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舌尖美食做法(一道菜一种小吃)
一道菜、一种小吃、一种味觉记忆,
那里面有太多的回忆,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梦牵魂萦。
食物藏着难以言喻的情愫和记忆,
才会在每逢佳节,牵扯出太多思念。
人在外,你能记忆的、能怀念的,
一定是那地道的家乡味。
除夕年夜饭,家的味道
家乡面食风味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面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食物,天南海北,
每个人对家乡的面食都是念念不忘。
1 福州 太平线面
福州人吃线面,从小吃到大,生、老、病、死都离不开它
2 重庆 豌杂面
豌杂面
来源 全景网
这道面里有一样灵魂食材——耙豌豆,以耙豌豆与杂酱为主料,配以葱姜蒜为辅料制作而成,口感润滑,豌豆的软糯与面条的劲道以及杂酱的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3 佛山 云吞面
要问在佛山吃起来最大快朵颐的面,那么就非应记云吞面莫属
4 武汉 热干面
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增加了多种口味
5 杭州 片儿川
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鲜美可口。
6 北京 炸酱面
炒好的肉酱浇在煮好的面条上,配以切好的蔬菜丝
味在分宜,食物的烹制是一种智慧,
饮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呈现。
7 成都 担担面
面条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菜系风味配料
甜咸清淡
黑龙江湿地大米
柳州螺蛳粉
新疆若羌红枣
北方菜系甜咸分明、滋味浓郁。
香椿炒鸡蛋
位于西南的四川重庆饮食以辣著称。
四川的辣总带着一股麻香。
油粑粑
回锅肉
夫妻肺片
江浙地区,一衣带水。江浙人饮食喜清淡,
讲究保持食材原味,重视原料的鲜、活、嫩。
广东的粤菜属八大菜系之一,
口味淡花样多,叉烧、肠粉、流沙包都是这里独有,
口重的北方人吃不惯,
而离乡背井的广东仔们却会日日思念那一屉一屉的精致小食。
梅菜扣肉
家乡年菜风味
餐桌必备
春节即将来临,各地的年味菜也是大不同。
1 广东
代表年菜:油角
广州人过年要炸油角,取粤语“起镬”意头,即“起锅”。
虽然名字叫油角,做法却像炸饺子。
而且油角的馅是甜的,
还拌以椰丝、炒花生、芝麻等等香实果搅碎而成,包在饺子皮里。
油角形状像钱包,是为求来年的日子富富足足。油角有大有小,预示一家平安。
2 湖南
代表年菜:团年肘子
一个3公斤左右的大肘子——这是湖南地区过年的必备年菜,俗称 “团年肘子”,而“团年”,顾名思义,也就是“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之意。
因此饭桌上的菜,越大个、越丰盛、越吉利,在湘南等传统风俗习惯较为保留的地区尤为盛行。
3 四川
代表年菜:腊肉
四川“腊肉”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尤其是腊肉,准备时间起码要提前一个月,所以腊肉即是腊月间腌制的肉。咸香有味,腊味必不可少,腊肉成了四川人筵席上不可缺少的开盘菜。
4 江浙
代表年菜:年糕
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农历年的应时食品。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西湖醋鱼
5 福建
代表年菜:红团
红团是福建莆仙地区特色小吃,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构成。红团是莆仙最有特色的传统喜庆节日食品,过年时家家必做。不但是可口的食品,也用于渲染节日气氛,还用于祭祀,而且是寓意深刻的馈赠礼品。
6 安徽
代表年菜:徽州丸子(当地叫“圆子”)
徽州丸子是徽菜中经典菜肴,其成品颗粒匀称,色泽光亮,丸子色白,味道鲜美。入口柔嫩,营养丰沛,很适合老人儿童口味。由于黏附在丸子上的糯米透明形如珍珠,所以也叫珍珠丸子,丸子又寓意团团圆圆,在安徽一带是每年年夜饭的必备菜肴。
7 山东
代表年菜:酥锅
酥锅是一种山东淄博汉族名菜,多在传统春节期间食用。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为“苏锅”。又因此菜肴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遂改名为“酥锅菜”。
8 东北
代表年菜:饺子
饺子当然是东北年夜饭饭桌上的必备项目。每年除夕零点的时候,全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饺子的馅也大有讲究,许多人家会包芹菜馅的饺子讨一个来年勤快的好彩头。饺子中还会包上硬币,吃到硬币的人会被赋予幸运的祝福。
家乡风味,浓缩了家乡的风土人文,
这些食物托举着故乡,也牵扯着故乡,
即便我们昏昏老去,能唤醒记忆的,
总是那家乡味道;
广东佛跳墙
对中国人来说,食物不仅是食物,
更是连结人与人情感的纽带。
在这个家乡已变远方的时代,
或许唯有家乡的美食,
才是每一个离家的人心里,
永远的乡愁。
一日一器
青釉唾壶,东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14cm,口径10cm,底径8.5cm
唾壶洗口,短颈,垂腹,平底。里外满施青釉,底有支烧痕。
唾壶又称“唾盂”、“渣斗”、“唾器”,为古代贵族宴饮时盛放唾弃鱼骨或兽骨的容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漆唾器的底部署“女阴侯唾器六年女阴库訢工延造”等铭文。瓷质唾壶始自东汉,三国、两晋时颇为流行。三国至西晋时的造型多为撇口、扁腹、高圈足。东晋时则渐成盘口、垂肩、圆腹、平底或假圈足。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