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

中国荧幕“相亲之王”徐峥的《爱情神话》再次复刻他以往的惊喜和成功。无论是大荧幕上的《爱情呼叫转移》,还是小荧幕上的《大男当婚》,至少在相亲这个题材方面,应该无人能出徐峥之右。而随着年龄渐长,同样是“寻爱”,告别的以往的走马灯式猎艳寻花,这次无疑是焕发第二春的中年男人追求一生挚爱,且更有深度更有味道。为贴合这次饰演的美术老师兼鼓手兼厨师兼诗人,徐峥这次还专门为角色全程佩戴一顶文艺范十足的灰白假发,改变从头开始。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1)

电影基本全程采用沪语,依稀能够唤醒观众对于上世纪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某种联系——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大胆地打上鲜明地地域特色烙印,不仅是一种宣言,更是一种自信。最终效果也十分显著,沪语连结人物与这座城市的气息,让人物神态、习惯、用语容纳在意蕴丰厚的文化语境当中:老乌、小皮匠、白老师、白鸽和亚历山大展现老、中、青三代上海男性甚至外国男性群体随着时间、跨越空间的情感观念变迁;白老师母亲、李小姐母亲、李小姐、格洛丽亚、蓓蓓、玛雅则同样展现三代女性群体的情感变化(小女孩早熟且洞若观火,也开始面临情感问题)。地域与人物达成一种微妙的互文性,影片从开始的着力就精准有力。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2)

故事讲述了徐峥饰演的白老师像许多普通上海市民一样,守着一幢外公留下的小复式收租过活,人到中年且离异,日常教教绘画,机缘之下认识时尚靓丽的李小姐并展开追求,期间被自己的女学员大献殷勤,还遭到前妻蓓蓓夹枪带棒的数落,三个女人让老白原本平静简单的生活甜蜜、热闹又糟心。而白老师雅痞范十足的好友老乌,叛逆新潮的儿子白鸽以及狗头军师的修鞋匠又在其中插科打诨,共同构成一部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的爱情喜剧。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3)

因为都是符合角色设定年龄的演员坐镇,剔除个别年轻演员的略微出戏,表演方面整体非常具有带入感,像老乌最后的故事独白、皮匠的爱情金句以及三个女性第一次碰面时的“火葬场式”会餐,全是精彩的名场面,而且都是单单可以靠演员表演盖过调度,起到推动情节发展或者直接走向高潮的段落。但归根结底,支撑这部电影不流俗、有特点、有意思的,仍旧还是过硬的剧本创作:情节的设置上,不同于如今许多电影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难得地做到了“开好口”和“收好尾”(比如老乌对于索菲亚罗兰的执念这条线索,有始有终,比如片名《爱情神话》与费里尼、索菲亚罗兰的关系),以物化的意象推动情节的合理走向(比如李小姐的Jimmy choo高跟鞋,坏与修、失与补,直接代表着人物情绪的直接拉扯),以多线索推动主线前进(比如白鸽的感情线,鞋匠修鞋时的喋喋不休,玛雅的情绪走向,其实都在暗合或者引导白老师的情感态度);台词的设置上,潜台词被发挥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人物明里、暗里双重语言沟通,精妙营造出强大的表意张力,40分钟左右那场最为重头的饭桌群戏,三个女人极限拉扯下,台面下其实是在说“谁还喜欢谁、谁在追求谁、谁要宣誓主权、谁与谁要计较高下”,可台面之上都是假礼貌、顾情面、搂着面皮做姿态,把上海女人的“软、糯、作、嗲、精”展现得淋漓尽致。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4)

单论饭桌这场戏,《繁花》里葛老师、亭子间小阿嫂、红菱、小琴、陶陶等人在“夜东京”饭馆里上演的人情大戏也不过如此。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与《繁花》在气质上的契合,时代背景不同,但城市及其滋养下的一代代人所携带的那股子“腔调”不会变化。尤其是影片中的老乌这一人物形象,好事、虚荣爱吹牛,但也不失热心和深情,兼具洋气和本地特色,这种复杂性也只有在此才能孕育——有故事,最后老乌对索菲亚罗兰的追忆,让人仿佛看到金宇澄在讲着自己故事库的存货。

这部电影的许多细节都值得认真观察和回味,体现了创作者的巧思,但总体还是与之前提到剧作特点吻合:

1.白老师第一次登门拜访李小姐,李小姐指导女儿玛雅默写单词,单词的意思分别是“冷静”“保持距离”“后悔”,无论是有意无意,坐在一旁的白老师都更显窘迫。

2.李小姐夜晚到白老师家吃饭,白老师问李小姐玛雅是不是已经睡觉,李小姐回复“这么晚不睡觉干嘛?”,其实在点明时间的同时暗暗告诉白老师自己此行不单单是吃饭。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5)

3.三个女人在饭桌上的争锋相对,蓓蓓的“野猫剩菜”论讽刺谁当然不言而喻,白老师的背景始终有一幅油画自画像,画像之前一直正放,但酒席过后变成横放。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6)

4.李小姐和白老师在天台上聊天,前脚李小姐刚刚说喜欢白老师给自己的素描,说自己年轻时特别吃这一套,后脚白老师就说出租亭子间给李小姐,这现实且直接的表白直接让李小姐沉默,虽然嘴上倔强,但其实她还是心存浪漫,畏惧现实的破坏作用。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7)

4.李小姐决定和白老师断舍离时,画面被门框分割成左右两边,分离的镜头语言非常直白。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8)

5.老乌对李小姐和格洛丽亚都有过评价,他说李小姐找白老师是找接盘侠,为送女儿玛雅去英国,说格洛丽亚是老菜皮,湿面粉粘手甩不掉。但敢爱敢恨的格洛丽亚在KTV对老白说:“女人不会因为一个男人是好人,就要跟他在一起”,在老白一直躲避时,提前“甩了”老白且传递自己喜欢老白的原因。小皮匠刚开始看到李小姐16500元的Jimmy choo,也告诉白老师这个女人你养不起,虚荣追求物质消费的女人不适合,可之后李小姐为了和老白断舍离,告诉老白这是200元的淘宝货,小皮匠说自己看走眼,当然走眼的不是鞋而是人,李小姐的“真鞋”被看作“假意”,“假鞋”却代表“真情”。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9)

6.李小姐喜欢老白但因为外国老公的抛弃而害怕,她明明已经44岁,却一直让女儿告诉别人自己是38岁,这种表里不一,看似豁达其实内心纠结的特点贯穿全片,如果你留在影院看到最后,你就会看到李小姐最终在微信中借《爱情神话》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接受了白老师的爱情,所以千万别提前离场。作为对比,格洛丽亚在朋友圈直呼看不懂,但李小姐却爱上了,看似是说电影,其实都是在说白老师。

爱情神话只有上海人能看懂(爱情神话中年人的沪式浪漫)(10)

#爱情神话# #《爱情神话》为何能成为票房黑马# #如何评价电影《爱情神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