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湿气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1、熬夜;2、爱吃肉;3、爱吃凉;4、常喝酒;5、运动少;6、吹空调;7、穿得少;8、月子里受风;9、不通风;10、地处湿气重地区;11、喜欢多吃甜食以及粘腻的食物;12、脾气虚,思虑过度伤脾;13、经常喝水过多。

湿气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湿气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1)

湿气重的症状:

1、大便不成形,溏稀甚至便秘2、舌苔厚腻,舌体边缘成锯齿状,中医称为裙边舌3、疲倦无力,无精打采,困乏嗜睡4、既怕冷又怕热,冬夏都难过5、口干,口苦,口臭6、脸上长斑,起痘,满面油光7、皮肤油腻,起湿疹8、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9、头发油腻,脱发,白发10、腰酸缓解疼痛

如果你符合2~3条,说明你体重是顽固性湿气,而不是没有症状的普通湿气。

顽固性湿气的人,可能体内的湿气已经诱发某几种疾病,比如:脚气,反复发作湿疹,头晕失眠,痘痘……

也试过生姜泡脚,睡前贴足贴,但是效果轻微,对我不管用,舌苔还是厚腻,身体乏力,时不时爆痘……

湿气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湿气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2)

需要祛湿健脾,推荐个食疗方法:

主要有芡实,赤小豆,饭豆,薏仁,红豆。适量煮水喝,如果寒湿体质,把这些豆类炒香,微微焦黄。高压锅煮比较容易煮烂,最好放盐,如果放糖一点点就好了,甜的东西都会助长湿气。

赤小豆,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为豆科植物赤小豆的果实。种子供食用;入药,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的功效。

芡实的功效和作用有健脾,补肾,祛湿。

薏米: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清热排脓。

饭豆的功效:健脾、补肾、化湿消暑。

红豆:健脾益气、补血、清热利湿。红豆能够健脾益气,对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症状用红豆有很好的效果;红豆能益气养血,对于补血也是非常好的;红豆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等,用红豆煮水能够达到利湿目的;红豆含有微量元素、钙质、维生素,在很多方面也都有很好的作用。

湿气重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湿气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方法)(3)

中成药推荐了解:

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丸)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脘腹胀满或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苔白腻。

藿香正气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生半夏、甘草等。藿香正气有丸剂和软胶囊。可以解暑祛湿,多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亦可和胃止呕,多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同时可芳香化浊,常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虚泄泻。药物组成主要有人参,白术、茯苓,扁豆、砂仁、陈皮、山药、甘草、薏苡仁、桔梗。湿与脾的关系最密切,脾主运化水湿,当脾胃虚弱时就会出现水湿停滞,造成湿盛泄泻等症状。只有当脾胃虚弱得到明显改善时,那么湿盛的情况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参苓白术散,具有明显的改善脾胃虚弱水湿停滞的情况。穴位治疗:阴陵泉,地机,三阴交,丰隆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