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书籍(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部召集人,教育部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在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有广泛影响,被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美国《肯特信使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本杰明•斯波克(B.Spock)相媲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书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书籍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学•心理学部召集人,教育部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在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有广泛影响,被核心期刊《中小学管理》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美国《肯特信使报》把他与美国当代教育家本杰明•斯波克(B.Spock)相媲美。
本刊特约记者 翟晋玉 本刊记者 王湘蓉
1960年5月,19岁的林崇德即将从上海中学高中毕业,他憧憬着要当新时期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那个崇尚以工业技术建设国家的“大跃进”年代,他和许多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一样,希望用科学技术报效祖国。
然而,连林崇德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人生之路随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他后来没有成为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工程师,而是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促成这一变化的是林崇德当时的高三班主任。这位班主任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深深感动了林崇德,使他决意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高中毕业时,他满怀激情地把所有大学报考表上的志愿都填为“师范”两字,结果如愿以偿,被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师大录取。
当年高中班主任对他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毕业后,林崇德去中小学做了13年教师。1978年9月,林崇德考回母校当研究生,师从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1980年5月提前毕业,留校任教,这一教就是37年。加上前面在中小学的13年,到今年林崇德在杏坛已经耕耘了整整50年,不仅在学术上成就卓著,在教育上更是成果斐然,弟子高足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可谓桃李满天下。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北师大主楼心理学院办公室里,林崇德对记者侃侃而谈,自己的童年经历,当前教育的诸多问题,以及由他领衔负责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
1941年,林崇德出生于东海明珠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在海边长大的他对大海有很深的感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20世纪40年代,他的童年和许多儿童一样充满艰辛。也正是这种艰辛培养了林崇德吃苦耐劳的品格,他从小就很懂事,经常帮助家里干活,八九岁就学会去井边打水,十岁就能上山打柴。这样的劳动练就了他一副好身体,在北师大读书时他曾经参加校举重队,并取得优异成绩。
“我自己的性格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豁达,二是勤奋。是大海教会了自己在逆境中保持豁达;是善良、勤劳、真诚的母亲教会了自己勤奋。”林崇德说,豁达和勤奋是“人生发展的两个风火轮”,这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林崇德强调,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要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能够把学生教好。他原先在北京一所非常乱的学校工作,学生上课的时候牵着羊进课堂,捉弄女教师,打群架……然而即使这样,他仍然“期待着这样的流氓学生能够成长进步,这就是我的教育理念”。
这样的理念来自于林崇德自己的经历。1953年,小学毕业的林崇德考入上海一所公立学校,当时班主任看不起他,看同学们给林崇德起外号,竟然也跟着喊他的外号。不仅如此,这位教师还动辄到林崇德家里告状,甚至诬蔑他考试作弊。
初中二年级时,心灵受到伤害的林崇德内心充满困惑,已经不想继续上学了。就在此时,班里新来了一位班主任。“这个老师太了不起了,他相信我们班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才,都能够成长。”他在班里面宣布:“我觉得林学生并不聪明,但是他的刻苦劲可能是我们班第一,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这句话让林崇德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张老师的指导关心和满腔热忱的鼓励下,林崇德考上了著名的上海中学。
自己的亲身经历使林崇德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的质量,关键还是在教师。
“教师的成功,在于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不想超过老师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学生超过自己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否则一代不如一代,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还有什么指望?”林崇德希望他的学生超过自己,也希望以后的学生再超过他的学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林崇德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他的学生、后来成为北师大校长的董奇教授创建了国家第一个心理学重点实验室。然而董奇却说:“我们这些林老师的弟子,都是林老师的成果。”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德育和心理健康是当前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然而,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校,以及家庭,对此都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林崇德的主要学术领域是智力和思维研究,但作为一位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的教师,他还非常重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品德问题的研究。早在1983年,林崇德就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建构了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框架,为一直没有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的中国心理学事业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林崇德认为,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与发展智力和思维同样重要。“如果说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都戴着个性的面具,那么品德就是面具上的主色调”,“人要像鹰那样高飞,就需借助坚强的翅膀。这翅膀就是智慧与美德。”
他甚至认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在德育方面,林崇德做出了许多研究和探索。“德育工作必须回归到德育的科学性之上。”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征做好整体规划,更加突出“个体”,从个体的成长背景中寻找根源和解决办法。林崇德希望德育改革能够深入进行,能够从生活实践入手,变大道理为小道理。让孩子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学起。
林崇德认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特别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为了当好班主任,必须明确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领导班级的德育,也就是教书育人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指导校外活动,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我不仅仅把教师的工作理解为授业解惑,更自觉地把它看成是教书育人并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林崇德说,“我愿坚守三尺讲台,让学生遍布四面八方;我们总会两鬓斑白,青春却会延续在学生身上。”
“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却缺乏创造力?林崇德认为,这和我们的教育密切相关。当前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可以用“失衡”两个字来表示。“改变这种教育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要从教育创新入手,注重创新人才培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林崇德就提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他认为,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要看后天培养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应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整体。”
林崇德强调,从小对学生的独立性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林崇德说,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来实现。
林崇德认为,在创造性教育中,第一要提倡学校环境的创造性。这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以及班级气氛等多种学校因素。第二要建设创造型的教师队伍。第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21世纪更是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所学的许多知识还没毕业就已经过时了。那么,在人生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呢?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国家在探索中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随后,美国、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等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也纷纷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体系研究,希望能够遴选出符合自己国家需求的核心素养指标,并进一步开发完善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方案,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
2016年9月13日,由林崇德任课题组总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领衔、多所大学共同参与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该框架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框架发布后,“核心素养”迅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并成为网络“热词”。受到专家学者和一些教师的广泛肯定和赞扬,同时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异议。“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我们的研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将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林崇德说。
事实上,研究和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作,需要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的深厚学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依靠科学的程序和方法。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并且在学生品格与能力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林崇德说,面对这一时代命题,他们的研究团队承担了教育部的这项重大委托课题,遴选和界定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框架之所以选择用素养这个词,而非知识或技能、能力,是因为“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林崇德说。
核心素养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必要素养和最低共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林崇德强调,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关注‘面向未来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林崇德说。
林崇德呼吁,全国有权之士、有识之士和有志之士要重视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他看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如此评价核心素养框架的意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