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嫁接技术教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

茄子嫁接技术教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1)

茄子嫁接技术教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2)

茄子是属于茄科的一种农作物,其果实可以食用,根、茎、叶在中药方面有很大作用。茄子在生长习性上喜高温、耐光照,喜欢富含有机质和水肥保存能力好的土地,在水分管理上可以根据具体生长需要灌溉。菏泽地区有茄子生长的优良自然环境,由于茄子容易受病害干扰,一般采用嫁接育苗的方式规避病害,而且嫁接育苗可以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嫁接育苗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满足日光温室和大棚常年种植的要求。

1 砧木的选择和培育

1.1 用托鲁巴姆作为砧木

在砧木的选择方面,用托鲁巴姆作为砧木对茄子进行嫁接育苗有显著效果。这种砧木抗病害强,而且嫁接容易成活,对提高育苗成活率有着很明显的作用,而且嫁接后的苗长势良好,是优质高效的嫁接品种。

1.2 砧木培育的基本措施

1.2.1 催芽

砧木一般在接穗前30 d播种。托鲁巴姆不易发芽,可使用200 mg/L的赤霉素溶液变温浸种48 h,即30~35 ℃高温浸种8 h,与10~15 ℃的低温浸种16 h交替进行;然后进行变温催芽48 h。期间要早晚用清水清洗一遍种子,待种子有露白发芽即可播种。

1.2.2 播种

先将平底盘装土铺平,将催芽后的种子与蛭石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撒在平底盘里,每盘大约2 000粒种子,再给平底盘盖上一层蛭石。由于托鲁巴姆种子拱土能力差,蛭石覆盖2~3 mm即可。然后浇水,进入催芽室,采用30~35 ℃的高温催芽8 h,与10~15 ℃的低温催芽16 h交替进行,变温催芽48 h,待有芽冒出随即转到大棚,浇水细养直到移栽。

1.2.3 移栽

大约7 d左右,待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移栽到72孔的穴盘中,一孔一株。移栽后前3 d遮阴,然后慢慢见光,当高度达12 cm、粗度0.5 cm时控水炼苗,直到嫁接。

2 接穗培育

茄子黄萎病在苗期就能侵入到植株体内,潜伏到门茄瞪眼期发病。播种接穗时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并用塑料薄膜经育苗营养土与下部土壤隔开,防止病菌侵入。塑料薄膜上铺10~15 cm营养土,用30%过氧乙酸500~700倍液浇透苗床,铺上地膜,闷7~10 d 。

接穗选用农友长茄,晚砧木近30 d播种,7月初开始播种,播种机和手工播种均可,采用72孔穴盘,1孔播2~3粒。播好后浇水,进入催芽室32 ℃催芽48 h后,移至大棚育苗。在大棚育苗期间,由于温度高、苗幼嫩,容易灼伤,此时要注意要多浇水、勤浇水。随着幼苗逐渐长大,浇水次数逐渐减少。待接穗叶片有一元钱硬币大小时,即进行控水炼苗,直至嫁接。

3 嫁接

当砧木具8~9叶、接穗具6~7叶、茎粗达0.5 cm左右时即可进行嫁接。本试验采用目前流行的套管嫁接法。

套管嫁接法嫁接时,直接在砧木的穴盘中操作。在砧木第二片真叶上方约0.5 cm处用刀片以30°斜切,切后砧木要求保持5~8 cm高、切面0.5~0.8 cm长,用1~1.5 cm长的胶管套起来。在接穗第二片真叶下方约1.5 cm处用刀片以30°斜切,切后接穗保留2叶1心,切面长度和砧木一样,将砧木和接穗切面对齐,然后立即向上提胶管,将砧木和接穗套起来。期间注意动作要迅速,以防止切面感染和失水而降低成活率。

4 茄子苗嫁接后的田间管理

在茄子苗嫁接好后,需要进行保温保湿和遮光养护。利用小拱棚进行嫁接育苗的养护非常方便,而且容易控制温度湿度和日光照射。在温度控制上,一般常温22 ℃左右;在水分管理上,要注意嫁接苗的生长状态,出现萎蔫时要及时喷水。一般嫁接苗在10~12 d后嫁接创口开始愈合,这是嫁接苗在田间管理上的一个转折。在创口愈后后,就可以进行生长期的田间管理。

5 茄子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育苗期,也就是嫁接后创口还未愈合的时期容易发生病害。为了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可以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普力克等广普性抗菌药剂,对嫁接苗和砧木进行喷洒,这对防治嫁接苗病害的发生非常有效。相对而言,茄子生长期病害发生的可能行较小,比较常见的有炭疽病、绵疫病等,且防治比较简单,可以用50%硫磺悬浮液500倍液、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倍液,对茄子的茎叶进行不留死角的全方面喷洒,彻底杜绝病害的发生。在茄子的虫害防治上,最常见的有蓟马、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较易防治,用蚜虱净、阿维菌素、千虫克等常见杀虫药剂对茄子茎叶喷洒即可。

新闻来源:科普中国·乡村e站

茄子嫁接技术教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3)

编辑丨彦莹

校对丨艳 霞

终审丨一 君

茄子嫁接技术教程(茄子嫁接育苗技术)(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