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的组织性(乱象丛生的饭圈文化)

“饭圈”主要是以明星艺人的粉丝为主导所形成的一种圈层化人群。他们高度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创生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圈层文化。饭圈作为一种边缘的亚文化群体,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主要体现为:消费主义盛行、流量至上逻辑、网络暴力恣肆、境外势力渗透、价值导向虚无等。

“饭圈”是粉丝(英语fans)圈子的简称,它主要指的是以明星艺人的粉丝为主导所形成的一种圈层化人群。他们高度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为“爱豆”(偶像)打榜、购买产品、制造话题、线下众筹以及组织见面会等活动,创生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圈层文化。

饭圈文化的组织性(乱象丛生的饭圈文化)(1)

饭圈群体呈现低龄化

2020年9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9.2%。其中,饭圈数量就占到一半以上。

趣缘圈层文化信息茧房

“趣缘”有别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情感需求、价值取向等因素结合而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趣缘群体是一种以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体系,它构建了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的趣缘‘圈子’,并形成了‘圈子化’的文化传播机制”。如:小说圈、漫画圈、韩娱圈、日娱圈、欧美圈、追剧党、等等

这些不同的兴趣圈层基本遵循“自发秩序”,以兴趣为基点,以“圈子化”为传播机制,形成了一种“同质性”的小众文化和边缘文化。与此同时,圈与圈之间、圈内和圈外之间还存在排他性,这种基于“趣缘”而形成的“圈层化”现象,常常容易造成“信息茧房”的发生,并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对抗性。

饭圈文化的组织性(乱象丛生的饭圈文化)(2)


对于每一个粉丝而言,偶像明星是一种具崇高性和引领性的人格化身,用美国学者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话说,就是一种“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他们对于粉丝发挥着重要的规范性作用,甚至体现为精神图腾的意味。粉丝对于偶像明星的偏爱、追捧以及维护,通常都表现得极为狂热,也因此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越轨的甚至极端的行为。之所以现在“谈圈色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前饭圈追星已陷入一种非理性的程度。

这主要表现在两种粉丝类型:一种是所谓“私生饭”,即那些为满足个人私欲,去跟踪、骚扰、偷窥、偷拍明星隐私的一些粉丝。他们的行为不仅给偶像本人带来了极大困扰,也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另一种则是那种被称为“群氓”的饭圈成员,他们幼稚、反智、疯狂、盲从,极容易被情绪绑架和煽动。

饭圈文化的组织性(乱象丛生的饭圈文化)(3)

由于饭圈文化的同质性和排他性,这使得网络开撕、互黑、举报等几乎成为饭圈的常态。杨玲就将饭圈互撕看作为一种“网络圈层冲突中的语言操演”,并认为“撕会成为一种社群动员和团结机制,强化粉丝的身份认同”。

笔者认为,这种极端化的情感表达方式,将妨碍身心健康及对于社会文化的认知,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同时也挑战了官方主流文化的权威,削弱了社会信任机制的建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