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脏器掉下来怎么办(脏器挪了地儿后果很严重)

来源: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 周建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主任 卢 丹

北京老年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付万发

本报记者 张芳

小脏器掉下来怎么办(脏器挪了地儿后果很严重)(1)

三种力量将器官“绑”住不动

人体构造精巧,不同器官各守其位、各尽其责,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但想让每个器官乖乖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若没有“条条框框”限制它们,随时可能让它们发生位置改变。有些时候,器官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跑偏”,给健康带来风险。

北京老年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付万发说,身体内部有一道横隔膜,将胸腔和腹腔分成上下两部分,上方主要器官为心脏和双肺,下方则有胃、脾、肝、肾等。不同腔体内,各器官能固守其位,离不开肌肉、系膜、韧带等组织的牵拉、悬吊和支撑。

肌肉。它是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直接动力来源,比如心肌规律性收缩,心脏才能正常泵血。同时,肌肉是使器官无法轻易移位的保障。以胃为例,其大部分肌层由内部的斜形肌、中间的环形肌和外部的纵形肌构成,正常情况下,足够的肌肉力量能抵消进食后突然增大的重力,将胃维持在原本位置。横膈膜本质上也是肌肉。

韧带。韧带属于致密结缔组织,可将各器官“绑住”,吊在固定位置。比如,固定子宫的韧带有4条,分别是子宫主韧带、阔韧带、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其中,主韧带负责维持子宫的正常位置,防止其向下脱垂;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左右移动。

系膜。解剖学上,各种系膜、筋膜、网膜统称为“系膜悬挂”。它通常与韧带协同作用,可将肝、肾、胰等器官吊在腔壁肌肉上,防止其移位。多数筋膜都像一张有弹性的网,在兜住、分隔不同器官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付万发强调,各器官不会轻易移位的原理略有不同,这与其自身结构、所处位置、附带结构都有关,且均为多种组织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哪一个“掉链子”都可能导致器官“上蹿下跳”。

肌肉、系膜、韧带等可使器官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是机体对脏器的一种保护。否则就会出现脏器下垂。

疝气,哪有缺口往哪钻

当某个器官或一部分组织离开原本的位置,通过临近的缺损或孔隙“溜进”其他部位时,就被称作“疝”。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胃肠外科主任、疝与腹壁外科专家周建平介绍说,疝可发于多个部位,比如脑部、胸部、腹部等,临床上也将其分为脑疝、膈疝、腹部疝等。

脑疝。即发生在大脑内的疝,多因颅内压升高致使部分脑组织移位。

食管裂孔疝。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原本是食管通道。若食管发育不全,或因后天因素导致裂孔变大,就可能受到腹压增高影响,将胃的一部分挤压通过裂孔,“逆行”进入胸腔。该病以老年人为多,临床有些患者无症状或反应轻微,大多有上腹饱胀、嗳气、胃灼烧等胃食管反流症状,平卧时会加重。

确诊患病后,症状轻微的可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睡觉时头垫高一点,不要穿紧身衣以免增加腹压等;若有胃食管反流或症状特别严重的患者,要考虑手术修补。

腹股沟疝。腹腔内器官通过腹壁腹股沟薄弱区向外突出,站立时可在腹股沟区看到或摸到肿块,平卧后消失。不同人群患上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不同:婴幼儿多为先天发育不良,中老年人常为腹股沟区组织退化所致。病情不严重时,患者有轻微坠胀感;重者有巨大疝块,伴有痛感,甚至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婴儿的腹股沟疝6个月内有自行痊愈可能,一般需手术治疗;年老患者宜尽量早期手术,如果年老体弱或不能耐受手术可采取适当保守治疗。

胃下垂,瘦长体型最易犯

酒场上,不少人会以“胃下垂”为由来拒酒。北京老年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付万发说,大量喝酒确实是胃下垂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摄入食物的总量。

胃不是一个游离器官,它在膈肌、腹肌、韧带的共同作用下,被固定在腹腔内。胃内原本是空的,进食后被填充撑大,出现下垂趋势;正常情况下,胃壁张力可分散掉一部分重力,使胃保持原位。但如果胃动力不足、肌肉无力,无法与重力“抗衡”,下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胃下垂,甚至可达盆腔。

胃下垂主要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动力不足有关,比如重度营养不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胃部或其他腹部手术引起的胃运动障碍等。所以,瘦长体型、糖尿病患者等都是胃下垂的高发人群。年老后,身体机能全面下降,不仅会导致胃动力不足,还可出现胃韧带功能消退,胃下垂风险“叠加”。

付万发说,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下垂的最可靠方法,由于胃下垂导致胃的食物排空减慢,临床症状可见上腹部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以及早饱、腹痛、嗳气等,严重时可出现呕吐、便秘,在进食后加重,且进食量越大,症状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饭后站立也可加重腹胀或疼痛。

一般情况下,通过饮食调整、定时定量进餐,必要时少食多餐,进食勿过饱;消瘦患者需补充营养,增强腹肌力量;糖尿病患者要先控好血糖,防止神经病变;如果不适感较重,可遵医嘱服用促胃动力药;特别严重的,临床上可通过手术来缩小胃体积,减少内容物潴留,帮胃回到正常位置。

盆腔脱垂,怀孕分娩损伤大

“盆腔脏器脱垂问题,被忽略太久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主任卢丹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有过自然分娩史的绝经后女性中,很多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脱垂,但患者对此所知甚少。

完整的盆底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盆底肌肉与筋膜、韧带交织在一起,起到承载支撑作用,将盆腔内的器官托起来。如果韧带薄弱或松弛、盆底肌肉力量减弱,无法抵抗腹内压力,盆腔脏器就会面临脱垂的风险。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病情加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骶酸痛或下坠感,可伴随排便排尿困难,脱出组织磨损、破溃引起局部出血等。

导致女性盆底支撑力量变弱的因素很多,包括年老、不良生活习惯、怀孕分娩等,以分娩对盆底支撑力的损伤最大。怀孕时,子宫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大,可直接压迫和牵拉盆底肌肉,导致其出现异常;胎儿通过产道,盆底肌肉也会被极度牵拉,肛提肌收缩能力下降,就像一只被过度拉伸的皮筋,失去原有弹性,最终可导致盆底肌肉和筋膜的撕裂、损伤,为器官脱垂、尿失禁埋下隐患。大部分情况下,自身康复能力可使其自行恢复,但年老绝经后肌肉逐渐萎缩、无力,由于风险因素(比如,过量进行走路、跑步、跳绳等有重力作用的运动,或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上下颠着哄等)叠加,仍有盆腔脏器脱垂的可能。

卢丹说,防止盆腔脏器脱垂,一定要把握好产后关键期,及时筛查。只要早发现,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锻炼,可达到增强盆腔肌肉力量、加快康复的目的。不能自体修复的重症患者,也可选择手术治疗。

对健康女性来说,平时加强预防也很重要。凯格尔运动被认为是预防子宫脱垂的好方法,主要是通过练习提肛,收缩臀部肌肉。有盆腔脏器脱垂风险的女性应避免进行有明显重力作用的运动,比如用游泳代替跳绳、跳广场舞,或做平卧提臀、交替抬腿等床上动作,但不建议做仰卧起坐,这会使腹压增大,可能起到反作用。

本文来自【生命时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