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三大原因解析(屈原为何抱石投江自杀)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马上要到了,马上也就要吃粽子,纪念伟大政治家、爱国诗人屈原了,所以不免要说说屈原的事。端午节是纪念中国古代贤人屈原的节日,在2000多年前,屈原为了力谏楚王不得已而自投汨罗江。为什么呢?

屈原投江三大原因解析(屈原为何抱石投江自杀)(1)

说起来屈原这个大政治家、伟大诗人在当时楚国还属于皇族,和楚怀王是本族。在楚国很受重用,可以与君王同朝议事,同时也掌管着外交权利。但是,屈原此人生性耿直,不懂迂回之术,经常和一些做事不怎么光明磊落的朝臣发生冲突,与朝中小人结怨颇多。屈原正直善良,常常做事先考虑到老百姓,也是一位心里想着老百姓的开明官吏,这样就和当时那些腐败贪污官吏格格不入,朝中上下多数人就和屈原意见相左,楚怀王听信谗言慢慢就将屈原的权利削弱,就此屈原还是那样倔强,不吸取教训,还要大写诗词嘲讽朝廷时政,更加加深了当朝位高权重者的不满。

屈原投江三大原因解析(屈原为何抱石投江自杀)(2)

就这样屈原孤掌难鸣,不仅被削官免职还被流放他乡,直到楚怀王被秦王背信弃义扣留秦国,屈原好言力谏不得听劝。楚国失去君王又立新王,这个新君王不但合同奸佞小人诬陷屈原,就连楚怀王被困秦国也是这新君王所为,楚国上下无不对此新君王怀恨在心,满朝奸佞大臣一致拥戴新君王,唯有屈原一直反对。在流放外乡二十几年中屈原一直放心不下朝政,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屈原投江三大原因解析(屈原为何抱石投江自杀)(3)

楚国最终不听屈原忠言劝谏被秦国灭亡,听到这国破家亡的消息屈原便万念俱灰,什么想法都成为泡影,倔强的屈原不愿做亡国之人,宁死也不辱名节,就跳江而亡。屈原骨子里的傲气不允许自己在乱世中当一个躲避的懦夫,最终家破人亡后以死明志,这份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为正义战斗的精神真是让人又敬佩又惋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