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真正原则(开悟的两个层次)
关于“开悟”,我个人更倾向于是生命完成某一阶段的跨越。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成长,即成长本身就是一种顿悟或者开悟。
但是,开悟本身并不是究竟,而是人生当中的诸多跨越的节点,一旦通过这些节点,就意味着走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换句话说,开悟本身并不是什么神秘之事,更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修行境界,而是人生走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所以,关于“开悟”的本质,其实很多人都是充满误解。
有些人甚至认为,“开悟”之后就是一通到底,不但可能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而且也能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当然,这些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罢了,并不是“开悟”本身所能达到的境界。
进一步地说,所谓“开悟”,其本质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悟理,二是除事,即人们常说“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意思是说,于理上,人是有可能顿悟的,但是,顿悟之后,并不是没有任何疑惑了,更不是“得道”,而是对于过去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只是认识而已,并没有实际的体验或者实证过。
因此,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进一步说,开悟只是明“理”而已。
换句话说,明“理”并不足以断灭一切烦恼,更不是实证菩提,所以,对于修行者来说,不但要明“理”,而且还要除“事”,所谓“事”,在这里指的实证明“理”的内容,这就是“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诠释的道理。
如在《坛经》中,六祖慧能虽然偶闻《金刚经》而悟道,但是,他仍需到黄梅山求法,后来又遁隐十五年,才东出山门讲法,而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以上所说的两部分,即:
一、偶闻《金刚经》悟道,是顿悟法理。
二、黄梅山求法,遁隐十五年,是为了“除事”。
又如明代王阳明的“龙场悟道”,亦是如此,也就是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其实只是顿悟法理,而后来开书院,成就事功才是“除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心见性也只是理悟,而不是真正的彻悟,即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从另外方面讲,《坛经》之中,有许多弟子在六祖慧能大师的开示下“言下大悟”,也不过是“理悟”而已,并不是彻底地开悟,更何况据佛教经典的说法,任何人真正要觉悟成佛,仍需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
由此可见,开悟的本质,确实需要做到“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佛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或打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王阳明全集》《孟子》《易辞》《道德经》《祖堂集》《金刚经》《心经》《华严经》《红楼梦》《易辞》《庄子》《坛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