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4550亿(南阳划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司马连竹

12月28日,南阳市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2023年,南阳将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总体目标,在产业建设、项目招引、基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和提振消费等领域持续发力,确保明年全年生产总值增长“保8争9”,即保底目标增长8%、奋斗目标9%。

南阳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4550亿(南阳划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1)

会议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出详细部署。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南阳全面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南阳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

数据显示,2022年南阳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迈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步伐坚定、有力。

在这次会议上,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就《中共南阳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讨论稿)》作说明,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全面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智慧对2023年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

会议提出,做好 2023 年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展开,坚持稳中求进、争先出彩、高效统筹、底线思维,以敢闯 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实干的作风,打开新局面、再攀新高峰。

2023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保 8 争 9,即保底目标 8%、奋斗目标 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生产总 值增速同步,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稳定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 高 1.5 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居民消 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以内,单位 GDP 能耗降低率与“十四五”控制目 标统筹衔接。

2023 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总 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 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市七次党代会部署,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 围绕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聚力打造“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强 力推进“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 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 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高质量高效 率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 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南阳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明年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南阳将持续围绕各项领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抓重推“强链壮群筑根基”, 强力推进制造业发展“553”工程,即“十四五”末力争打造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生物产业、新能源5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十四五”末力争打造5个300亿-500亿级产业集群;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创新中试基地、发展新一代光学零部件研发装备制造技术、建设新一代智能底盘系统创新基地;围绕全域粮食及生猪生产加工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数字光电产业体系建设项目、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卧龙电驱产业园等十大战略突破性项目,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是重中之重。2023年,南阳将继续深化改革招引体制机制,从营商环境、企业服务、放管服效改革、招商奖惩政策等全方位发力,为副中心城市建设蓄后劲、强支撑、创优势。

抓住“双起来”发展的牛鼻子,高昂中心城区龙头,加快县域竞相发展。围绕“十字三环六放射”“一河九园九片区”布局,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乐宜养之城;坚定不移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壮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一体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现代智慧物流园区、大学及职教园区、健康养生园区等。以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做大做强开发区载体,全面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加速主导产业耦合集聚、链群发展。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抗稳粮食生产安全责任。抓好稳产保供,支持牧原集团发展生猪全产业链,护好群众的“粮袋子”“肉盘子”;抓好有效衔接,持续完善“5 2”联动机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五大振兴,带动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抓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五类村”分类规划,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城市更新提质。

稳定市场主体,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千方百计促进稳企扩岗、就业创业。扎实开展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行动,超前布局策划文旅消费系列活动,着力培育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招引布局一批高端商业载体,建设商业综合体、城市新地标、特色新商圈,实现高品质消费供给本土化,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

多措并举深化“千企升级”。聚焦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建立健全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强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头雁”计划、单项冠军企业培育登高计划和企业上市倍增计划,持续开展星级企业评定,确保2023年全市新增3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

持续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迭代升级营商环境4.0版,推动31项一级指标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全省营商环境“争三抢一”目标,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优势、最亮名片。

用心兜牢民生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围绕教育、医疗、社保、特困群体帮扶等领域,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谋划实施民生领域十大工程,打造“江山论”的典范城市。

坚决守牢生态红线。站位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实现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坚持精准治气、系统治水、源头治土,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严控“两高一危”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打造“两山论”的标杆城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