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沙尘暴解析(你以为沙尘这就过去了)

3月28日清晨,北京的小伙伴一觉醒来,发现已漫天黄沙。

受蒙古气旋及后部冷空气影响,3月27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专家提醒,此次过程可能出现沙尘回流。

而就在不久前的3月17日,不少北方的小伙伴也亲眼见证了刚被大风吹走的沙尘杀出的“回马枪”,这就是所谓的回流天。

天气过程回顾

最强沙尘暴解析(你以为沙尘这就过去了)(1)

华北沙尘回流示意图 制图/赵晓妮 李慧

3月14日至15日,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扬沙或浮尘,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3月15日,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数据,大部分地区PM10浓度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

此次沙尘天气除了波及范围大,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本来已准备南下的沙尘,短短一天过后又回来了,使北京等地再一次遭受沙尘侵袭,这次沙尘“返场”正是回流天气的一种。

回流天气特点

以往,回流天气通常是华北地区冬季降雪的主要天气类型之一,也叫华北回流,指的是入海高压后部或高压底部的气流,带着充沛水汽从海上回流至沿海地区导致的阴雨(雪)天气。在春、秋季也会发生降水回流和沙尘回流,夏季一般较少发生。

回流天气的特点是大陆冷高压东伸,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渤海一带形成一个冷高压,其底部的偏东气流从渤海一带迂回到华北平原,形成冷空气楔,在太行山东侧的地形抬升作用下可以产生降水。若有适当的高空形势配合,如高空有西风槽东移或地面河套地区有倒槽发展,使华北地面气压场呈现东高西低的形势,则低层东风增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在冷空气楔上滑升,使降水强度加大,时间延长。

以往,业界认为华北回流降水是稳定性降水,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回流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时产生的辐合带也存在中尺度低压和切变。可见,华北回流天气中冷空气路径和强度的复杂性、天气系统多样性以及地形影响等导致了回流天气的多样性。

回流天气强度

一般来说,回流沙尘强度不会太强,因为沙尘主体已经有一部分南下了,再次回流强度会比第一次弱,但是回流降水就不一定了,也会有较强的过程出现。

华北地区出现过多次回流暴雪天气,降雪强度及其开始、结束时间与低层干冷空气及高空暖湿气流的风向、风速有较大关系,动力锋生机制产生的锋面次级环流也对华北地区暴雪起到关键作用。

经典“返场”案例

2018年4月16日至1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正是受到沙尘回流的影响。在此次过程前期,到达黄淮和华中一带的沙尘气团在系统性偏南风的作用下,杀了个“回马枪”,导致京津冀中南部、河南和山东西部等地PM10浓度较高。

2020年2月5日上午,北京出现“太阳雪”现象,大部分地区天空飘起了雪花,同时太阳也照耀着大地。这次“太阳雪”现象,是大陆冷高压底部偏东风回流降雪和云层较薄遮蔽作用不够两个因素相结合的“杰作”。

在国外,墨西哥湾地区在早春常出现回流天气。研究者通过观测分析发现,气团自海上回流到陆地后,湿度加大。当回流空气来到陆地,在下一次冷锋到来时形成像“三明治”式的锋面结构。

沙尘回流防范

最强沙尘暴解析(你以为沙尘这就过去了)(2)

沙尘暴景象 制图/赵晓妮

说了半天回流天气,最后,还是聚焦近期的沙尘回流,给小伙伴说说如何防御——

春天,沙尘天气多发,沙尘回流并不罕见。尽管经过一轮沙尘的沉降后,回流的沙尘浓度比首轮沙尘浓度有所降低,但仍不能放松警惕,防御措施缺一不可。

1

沙尘天气经常伴随大风,在大风沙尘天气中,要注意高空坠物对人身安全的影响。

2

在沙尘天气影响时,沙尘粒子浓度比较高,导致低能见度天气,公众出行要注意交通安全。

3

较高的沙尘粒子浓度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要做好健康防护,外出佩戴口罩。

推荐阅读

气象课堂这么“热”,再不“充电”就out了!

一天已不足24小时?竟然跟全球变暖有关!

春来农忙早!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的一天是怎样的?

洪水后的第一个“年”,鄱阳湖畔的他们,如何过?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宛霞

专家顾问: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 张碧辉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方翀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简菊芳 王玫珏 宛霞

来源: 中国气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