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奇葩行为(先生小学生千万别当)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奇葩行为(先生小学生千万别当)(1)

从前,有个经常认错字的老私塾先生,后来被人给告了,告他理由很简单:就是说他经常教错字,误人子弟。县太爷问:“你是认罚呢还是愿打呢?”私塾老先生说:“认罚”。

县太爷说完提笔在纸上写到:“鸡三只,兔两只。”然后就交给他说:“你照着单子上写的,天黑之前给我送过来。”这老先生拿着单子就走,不一会儿就回来了,手里只提了一只鸡。县太爷见状大怒:就要责罚。老先生却忙说:“老爷,小的就是按您的吩咐照办的呀?你看,这里明明写着:“鸡三只,免两只”?!

老先生把“兔子”的“兔”字,看成了“免费”的“免”字了,这就是认错了字。大家听了可能觉得真有点搞笑!

其实,我们上学读书写字做作业,曾经也有过写错字和别字的经历。但只要我们认真点,专心点,这样的“笑话”是可以避免的。

有些同学却常常写错字,往往一错再错,老改不了,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文字则是语言的书面记录,写字不正确,就会影响思想的表达,影响交际,轻则害人害己,重则误国误民。

如:太平军北伐时,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派手下向主将请示行军路线。此时,主将正在与别人议事,提笔随手写下手令。先行官拿到手一看,上面写着‚烧城而走,虽感吃惊但又不敢违抗。于是下令每人准备一大把柴火,拂晓前烧城。事后,主将责问先行官为何烧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将顿时傻眼了。原来他竟把‘绕’写成了‘烧’字,意思完全改变了。仅仅是写错了一个偏旁,却毁了一座好端端的城池。这真是粗心大意惹的祸啊!

一场战争败在一个错字上!  

 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对阎锡山来说,沁阳离山西较近,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有利。散会后,冯玉祥的作战参谋很快就拟定了一份调动部队的紧急命令:“命令某某部,昼夜兼程,直插沁阳,与阎锡山部会师„„” 谁知这个撰写命令的作战参谋官,地理知识甚少,做事粗心大意,把沁阳的“沁”字,多写了一撇,写成了“泌”字,这样一来,集结地点“沁阳”变成“泌阳”。军令如山倒.部下养成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习惯,立即带领部队星夜赶赴离真正会师地点相隔200多公里的泌阳,准备与阎锡山会师去了。阎锡山部队按预定时间赶到沁阳,看不到冯玉祥部队的影子。立即打电报询问冯玉祥,冯玉祥向参谋部一查,才知道奉调的部队已经奉命挥师南下,背道而驰,赶去泌阳了,而蒋介石的部队却已经在湖北集结,这里离泌阳很近,眼看就要被蒋介石部队重真包围。冯玉祥大惊,急令撤退,但想完成原定的作战计划已经来不及了。就是粗心参谋多的这一撇,使阎锡山和冯玉祥的联军陷于被动.导致联合作战计划失败,这位参谋也因这一撇断送性命,受到军法处置。一场战争败在一个错字上。 

但是有一些错字的故事却让人开心一笑!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奇葩行为(先生小学生千万别当)(2)

1.最有说法的错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碑上的繁体“焦”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写错”。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下来了。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奇葩行为(先生小学生千万别当)(3)

2.最具哲理的错字——“流”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这样的字,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道四,反成一段佳话。

步入校门,孩子们也开启了正式学汉字的过程,但是汉字有很多音同字不同,也有很多细节不注意就会出现书写错误的情况,请同学们千万别当“错别字”先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