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什么是祖宗18代(关于祖宗十八代)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辈分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古人重行辈之序和长幼之别,几千年来家族一直延用至今。
自古以来,我国就遵循长幼有序,辈分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与儒家文化几千年来的影响和家族文化有关。
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而我们也经常听到“祖宗十八代”的这种说辞,那“祖宗十八代”讲的究竟是那十八代,你知道多少呢?
上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
父之父为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
曾祖之父为高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
天祖之父为烈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
太祖之父为远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
父之子为子
子之子为孙
孙之子为曾孙
曾孙之子为玄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
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
晜孙之子为仍孙
仍孙之子为云孙
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如今,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已去世的父亲。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指婴儿。又因,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玄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三代的孙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最后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所以古人用玄来指代第三代孙的称谓,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四代的孙子。古人的寿命不是很长,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第四代孙往往自己亲眼看不到,属于“未来之孙”了。
晜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五代的孙子。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六代的孙子。“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之意。
云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七代的孙子。云,指云朵、云雾,云雾在天空中很飘渺。云孙就是借云雾的形态,说到了第七代孙已经感到很飘渺、很遥远了。
耳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八代的孙子。这个第八以后的孙子比云孙更遥远,远到只能有所耳闻了。
在中国历史上,“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各个时代都略有不同,直至到了东汉的《尔雅·释亲》中才算基本定型。
了解了“祖宗十八代”的具体情况,再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那些家族亲属的称呼吧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亲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亲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
儿子:夫妻间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儿:夫妻间女性的第一子代
孙:夫妻间的第二子代
曾孙:夫妻间的第三子代
玄孙:夫妻间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亲的兄长,也称伯伯、伯父、大爷
大妈:大爷的妻子
叔:父亲的弟,也称叔叔、叔父
婶:叔叔的妻子
姑:父亲的姊妹,也称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舅妈:舅舅的妻子
舅:母亲的兄弟,也称舅舅
姨:母亲的姐妹,也称阿姨、姨妈
姨夫:姨的丈夫
姻亲
丈夫:结婚的女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媳妇:结婚的男人对自己伴侣的称呼
公公:丈夫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丈人、岳父:妻子的父亲,也直称爸爸
丈母娘、岳母:妻子的母亲,也直称妈妈
儿媳: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女婿:对女儿的丈夫的称呼
嫂子:对兄长妻子的称呼
弟妹、弟媳:对弟弟妻子的称呼
姐夫:对姐姐丈夫的称呼
妹夫:对妹妹丈夫的称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
连襟:姐妹的丈夫间互相间的称呼或合称,也称襟兄弟
大姑子:对丈夫的姐姐的称呼
小姑子:对丈夫妹妹的称
大舅子:对妻子哥哥的称呼
小舅子:对妻子弟弟的称呼
补充
【九族】
第一种说法: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第二种说法:
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直系九代。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六亲】
(六种说法)
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
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
指父、母、兄、弟、妻、子女。(《汉书》)
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
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
父亲为一亲(涵括父亲方的亲戚如祖父母、叔伯、姑姑);母亲为二亲(涵括母亲方的亲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兄弟为三亲(涵括嫂子、弟媳);姐妹为四亲(涵括姐夫、妹夫);夫妻为五亲(涵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为六亲(涵括媳妇、女婿)。
了解了这么多有关辈分的知识,相信大家也是有所收获了。虽然辈分做为家族的优秀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家族观念,辈分意识越来越淡薄。为此也是颇让人担忧。
为了优秀文化的更好传承,为了家族的兴旺发达,邹家人转起来,让跟多人了解我们国家优秀的辈分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