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

麻黄《神农本草经》

为麻黄科小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基。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以秋季割取的嫩枝入药。生用或蜜炙用。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1)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平喘,利尿。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2)

【应用】1.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本品辛温升散,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故较常用于风寒表证。在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为明显,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治疗此证,麻黄与桂枝相须为用,更能增强发汗解表、温通郁滞之力。又因其兼有平喘的功效,对风寒表实而有喘逆咳嗽者,尤为适宜,如《伤寒论》麻黄汤。本品亦常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十神汤,其与紫苏等药配伍。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3)

2.用于肺气郁闭的喘咳证。

本品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善能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并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药为辅助。对于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急咳逆,最宜使用本品,其发散风寒与平喘的功效,能全面针对该证的病机,如《和剂局方》三拗汤,本品与杏仁、甘草同用。对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本品仍可宣降肺气以收平喘之效,但须配伍清泻肺热之药以治本,并制约其温散发汗之性,使全方成为清肺平喘之剂,如《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其与清肺之石膏配伍。本品长于平喘,无明显祛痰作用,故喘咳而痰多者,常须配伍化痰之药、如《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其与款冬花、半夏、苏子等同用。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4)

3.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利尿退肿,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尤宜于风水初起有表证者:因其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的水湿从毛窍外散、,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于水肿初起,而有表证者。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其与生姜、白术等同用。

此外,本品发散风寒的作用,还可以治疗风寒所致疮疹、皮肤瘙痒,鼻渊等鼻病之鼻塞不通或流涕不止。其散寒通滞之效,尚可用于风寒痹痛及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等证。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5)

【用法用量】

煎服。本品生用发汗力较强,宜用于外有风寒之证;蜜炙麻黄长于平喘,尤宜用于喘咳而不宜发汗之证。

【使用注意】

虚喘多由肺气不足、肾失纳气所致,治宜补益肺肾,麻黄辛散耗气,故虚喘不宜。又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使血压上升,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参考资料】

1.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名医别录》:“麻黄疗伤寒,解肌第一药。”《本草正》:“麻黄……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祛除寒毒。”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主要含生物、挥发油及黄酮、多糖、鞣质、有机酸等成分,具有解热、平喘、镇咳、抑菌、抗病毒、消炎、抗过敏、利尿、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等药理作用。

3.其他古方用麻黄常有“去节”的要求,现代研究认为其节与节间部分的化学成分、作用均无质的差异,加之节所占比例甚小,故不再强调去节入药。

麻黄善于治疗的病证是(麻黄出神农本草经)(6)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梅小护科普,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如需了解具体运用,可关注@古今医案研读,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