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

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1)

昨天和公司里的几位年轻人一起吃饭,意外发现,他们连吃饭时也停不下来刷手机。于是我很好奇他们到底在玩什么,看了一下,无非都是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哔哩哔哩、抖音等现在最火的APP。

为什么这些APP对他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他们对这些APP的痴迷,和酒鬼对于酒精的痴迷,有没有相同之处?如果这些APP容易让人上瘾,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自己和家人坠入陷阱呢?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信息大爆炸

首先,从科技进步引发的新经济说起。

当前新经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大爆炸,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处于海量的各种信息之中。

以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为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每分钟被上传到Youtube上面的视频大概有300个,也就是说,每天(24小时计)有43万2千个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一年下来就有1亿5千7百多万个视频。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假设85岁),即使无时不刻不停地观看Youtube上面的视频,也不可能把仅在一天内上传的视频看完。

《互联网时代》一书提到,微博网站上一天发布的信息,就超过《纽约时报》60年发布的内容总和。在我们这个时代,两天积累的信息总和,相当于人类历史留下的全部记忆。

手机:身体的第二器官

除了像Youtube这样的视频APP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社交APP、新闻APP、短视频APP、社区APP等,简直让我们挑花了眼。如此众多的内容供给,也开始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

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2)

根据EMarketer的研究显示,一位普通的美国成年人,每天大约花4小时在他的智能手机上。如果我们除去一个成年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假设8小时)、睡觉时间(8小时)、吃饭和运动时间等,那么每天花在手机上的4小时,其实已经成为了类似于吃饭、午休这样的必备生活内容了。

每天在手机上花的4个小时,是如何积累完成的?研究显示,一位普通的英国人,每天平均查看手机28次。以此计算,一位成年人每年查看手机的次数,高达1万次!

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睁开眼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手机;当我们在和朋友进行聚会,或者和同事开会时,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会时不时打开自己的手机看一下。对于我们来说,查看手机,看看有没有新的朋友圈消息,微信群有没有新的信息,APP里有没有新的好玩的新闻或者视频,就好比烟鬼的烟瘾一样: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需要去翻一下。

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已经成了我们身体的第二器官!

我们是如何上瘾的?

这些五花八门的APP,是通过哪些魔术般的手段,成功地打败电视、报纸和书本这些传统媒体,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手机上的呢?

1)手机变成了老虎机

谷歌前雇员Tristan Harris指出,像Facebook、抖音这样的科技公司,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大“杀器”,就是他们对于APP的“老虎机式”的设计。

当我们每次去刷一下APP里的内容时,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令人兴奋的新闻或者视频。因此,我们每次用手指往下刷的时候,就好比摇了一下老虎机的把手,或者参加一次抽奖活动。由于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中奖,因此每一次,我们都会充满期待地去刷下一个视频(或者新闻)。用过抖音、快手、火山之类的短视频APP的读者,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在自己刷刷刷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之间,一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之中老虎机式的设计,功不可没。

2)反复不断地提醒用户

像微信、微博、Facebook这样的社交型APP,经常会在显眼位置提醒用户:你收到了X条新消息,某位朋友提到了你,有XX用户成为了你的粉丝,等等。提醒的方法是在APP的小图标上,特意显出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数字,让人忍不住想去点击。这些提醒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人产生一种“互动”感和“社交”感,从而达到增加用户使用频率的目的。

3)自动播放和智能推送

Youtube默认视频会自动连续播放,也就是说,只要用户有时间,该APP会连续不断地为用户自动播放算法认定的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在每段视频结束之后,系统会智能推送一些和上一个视频相关的其他视频,以诱导用户点击并观看下一个视频。

这就好比算法发现一个小孩特别爱吃巧克力,于是给他不停地送黑巧克力、白巧克力、酒精巧克力、榛仁巧克力,一直送到小朋友吃到饱,吃到吐为止。

4)对大脑的低端刺激

我们人类都有偷懒的天性。像统计、高数、哲学、经济分析等比较复杂的命题,大多数人避之不及。因此在阅读习惯上,我们更倾向于“短平快”的习惯。我们宁愿花1小时读100个标题或者短评,也很难静下心来花1小时读一篇长文,并努力思考。

这种偏向于“广”舍弃“深”的阅读习惯,被科技企业洞见并且加以利用,成就了诸如推特、微博、头条这样的APP的成功。像很多复杂的经济和贸易问题,即使是一两篇万字雄文,都不一定讲得清楚。但是在社交媒体APP上流行的玩法,是一些大V好像寥寥数语就能把某个经济现象讲明白。对于这种短评的需求,就好比股民对于荐股专家每日股评的需求:他们急切地想知道,明天哪支股票会涨,哪支股票会跌。殊不知,那些所谓的荐股专家,根本不可能知道股市明天的涨跌,他们只不过是在那里迎合大众的低端需求,赚点收视率和广告费而已。

注意力就是金钱

那么,科技公司为什么要花这么多力气和资源,去争夺我们的“注意力”呢?

原因很简单:注意力,是值钱的。

将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在闹市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大型的平面广告。上面可能有一两位电影明星,或者体育名人,然后你再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原来是他们代言的产品广告。

制作手机APP的科技公司,遵循的是类似的逻辑。如果有足够多的人,在他们推出的手机APP上花上足够的时间,这就是一种资产,可以值很多钱。Youtube在2018年的广告收入(美国市场),大约为40亿美元左右。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今日头条APP广告收入,预计超290亿人民币;抖音的广告收入,则有望超180亿人民币。据《财新周刊》报道,两周前,今日头条背后的字节跳动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融资——750亿美元的投前估值,一举成为全球私募市场第二贵的互联网公司,而头条今年融资时给出的增长目标是整个“头条系”完成500亿元收入。

在如此诱人的回报面前,没有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和股东,能够不为所动。因此,很多科技公司推出的一系列APP,比如Facebook、头条、抖音、微信、微博等,都是免费使用。而我们免费使用这些APP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的“注意力”(和个人信息),被科技公司打包卖给广告商,并从中获利。“流量,就是利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我看来,智能手机以及手机上的那些APP,已经深深进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更是在智能手机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很多小朋友,从小学开始,就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对各种社交APP和视频APP,轻车熟路。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我们很可能是他们的目标和猎物,而我们的注意力,则是他们猎取的对象。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做下面这些事情来保护自己:

第一,严格控制自己每天在手机上花的时间,谨防自己成为手机的囚徒。

如果比别人迟一些看到某条新闻,或者迟一些回复别人的短信,并不是什么大事,不会造成世界毁灭。我们应该习惯于更慢的生活节奏,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运动,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甚至是坐着发呆。大家不妨试着,把手机锁在抽屉里,不闻不问至少3—4小时,只到午休和下班/放学后再拿出来看,看看自己能否忍受这样的“寂寞”,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退出或者屏蔽对自己无关紧要的群。

有很多微信群,其实并不是我们非得参与的群。科技的进步让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但也为很多人带来了不必要的“关注负担”。对那些无关紧要的群,我们大可退出或者屏蔽,不要让他们过多干扰自己的生活。

第三,屏蔽APP的通知功能,将APP拉到文件夹里。

在自己的手机上,关闭那些经常发通知的APP的通知功能,并且把那些并不十分重要的APP拉到文件夹里。“眼不见为净”,当我们看不到这些APP上显示的那些刺眼的数字时,自己也不会受到那么多干扰。

我曾经看到过另外一个朋友的做法,是下一个“黑白APP”,将自己手机上所有的APP颜色都变为黑白。这样,我们就不会被那些刺眼的红色提醒数字影响,不至于被APP吸走过多的注意力。

上面这些小贴士,可以对我们逃离手机APP的沉溺诱惑起到一些帮助。但是,就好比戒酒和戒烟,不让自己成为手机的囚徒的关键,是我们需要自律。耶稣在马太福音中说到: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也是马太效应的出处,现在的注意力经济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仅剩的注意力,也已经成为了众多巨头争夺的目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BATJ的马太福音没有的)(3)

参考资料:

videonitch/2017/12/13/36-mind-blowing-youtube-facts-figures-statistics-2017-re-post/

hackernoon/how-much-time-do-people-spend-on-their-mobile-phones-in-2017-e5f90a0b10a6

independent.co.uk/life-style/gadgets-and-tech/average-briton-check-phone-10000-times-year-uk-study-iphone-samsung-smartphone-a8086631.html

《财新周刊——争雄BAT“头条帝国”何以崛起》weekly.caixin/2018-11-09/101344999.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