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今年的清明,因为疫情原因,湖南多地倡导以“云祭扫”方式寄托哀思,越来越多的人也倾向于选择“云祭扫”。

清明“云祭扫”,思念亦不减。本期,我们整理了4篇表达思念的追忆文章。这些文章中,有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女儿,缅怀此前因公殉职的父亲;有从悲痛中艰难走出、投身关爱失独母亲群体公益事业的妈妈,思念意外去世的儿子;有志愿服务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重大灾难现场的“中国好人”,追忆亡妻临终前的嘱咐;有父亲深情思念在扶贫路上牺牲的女儿……

在春和景明的清明节,我们慎终追远,是为了不负先烈们和先人们的牺牲和期望。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的那样:“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所爱的人遗忘。”因此,当死亡将亲人带走,我们对他们最大的牵绊便是“不遗忘”,让他们“活在记忆里”。而我们,要积蓄力量,更好地前行。

璇儿,爸爸告诉你,青山脱贫了!

文/方彦

方璇,郴州桂东人,生前系湖南省桂东县青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2017年8月2日,方璇在前往联点村扶贫的途中,因车辆滑落山崖不幸殉职,年仅26岁。她被追授“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璇儿,爸妈想你呀!不知不觉,你走了四年多了,爸妈一直没有走出悲痛的阴影,逢年过节或你的生日,妈妈都发微信给你:叫你回家看一看,跟家人团圆;天冷了,提醒你加衣服注意身体,叫你不要那么省,多买些好吃的……每当看到这些,我的心像刀割一样!你的离开,给父母留下的是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痛,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呀!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1)

方璇在扶贫调查中

璇儿,你聪明懂事,勤奋好学,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你都不用父母操心。你参加工作在乡镇,工作又苦又累,从不听见你抱怨。回到家里,你也总是满脸笑容,开开心心,其实我知道,乡镇的工作繁重,一个女孩在乡镇工作不容易,好几次我们叫你去考机关的工作岗位,你笑着说:在哪里不是做事,自己年轻多做点事,多吃些苦算什么?你开朗、阳光、上进,我们打心底里高兴,你是父母的希望,父母的未来!没曾想到,老天早早地把你从我们的身边带走……你走时,才26岁呀。

璇儿!你轻轻地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你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璇儿!爸爸告诉你,桂东脱贫了!青山脱贫了!宋家村的老百姓也脱贫了!你心心念念建起来的青山乡幼儿园,迎来了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入学!你应当开心,你的愿望实现了。你为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没有忘记你!党和政府给予你许多荣誉,愿你的灵魂得到慰藉!父母以你为荣,也为你骄傲!

璇儿,你的弟弟3岁半了,有一次,他玩妈妈的手机时,不经意间,看到你着军装的照片,他小手指着照片,歪着小脑袋瓜看着我说:爸爸,这是谁呀?我认真地对他说:这是你姐姐。弟弟迟疑了一下,说:姐姐去哪了呀?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姐姐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璇儿!你在天堂,还好吗?父母相信你过得好,因为你是一个美丽、开朗、善解人意的好姑娘,愿你在天之灵,保佑家人健康平安,保佑祖国繁荣富强。

此前报道:

美丽的姑娘,一路走好!湖南省妇联追授方璇为“省三八红旗手”

心疼!桂东扶贫姑娘殉职3年了,妈妈还一直给她发微信…

深情一曲《因为我爱你如此深沉》,向美丽的方璇及广大扶贫英雄致敬!

儿子,你离开19年了

他们现在叫我“慈灯妈妈”

文/殷自文

曾莹,株洲市芦淞区人,2003年因车祸去世。

其母亲殷自文从悲痛中走出后成立株洲市畅想慈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致力于关怀失独家庭,被人尊称为慈灯妈妈。不少失独母亲在殷自文的感召下,逐渐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儿呀!妈妈想你。

我一直记得19年前的那一天,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上午出门时,你还主动提出要帮妈妈介绍好帮手助力美容生意,晚上,我竟听到了你遭遇严重车祸的消息。从这一天开始,我成了一名失独妈妈。

接下来的日子我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甚至好几次哭晕过去。这时,幸好你的同学和朋友高巍、易倩、郑达智、刘美君们出现了,他们告诉我:“今后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子(女儿),你们病了有人照顾,老了有人赡养,走了有人送终。”

儿子啊,你知道,妈妈原本就喜欢唱歌跳舞,为了帮我走出困境,干儿女们鼓励并帮助我组建了畅想艺术团。我们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文艺活动,也收获了很多支持与关注,可这些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无法抚平我内心的痛楚。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2)

殷自文和儿子曾莹(左一)

后来,我遇到很多像我一样的失独妈妈,这让我意识到,抱团取暖或许是我们这些失独者自我疗愈、互相帮助的一条路。

2016年,我们成立了株洲市畅想慈灯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我也多了一个温暖的称呼:慈灯妈妈。此刻的我再也不是孤身一人,除了家人、干儿女们,我身边还聚集了不少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失独妈妈和帮助失独家庭的志愿者们,我们共同努力,抱团取暖。不但收拾好心情、减轻了伤痛,还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积极服务社会。

儿子啊,我们畅想慈灯社工中心现在已有社工及志愿者80多人,其中专职社工5人,这些年来,我们给无数的困境家庭、困难老人送去关爱与帮助,走遍了株洲的大街小巷。

荷塘区的王师傅和易姐家庭,我们在一年之内,前后上门一百多次。两位老人所住的房屋已经有大半个世纪,没有独立卫生间,基础设施极差。两人分别患有小儿麻痹和中风偏瘫,行动不便且年事已高,一日三餐也成问题。为此,我们的志愿者,孔阿姨、杨阿姨、叶阿姨等人三天两头就往他们家里跑,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清洗更换被褥,还自费帮助他们置换了锅碗瓢盆、燃气灶和一批桌椅板凳。如今,志愿者们仍然经常电话联络、定期上门看望。

有一次,失独老人刘娭毑突患白血病入院,由于医院血库紧张,老人又急需输血,我迅速联系发动志愿者,再通过微信、QQ紧急寻找适合血源。之后,我和志愿者们每天轮流去医院照顾,老人的心情得到极大的温暖,她跟我说:“很幸运,我能认识你们。我走以后,叫我丈夫跟你去做志愿者吧!”

儿呀,妈妈真的想你。你离我而去之后,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帮助更多的失独者,让他们走出伤痛,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志愿者们唤我“妈妈”,我和失独妈妈们抱团取暖,儿子,你在天上看到了吗?妈妈在新的天地里怀念着你,地上的星星慈灯你看到了吗?

淑梅我妻,我一直在践行你的遗愿

文/肖高敏

杨淑梅,衡阳市衡山县永和乡人,在外务工时热心助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广州番周义工组织的早期成员之一,曾于1991年被评为”番禺十大爱心人士”。于1994年不幸病逝。

因为在妻子杨淑梅弥留之际许下了“要一直坚持做义工”的诺言,丈夫肖高敏用余生践行对妻子的承诺,他长期助人为乐,做义工长达二十多年,志愿服务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多个重大灾情现场。先后评为衡阳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湖南好人、湖南省最美志愿者、中国好人。

亲爱的淑梅我妻,你离开我已经28年了。

那天收拾房子,翻出很多我们俩在广东番禺的旧物。让我一下想起来33年前我们相识的日子。那时我在街上打零工,你在铝材厂当管理员,你看我勤快,帮我招工进了铝材厂。后来我们慢慢熟悉,相知相恋,结为夫妇。我记得,你是个很善良的姑娘啊,每次你看到老年残疾人、孤儿乞讨时,你都忍不住要帮助他们,受你的爱心感染,我也经常跟着你一起做义工,救助一些落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当年,你还被评为番禺“十大爱心人士”和首届道德模范。

但是好景不长,我们结婚5年后,你患上了心脏病,后又突发脑梗塞,病情危重。在临终前,你问我:“做义工的日子,是我们最开心的一段时光,高敏,你说是不是?”我含着泪拼命点头。你向我许下了最后一个心愿,嘱咐我:希望我们一直坚持的善行能接力下去。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3)

肖高敏和杨淑梅

淑梅我妻,你离开后,我的心情非常惨痛,经常以泪洗面。你临终前的这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当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用一生的精力去完成对你的承诺。于是我回到了家乡,开启了公益之路。

这28年来,我在家乡衡阳县岘山镇藕塘村义务修路,带领村民修建2座桥,照顾3位血脉无亲的孤寡老人,为他们送终,为40多个贫困孩子捐助学费;

我在本村及周边参与扑灭过多次特大火灾,参加了1998年湖北省孝感市和天门市的特大抗洪抢险、2003年衡阳的11.3火灾事故救援,参加了宁乡大成桥镇峨山大坝抗洪抢险、怀化沅陵县抗洪、甘肃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抗险、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抢险,我在汶川一干就是10个月。

我还参加了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贵州望谟县特大山洪泥石流,云南省镇雄县山体滑坡,云南鲁甸县6.5级地震抢险,甘肃岷县抗洪抢险,江西吉安、彭泽县抗洪抢险,浙江余姚抗洪,陕西佛坪抗洪,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抗洪,石阡县抗洪,益阳市泉交河镇特大抗洪。在云南鲁甸地震抢险中,我救出了5名群众,在贵州望谟县救出了2名群众,在益阳泉交河抗洪时救出了5名群众,在怀化沅陵县救出9名群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在家乡当起了排头兵。2021年7月河南暴发洪灾,我主动响应党和国家应急抢险的号召,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新乡卫辉市抢险救援,在洪水中奋力救出14名老人和儿童,从包围的洪水中冒险背出53名受困群众,虽然自己满身是伤,虽然这么多年没攒下钱,但我认为值得,感到自豪和快乐。

这28年来,我省吃俭用做公益,手机也一直是一部用了多年的“老人机”,去年年底,得知我事迹的爱心人士,送了我平生第一部智能手机。拿到新手机,我第一个想打的电话,就是打给去世的你,我想告诉你:淑梅我妻,我一直坚守着对你的承诺。可惜,电话那头传来的一直是:你好,你所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爸爸,战胜疫情后再与您“且将新火试新茶”

文/蒙雅

蒙汉,湖南靖州人,曾任溆浦县委书记、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0年7月8日上午,蒙汉工作期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享年55岁。2021年2月25日,他被党中央、国务院追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长恨人间月不圆,

凄凉无奈隔黄泉。

还忧梦里重相见,

能识家儿今日颜?

又是一年清明,爸爸,您离开我,已经一年零八个月了。

当前,湖南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女儿自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与千千万万的“逆行者”共同战“疫”。在忙碌之后短暂的休憩时,我又想起您,那些留存在脑海的细碎而温暖的片段被再次掀开……

儿时的夏日,午休时,由于工作繁辛,一张凉席铺在地上您就能睡着。我常常枕着您的肚子,沉沉睡去;在我小学三年级,深秋的一个凌晨,我因突发高烧浑身滚烫,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边哭边喊“爸爸”,您从书房飞奔过来,背上我就往医院跑,细雨寒风中,雨点落在您温厚肩膀上溅起点点水花,夹杂着您急切的汗水,拍打我泛红的脸颊,我就知道,您的肩膀一直是女儿最温暖的依靠。

随着我渐渐长大,由于您常年忙于工作,陪伴也随之减少。2013年您赴溆浦任县委书记后,多次告诉妈妈和我,溆浦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可一直不让我们去。女儿一直记得,您承诺,离任后,一定会带着我们去感受龙潭的文化,游玩思蒙的山水,尝下三江的三合汤,采摘低庄的春笋,观赏您亲手打造起来的北斗溪小镇……可是,2020年7月8日,当我第一次踏上溆浦这片土地,竟然是来接您的骨灰回家!女儿想不明白,是什么支撑您在那片土地辛勤奋战了8年?更想不明白是什么驱使您把自己“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4)

下乡调研时,蒙汉(左)帮贫困户插秧

两天后,灵车缓缓驶出溆浦县城时,满街的乡亲们,自发地前来为您送别,他们高喊着“蒙汉书记,一路走好!”一位阿姨跪倒在马路边,失声痛哭:“蒙汉书记,您是溆浦的好书记啊……”我很震撼,也很骄傲。也是这天,溆浦的乡亲们、您生前的战友们,给我讲述了好多您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让我真真实实感受到他们对您发自内心的敬意、感恩与怀念。也是那时,我才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您的内心,当时才真正明白让您能够为之付出生命的这份事业的伟大。您必定是深爱那片土地,忠诚于党交予的这份事业,才足以让您宵衣旰食,心甘情愿把生命融入且永远定格。这也是您以身垂范启示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工作鞠躬尽瘁的人。

2021年2月25日,我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的重要讲话,内心无比激动,却也有着遗憾。因为坐在我那个位置的,本应是您。当听到“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会忘记”时,我眼泪夺眶而出,我想跟您说:“爸爸,女儿想您,党和人民也记得您!”

自您殉职以来,我们全家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党的恩情,也决心向组织靠拢,从北京回来那天,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已被党组织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梨花风起正清明,“云”寄哀思防疫情。我敬爱的爸爸,就让那袅袅升起的人间烟火,燃着女儿对您的深深思念,萦绕成通往天堂的电话线,把女儿的知心话传递给您,战胜疫情后,再与您“且将新火试新茶”。

小编:伊人

求分享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5)

求收藏

让人潸然泪下的家书(字字锥心亲人去世后)(6)

求在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