城之一。在1980年之后白人少数统治被推翻,进入了津巴布韦时代,但同时经济却遭遇严重通货膨胀,产量已经下跌不足以供养国民的温饱,今日津巴布韦的食品以从外国进口为主,并向南非提供外劳,对于该国二十世纪末以来陷入的经济困难,官方视殖民是导致津巴布韦持续贫穷的主要原因。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绍纳人(Shona,属于班图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津巴布韦古城(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以此城为首都的马蓬古布韦王国透过与来自印度洋岸的回教商队贸易,在11世纪时渐渐强盛,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交换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玻璃等生产品,15世纪时,已经成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绍纳文明的强盛在19世纪时迈入尾声,1837年时,绍纳人被属于祖鲁族的恩德贝勒人(Ndebele)征服,而来自英国与来自南边的波尔人(荷裔南非人)开始逐渐蚕食这个地区。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国际斡旋工作失败后,英国要求联合国对罗得西亚进行经济制裁,但一意孤行的伊恩·史密斯白人政权(获同样为南非的白人政府支持)仍然在1970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政体,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1978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共同推派卫理公会主教穆佐列瓦担任津巴布韦罗得西亚临时政府的首相。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终于愿意卸除武装结束内战,在1980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罗得西亚白人政权与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却在本国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赖,他的过渡政府并没有在大选中获得持续执政的机会,而是由罗伯特·穆加贝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获得政权。

在国家政权顺利转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直到2017年津巴布韦政变后下台。

津巴布韦国土面积39万余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津巴布韦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

津巴布韦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1000余米。地形分高草原、中草原和低草原3种。津巴布韦东部伊尼扬加尼山海拔2,592米,为全国最高点。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分别是与邻国赞比亚和南非的界河。维多利亚瀑布、三比西河、三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为界。

津巴布韦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摄氏22度,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度,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