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洋百货有哪些牌子(大洋百货退出之后)
现在福州的商业经历了好几个时代的更替,从一开始的小商品批发时代到之后的百货时代,再到现在成熟的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的时代,到现在慢慢向街区综合体和文旅商业过渡的时代,一个时代的兴起必然就导致了上一个时代的落幕。
前不久,东街口的大洋百货发布公告称由于大洋百货的租金成本不符合市场上的租金水平,导致大洋连续数年都处于亏损的状态,由于租金方面无法与租户达成一致,所以东街口大洋百货的一到三楼将于今年的十月一日起正式闭馆。
大洋百货的退出也意味着百货时代的结束,虽然这个情况让人唏嘘,但也是时代使然。
2002年的秋天,大洋百货进驻福州中轴线的八一七路,与东百隔街相望,一时间东街成为了福州最繁华的地方,而且一时间推动了福州“流行百货”的浪潮。
而大洋集团也因为在福州首战告捷,之后就势如破竹,转战南京之后又来到武汉,2011年的时候大洋百货在福州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50%。并且大洋集团在2012年的时候于中国台湾上市。
但这也是大洋百货的巅峰了,之后大洋百货的的营收仅仅是2011年的一个零头而已。
2011年,东街口天桥被拆,东街口被围挡。与此同时仓山万达广场也在2011年开业,在此之前,宝龙广场和台江金融街万达广场也正式开业,从此之后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在福州遍地开花,而东街口也失去了它“一哥”的地位。
随着2017年福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东街口的商圈又复苏了起来,大洋百货的对家东百大刀阔斧把自己升级成了一个“超级百货”,成为了一个面积有12万㎡的商业综合体。东百中心开业那年的双十一,东百中心的销售额就突破了4900万,突破了东百60年来的当日最高销售记录。
截至去年,东百中心的销冠数量已经达到了371个。
而大洋百货在干嘛?在百货一片颓势的时候,它承租了东街口的地铁商城,运营地铁商业街,携手福建老字号的餐饮品牌,想要扩充餐饮的业态,打造国潮小吃的美食主题街区。
俗话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褪去。在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兴起的时代,大洋百货还是固守自己百货的业态,必然是会被隔壁已经升级成城市综合体的东百摁在地上摩擦。
大洋的闭店对东街口商圈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毕竟东街口的商圈是大洋、东百中心、三坊七巷和新华都的集合体,大洋退出的话,东百中心在福州商圈混战的时代中显得有点单薄。
要问现在的福州哪个商业最强势呢?
从去年的销售额来看,东二环泰禾广场以31.2亿的销售额获得第一的宝座,之后是销售额为26.25亿的仓山万达广场位居第二。
很显然,如今的福州商圈的战争是十分的胶着。
2011年,台江区的金融街万达开业,被称为福州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体。仓山浦上万达开业,开业当日就迎接了超40万人次的顾客。
2013年五四北的泰禾广场开业,开业当天客流量超过了20万人次。并且凭借着1200万的营业额创下了福州购物中心的开业营业额的新高。
随后东二环泰禾广场开业。
东二环泰禾广场和仓山万达相比,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泰禾广场的业态符合年轻人的喜好,而仓山万达的优势就在于它吃到了仓山区新增人口的红利。而东百中心的优势在于它有地铁优势以及品牌的聚集,作为老牌的商圈,东百的地位还不至于被超越。
在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兴起的时候,文旅项目也在在福州悄然绽开。M17的实力虽然还没有在福州商圈排上名,但是它依然饱受各界的关注。同时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文旅的业态进入福州。
商业需要更新,所以每个商业都需要将自身的品牌优势和商业模式相结合,并且跟着时代的脚步对自身进行更新,东百和大洋的结局就是很好的例子,东百跟上了时代的脚步所以它存活了下来,而大洋百货的结局就只能是隐匿于时代的洪流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