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

装修房子的时候,特意在东阳台做了一个隔断,形成一个独立的书房,想给孩子学习用。孩子用了一段时间不喜欢,我也就勉为其难地笑纳了。书房面积约四平米,一把椅子,一整套的书桌书架。因为书较多,我又托人订制了一个四层不锈钢书架立在后墙,如此书房便更加拥堵了。紧凑之余,妻又把几盆花搬到书房,美其名曰:“添色,去味”。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1)

这几盆分别是高虎皮兰,金边吊兰和仙人掌,自从书房增添了绿意,每次想坐下看书或者写点东西,眼神便不自觉地游离到这些绿植上,静下来写了一会,瞥瞥旁边的一片叶子,大脑便以记忆的方式将纹理存于心底,致使要写的东西亦无良方。夏季的黄昏,外面已经黯淡下来,白日的嘈杂渐消,但是外部的气味与屋内植物的气味混在一起,有种久违的田园味道。我经常忘记照料这些绿植,在妻的提醒下,不得不浇浇水,简单修剪一下枯叶,我喜欢它们在书房里自由生长。最旺盛的属那盆金边吊兰,每片叶子两侧各有一条“金边”,在阳光的照射下充满了光泽。在吊兰长茎上会生出数丛带根须的小植株,剪下一枝放到鱼缸中,便可如浮萍一样生长,十分有趣。一米多高的虎皮兰,株型挺拔有力,叶子直立似剑,横带斑纹,针型的叶子已经窜得高过阳台,如果不是盆的约束,有可能会更高。那盆仙人掌本来是捡来的,它富有生命力的劲头,让盆里葡地生长的三叶草蓬蓬一片,遮住了盆沿的大半。三叶草三片心形叶片为一组,这些叶子晚上会自动合拢起来呈一组三棱状,白天又展开如初,仿佛与自然对话,交流着白昼和晚间的灵感。遗憾的是,三叶草和仙人掌同处一盆,经常忘了浇水,三叶草便也经常枯了再发。浇水多了,仙人掌反而会发脾气。

中国有讲究“气场”的传统,书房里的这些花草同气相求,不必刻意追求改变,顺从便意味着欣赏。我按照自己的想法,书房里各种书随意摆放,书架里,横的,竖的;书桌上,摞的,散的,随心所欲。所以对这些植物我也只是浇浇水,也不会施肥,尽管妻说,施肥会使叶子颜色更绿。没有外部助力,静处观心,于缓慢中渐进,我观察到它们与我在一起相处的变化了。吊兰的枝蔓长得茂盛,从墙边的书架顶部,一直下垂形成一个幔帐,偶尔一条枝蔓挤到书架的二层或三层里面。当你想找一本书的时候,须小心拨开它,偏着头,眼神在书架上下左右寻觅,一不留神,枝蔓就遮住眼帘。椅子后面的虎皮兰,经常偷袭你,每次从椅子上起来,稍转身,虎皮兰的针尖就偷偷刺你一下胳膊,让你对它又爱又恨。在三叶草的簇拥下,仙人掌的盆里竟然长出一只“藤”。最初是不显眼的一根细长茎,茎表面有细小的绒,待过几天,这家伙已缠绕到旁边的“邻居”了,一片片叶子顺势附之跟随。有时候,藤的先锋头颈会悬在半空,一种宛若天开、跃跃欲试的感觉。过一段时间,好似长了眼睛一般,竟然偷偷匍匐起来,朝着下一个目标奔去……

妻经过观察得出结论:这藤应该是一个香瓜籽的杰作。我有意去观察这种“藤”的生长节奏,有时我故意打乱它的缠绕方向,但不几日便又顺序蔓延,佩服这种若无其事的生长方式,感叹生命造物的伟大。所以看来,在这种场所写点东西,要达到这种浑然天成的境界实在是不容易。有的时候我进入书房,却会惊奇地发现,吊兰开出的白色花瓣掉落一地,一些花瓣被风吹到我打开的书页中,花瓣呈六片,内部藏有紫色的小花瓣,零零碎碎的。花瓣落在纸上,也舍不得拂去,存留一片祥和温馨的氛围。这就是每个生命都应该珍惜的当下吧。书房很拥挤,但仍每次感觉绿意临头扑面,透露出旺盛的生命气息。夜晚月光如水注入书房,漏泻出稀碎的,斑驳的光影,疏疏如残雪一般。自己偶尔小酌一杯,手释一卷,竟不知不觉在椅子嗒然睡去。“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只“满”一字,恰吾室无限之情趣;只“扶”一字,其融融之惬意就乐在其中。

独坐在简陋的自由书房,却是现实和理想交流的一个空间,空间虽小,容下的东西很多;盆不大,长出的植物却很新鲜。余于书房写点东西,看看闲书,守于常道,如珠走盘,精神方面尚能自知、自省、自处。无论是书房,还是花房,起始的追求,大都来自于尝试。人心容易受到外界的裹挟,跳出来,也许并不容易,换一种尝试,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体验。受用一绿空间,幽窗开卷有益,葆有初心;字俱碧鲜如初,不悖初衷,此乃静笃本性也。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2)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3)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4)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5)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6)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7)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8)

平常心的古人名言(多闻草木常守静笃)(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