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愚孝的人那么多(余事勿取魏思孝)

《余事勿取》:魏思孝,没有人再来关注,农村人的生老病死

为什么现在愚孝的人那么多(余事勿取魏思孝)(1)

《余事勿取》,作者魏思孝,据说是青年焦虑文学的代表人物。但这部作品不同于以往焦虑的小镇气息,是鲁中大地上小村庄的呼吸、喘息和叹息。文字中无处不在一种沉重和悲悯,看了让人心情有点抑郁。乡村的小人物,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逝者如斯,无声无息。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侯军,卫学金,卫华邦,三代人的境遇,写实而苍凉。是描述也是倾诉,充满作者孤独的自语。三个章节附上黄历各一张,宜忌一目了然,使人倍感生命的荒诞和徒劳。

鲁中农村,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飘忽不定。而农村中底层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仿佛土地里的一颗沙粒般,是那样微不足道。时光在流动,而村民们的命运,却仿佛一切照旧。如此微不足道,如此茫然迷惘。

为什么现在愚孝的人那么多(余事勿取魏思孝)(2)

书中以一场杀人案为线索,串联起侯军,卫学金,卫华邦这三个生长在小镇上的人物。书中卫学金这一章我最喜欢,对此触动最大。一方面,或多或少想起了农村父辈的影子。另一方面,与作者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有关。

此书最好的地方,也在于作者把出现在这两个人物生命中其他人物也同样写得真实,具体。不单单是“有血有肉”。他们是活生生的,好像不是作者虚构,而是真实的活在鲁中地区这片土地上。好像都有人物的原型。

为什么现在愚孝的人那么多(余事勿取魏思孝)(3)

这些人在这片土地上生,老,病,死,大部分人的命运不好,意外死亡,生意衰败后一蹶不振,一时的犯罪杀人等等。不过,也不能用命运形容。生命本来不就是这个样子,残酷而又无常。因此作者没有丝毫同情和抒情的地方,笔法朴素,克制,内敛,好像只是在陈述事实。可一股悲悯之情跃然纸上。

书中没有赘肉,每个人物点到为止。不但给人留下足够想象的空间,而且,每每回想起其中的某个人物,会让人即使他们遭遇了这些,他们生活会继续这样过下去。好想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就像卫学金死后,过了一些年,卫学金的孙子出生长到了四岁。他问付英华,爷爷呢。付英华说,死了。他又问,怎么死的。付说,生病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