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

公元1436年,大明朝正统元年,还是小不点的我,糊里糊涂的就成了皇帝。其实那会儿我挺害怕的,每次看见我爹脸黑黑的,胡子一抽一抽的,就怕的要命,心想原来皇帝是黑胖黑胖的,我才不要当呢。

一直到了公元1464年天顺八年,弥留之际的我看到铜镜里的黑胖子,啊,原来老朱家的皇帝冥冥中自有定数,都是这个“张飞 梁冠华”混搭的风格。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1)

被俘的朱祁镇

我还是非常怀念正统十四年之前的时光。当然正统七年之前,我的奶奶张太皇太后还有三位杨老太师把我管的死死的,要是没有开心果王振老师的陪伴和教导,我都不知道自己要怎么熬过来。

正统七年以后,那些老前辈老顽固们都不在了,我开始真正掌权,手握大明精锐,睥睨帝国天下。

为了打破宣德以来形成的文官集团对朝局的把控,我在王老师的鼓励下,一改宣宗爸爸时期的守成收缩,用兵麓川,对瓦剌和鞑靼也准备效法先祖,次第征伐。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2)

张太皇太后

王振老师深知朕心:对于父亲明宣宗的战略大不以为然。放弃交址,削弱了努尔干都司,还有哈密卫的放弃等。大明国威的持续,依赖的不是宣德炉和斗蟋蟀这些奇淫巧技,而是靠数百万明军健儿的铁血丹心染成的。是用永乐以来马不停蹄的征伐换来的。

明宣宗老爹自己也多次上过沙场。榆木川的硝烟交织着神机营的号角声,最终把他送上了宣德时代的帝位。他忘了,作为嫡子的我不能忘啊。就拿马哈木的儿子也先兄弟给正统时代祭旗吧......

王老师替我起草的动员稿太给力了。这一刻朕集伟大的永乐与宣德精神于一体,朕不是一个人去战斗,也绝不能给大明朝丢脸。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3)

明朝太监

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的噩梦我不想提也不敢提了。说实话,在瓦剌当战俘的岁月不好过。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虽然他们大都忠心耿耿,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内心其实对我颇为不满。

我之所以后来公开标榜袁彬和我的患难真情,实际上是不想承认自己孤家寡人,一意孤行的落魄。那是屈辱,又何尝不是寡人内心怯弱的体现呢?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4)

土木堡之战

我也想到过死,大明的君王不就是守国门和死社稷的吗?但是我做不到,不甘心也害怕!我才二十四岁啊!

瓦剌人也觉得用我可以绑架朝廷,所以开始优待我。我被押着游街式的“巡视”九边。不但被老百姓唾骂,也被朝野嫌弃,作为一个虎落平阳的下野皇帝,我活了下来,却真特么的丢人。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5)

瓦剌人

我的弟弟朱祁钰,其实我们哥俩以前感情一直挺好。从小一起长大,到了就藩的年纪我也没有让他离开京师,而破格给了他在京奉藩的恩典。我还让他监国,也间接的促成了他临危受命。

说句公道话,祁钰是有功于大明的,这一点我心里是明白的。对于帝位的诱惑,谁也扛不住,这我也能理解。但丫废了我儿太子名位这个做法,我就不能理解了。这是太后和内阁班底共同商量妥的,说不算就不算了?还有没有诚信了?!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6)

明代宗朱祁钰

在太子问题上祁钰装孙子,于谦、王文这些老东西也装孙子,朝廷上下还有讲信用的吗!原本“南宫落钥”我都认命了,可是你们太不是东西,太丑陋!利用我的过失博取功名,又痛打落水狗,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真是老天有眼,“夺门之变”天赐良机。

二次登基,想来大明朝舍我不会有第二人了吧?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于谦,消费完了我,还消费我儿子,太不是东西。我的复辟有太后老娘的默许,合法性没有问题。至于祁钰老弟,也不要怪哥哥我了,是你破坏规矩在先的。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7)

夺门之变

“兄弟靠不住,塞外也是塑料朋友”。如今也先和伯颜贴木耳兄弟也面临内忧外患,朝不保夕,可笑一度还兵临北京城下。他们是否会想起朕呢?

遥想正统岁月,以法统、道统及周礼之统为天下中正,尊奉圣王效法五帝合天下一统。多么崇高的年号,可我时常感到恐惧的是:我非正统,正统对我来说太难了!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8)

明英宗朱祁镇

扪心自问,祁钰做得比我好太多了,他竟然弥合了朝廷官僚集团与皇权的对立,找到了新的道路。

我们不是太祖太宗那种天纵之才,也比不上老爹明宣宗,我们不能靠皇权的肃杀和恐怖来运营一个帝国。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如今杀了于谦,祁钰那一套暂时也不能用了。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9)

于谦

我最对不起的还是那二十万京营的明军兄弟们,还有那些忠心耿耿保卫我到最后一刻的锦衣卫战士们,他们的冤魂必将陪伴我到地老天荒。我宁愿相信自己38岁的寿命未必是基因缺陷,而是为我最可爱的将士们偿命了。

还有为我哭瞎眼睛的我挚爱的太太--钱皇后。更对不起我苦命的孩子朱见深小宝宝,我也让我的母亲孙太后失望了。手持权柄,轻启战端,荼毒生灵,做再多的善事也无法弥补了。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10)

明宣宗朱瞻基

我就是大明朝唯一梅开二度的朱祁镇。虽然我干了许多蠢事,可我本质上并非坏种。多年来都是被形势裹挟的我,实际上只是中人资质,文武都不及我爹和我爷爷,甚至我那个“蔫坏”的弟弟关键时刻都比我有胆色!

这些心里话,我只能闷在肚子里,没法说,当然袁彬肯定是听过的。所谓君无戏言,我也只能干两件好事,聊作慰藉一下那些被我嚯嚯的天下臣民们。

夺门之变的影响(夺门之变前后的反思)(11)

孙太后

废除人殉,也算是一件功德,各方面都好交代。还有一件事如鲠在喉,令我不吐不快,那就是我对王振老师的怀念,依旧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所以我必须给他老人家在北京建一座纪念馆,再竖个碑。这次谁都不许反对!否则和于谦一个下场。

好了,我也折腾够了,大明朝这副重担就留给我儿子收拾吧。顺带奉劝目下世界各国的带头大哥们,兵者凶器也,不要学我轻启战火,害人害己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