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夜里自然零距离的宁静(那样的清凉与欢喜)

享受夜里自然零距离的宁静(那样的清凉与欢喜)(1)

大约十年前一次打车,出租车司机是个小伙子,不是因为帅而记住了他,而是他的歌。

车内的音响被改装过,效果超好的环绕空间,正在播《一生何求》,他跟着在唱,堪比专业水准。我点头冲他笑笑,竖起大拇指,他也笑,继续唱。一曲罢了,他切了另一首,前奏淌过,齐豫的声音柔软辽阔地铺满整个车内。我以前没听过这首,不自觉地转头看了看播放清单,是《心经》,真好。

那一天,下雨的成都堵得非常狼狈,原本只需十几分钟的车程,近四十分钟才到。小伙子循环播了三遍《心经》,看得出来他很喜欢这首歌。后来,这首歌成了我车里的常备曲目,一直听到了如今。

齐豫有很多经典的歌,但这首《心经》给我的触动,却是独一无二的。那几年,工作压力巨大,父亲生病去世,孩子的出生,生活的琐碎,心力交瘁的感觉常伴左右。每当这首《心经》一响起,齐豫空灵的声音里弥漫的慈悲,让我的心平和又柔软,感到了纷扰和往事过后的渐渐宁静。

我无法形容她的声音拂过后的那种抚慰。最深刻的感受,可能真的只能在心底,文字不能抵达。

享受夜里自然零距离的宁静(那样的清凉与欢喜)(2)

去年春节期间,齐豫和赵照合作了一首《乡愁》,齐豫“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声音一起,那样的辽阔空灵再次击中了我,我又一次感到了语言的匮乏。

康震老师说:“赵照的声音唱出来的时候,能让我们感觉到那些船那些江那些河,但是当齐豫姐的声音起来时,我们看到一轮明月,在普照着这个大地......”

我醍醐灌顶,对了,就是明月,月光。清凉又明净,柔软又欢喜。

有一段时间很发烧洪烛的诗歌,尤其是他的《仓央嘉措心史》,很适合做成朗诵的形式。为了找配乐费尽心思,不得。偶然听到三藏梵音乐团的曲子,简直天作之合。

三藏梵音的系列里,最喜欢的依然和月亮有关,是那首《东山上》。

它是由《仓央嘉措情歌》改编的,空灵的女声温柔、干净、安静,反复吟唱“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配以一个辽远的藏族男声,美不胜收。

我喜欢听的音乐类型很单一,充分体现了我的蜗牛审美,基本都是舒缓、悠远的款。听它们的时候,就是康震老师提到那个的“月光”的感觉,一种在宁静中缓缓流淌的快乐。

享受夜里自然零距离的宁静(那样的清凉与欢喜)(3)

以前住在望江公园附近,觉得那里的月色真是美。锦江轻柔地流淌,河岸的灯倒映在江面,随着水流起伏,有孔明灯在夜色里飞舞。望江楼凝重的矗立,月亮就陪在高高的飞檐之上。

那时我们很喜欢在江畔散步。身侧是闪烁的霓虹,一闪一眨间是人间世俗的闹热,抬头是高远的清辉,一轮素月映照天上人间的似水流年。

体验过月光的美之后,就喜欢这样行走在月光里了。月亮静静地在天上,我们的身上是月光,心里也是月光,心里的很多茫然和不安,就在这些浅浅淡淡的月光里,渐渐消融。

寒山说:“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

天上之月的深意,是为唤醒心灵之月。当心的眼睛开启,心中的爱与静,会让人慢慢转向光明、智慧、觉悟的一面,心灵之月便皎然若雪。

这时,能看到月亮固然很好,没看到也无遗憾,因为,月光已在心上。

愿走过千山万水,能修得明月心一颗。

享受夜里自然零距离的宁静(那样的清凉与欢喜)(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