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夏季的第5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每年7月6日到9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夏至。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中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挚。

是说小暑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五天后,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再过五天,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练习搏击长空。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2)

一、夏至风物

1/三伏天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谓三伏天指的「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其具体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法来推算的,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3)

2/茉莉

茉莉,性喜烈日,于炎夏盛开。花香浓郁,能祛秽浊之气。江苏和上海等地,夏天的卖花人,常把连蒂的茉莉花用细铁丝扎成花球、花带等,供女子簪戴。苏州虎丘的花农,把茉莉放在马头篮里,沿街叫卖,称之为戴花,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簪戴。《晋书》载“都人簪奈花”,奈花,就是现在的茉莉。盛夏时候,每晚采下茉莉花,取井水半杯,用东西把花架在杯上,使花离水一二分高,用厚纸密封。第二天花可答戴,水用来点茶,清香扑鼻,尤其绝妙。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4)

3/萤火虫

小暑期间,萤火虫的雌虫就在水草里产卵了,即便是虫卵也发微光。一直到大暑前后,都是萤火虫最灿烂的时刻。

4/西瓜

西瓜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祛暑消渴的时令之物。

文天祥《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下咽顿有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长安清富说邵平,争如汉朝作公卿?”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5)

二、小暑习俗

1/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6)

2/六月伏日食汤饼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3/晒衣曝书

“曝书”习俗,在我国则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东游,次于雀梁,曝蠹书于羽陵”的记载。到汉唐时,曝书逐渐形成制度。北宋更形成了独特的馆阁翰院文人的曝书集会,文人士大夫相互参观,品鉴学习。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7)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4/尝新食新

小暑时节,各地时兴“尝新”。早先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稻子,小暑时节都已收割完毕。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谓之“六六福”。尤其是北方人,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吃食和献给祖先,而且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8)

5/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在当地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暑羊的爱好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9)

6/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7/天贶节

据史书记载,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贶节”,“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三、小暑养生

1/宜防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0)

2/勿贪凉

夏季人体肠胃功能处于一年中最虚弱的时候。大量摄入冷饮、雪糕和冰镇西瓜等食物容易使肠胃受刺激,会出现胃痛、腹泻等症状。

3/宜静心

尽量减少运动。小暑前后有一些民间流行的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静”为主的,少运动少出汗,这是应对酷暑最朴素的办法。比如有些地方在这个季节流行的对弈、钓鱼等活动。找个阴凉的地方下棋或者钓鱼,既可以减少消耗,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也有静心的作用。“心静自然凉”,体现了古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智慧。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1)

4/宜饮食清淡

炎炎夏日,一般人都会感觉蔫蔫的,胃口不好。这个时候的饮食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5/宜吃消暑食物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天气热的时候还要多喝粥。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滋补身体。

四、小暑食单

1/炒绿豆芽

材料:绿豆芽、葱段、姜丝、盐、酱油

做法:将绿豆芽洗净,入沸水锅焯水,断生后捞出沥水备用。热锅烧油,下姜丝、葱段煸香,再将绿豆芽下锅翻炒,加盐、酱油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2)

2/西瓜西红柿汁

材料:西瓜、西红柿

做法: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

功效:消暑补水,生津止渴。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3)

3/蜜汁莲藕

材料:莲藕、蜂蜜

做法:莲藕洗净、去皮、切片、装盘;将蜂蜜调匀,淋在藕片上;将淋好蜂蜜的藕片放入蒸笼内;盖好笼盖蒸15分钟即可。

功效:补益心脾,开胃舒郁。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4)

大暑已至防暑注意事项(明日小暑出梅入伏)(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