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


催熟库大家应该不陌生。它是指对温度、湿度、乙烯气体、二氧化氮等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来实现呼吸跃变型水果(俗称后熟水果)催熟的库房,如可实现香蕉、芒果、牛油果、木瓜、猕猴桃、榴莲等热带后熟型水果的催熟。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催熟库的设计方案。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1)



方案概述


本保鲜催熟库是由预冷库、催熟库、保鲜库及制冷检测控制系统、催熟检测控制系统、保鲜检测控制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该库主要用于非跃变型果实,如脐橙、柑橘、红提等果蔬产品的预冷、催熟和保鲜。本方案重点针对果蔬保鲜库和催熟库系统进行设计研发。为保证各保鲜库和催熟库的及时通风换气,尽量避免高浓度二氧化碳对脐橙、柑橘等果品造成气体伤害,引起果蒂干枯等现象,本方案采用独立开环系统,实现各库房单独同时通风换气。

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各分系统实现温湿度自动检测控制、氧和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控制、自动换风、自动补给乙烯等功能,各设备的启停均由分控系统进行控制,使库房内的各项催熟指标维持在设定参数范围内,从而达到果蔬催熟、保鲜的目的。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氧气浓度:≥19%;二氧化碳浓度:≤2%;

催熟保鲜库湿度:85%RH~95%RH;预冷温度:12℃;

预冷时间:3h;保鲜温度:-2~12℃;

保鲜库容量:500吨/间;催熟温度:20~25℃;

催熟库容量:180吨/间。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2)




系统技术方案


系统组成及流程图:

本方案由4间预冷库、15间催熟/保鲜库、12间保鲜库和1间成品库组成。其中,催熟/保鲜库为催熟和保鲜两用库房。另外,用户根据储藏果品形式不同,将保鲜库房划分为不同区域,即8间储藏温度为-2~12℃,主要用于果汁(-2~5℃)和鲜果(5~12℃)储藏;其它4间的储藏温度为5~12℃,主要用于储藏鲜果。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3)

柑橘保鲜催熟库系统流程图


分系统简介:

01

预冷系统

本方案采用压差预冷,又称为强制通风冷却,主要由压差风扇、变频器、温湿度变送器等构成。这是普遍应用在果蔬或切花上的预冷技术,降温的方式是强迫冷风进入预冷库中,使冷空气直接与产品接触,其原理是利用抽风扇使预冷库两侧造成压力差,使冷风由包装箱的一侧通风孔进入包装箱中与产品接触后,再由另一侧通风孔排出,同时将箱内的热带走。压差风扇的选择依其可产生的通风量及其静压力而定,当循环的空气温度与压差扇刚吹出时的温度接近时,通过变频器自动调慢风扇速度,这不仅有效避免了因风量超过太多而造成果实的大量失水,同时降低了能耗损失。



02

保鲜系统

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果蔬保鲜参数,各分系统自动启动各库房的制冷或制热机组、加湿器、温湿度检测系统以及气体检测系统,对各库房中的温湿度、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检测控制,使其维持在设定范围内,从而达到储藏保鲜或催熟的目的。

当检测到某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接近或超出设定值时,系统通过各分系统自动启动相应的换风装置,通过开环换气的方式,达到补充库内氧气和置换二氧化碳的双重目的。当达到设定的换气时间后,各分系统自动关闭相应的换风装置。







03

催熟系统

催熟系统与保鲜系统类似,唯一区别就是以乙烯钢瓶作为气源,为各催熟库补充乙烯。其补给状态可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在果蔬初次催熟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设定的乙烯浓度和补给顺序,自动计算乙烯补给时间,并由各分系统控制乙烯气体调节站上电磁阀门的启停,按顺序依次为各催熟库补充乙烯,当所有催熟库内的乙烯补给完毕后,自动关闭乙烯补给系统。


第二,在每次换风结束后,根据用户设定的乙烯浓度,检测控制系统自动为相应催熟库输送乙烯,使其重新达到催熟所要求的乙烯浓度。







04

中央控制系统

此大型柑橘保鲜催熟库控制系统位于主控室内,由中央控制计算机、打印机、各分系统即时数据显示屏组成。与催熟检测控制系统、保鲜检测控制系统、制冷检测控制系统和加湿检测控制系统,通过PROFIBUS-DP模块实现主从式联接网络。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4)






器材配置及清单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5)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6)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7)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8)

果蔬成熟度检测装置介绍(西克案例水果催熟库设计方案分享)(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