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钢琴家(影响音乐家职业生涯的)
巴斯德-格雷正在用生物力学的方法指导小提琴学生
文 | 高洁
频繁的练习使音乐家们更需要保护身体机能,近些年,演奏过劳损伤的问题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而今,越来越多的音乐家、乐手,乃至琴童,都开始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以便在日常练习中能更科学合理地保护好自己。对于需要手指精巧快速按弦,右手运弓自如多变的弦乐演奏家和学生来讲,如何保护双手乃至上肢尤为重要。表演艺术医学对音乐家们来说有多重要?到底该如何才能有效避免过劳练琴所造成的机能损伤?为此,笔者专访了皮博蒂音乐学院职业健康与预防损伤项目主任巴斯德-格雷(Serap Bastepe-Gray),请她为广大弦乐同行支招。
对职业生命至关重要的事
7年前,在梅纽因小提琴国际比赛于休斯顿举办期间,音乐厅入口处的一个特别的展台吸引了很多选手的注意,这是休斯顿表演艺术医学中心专家们准备的测试台,选手们可以测试自己的指力,为医学研究提供数据,也可以了解表演艺术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如何在高强度的练琴中保护自己的肌体。作为一名小提琴演奏者,笔者在现场进行了食指指力测试,测试时医生将一个设备套入测试者的食指,在准备好后,手掌固定,食指向一旁拉伸,在食指移动的过程中,测试者会感受到非常大的阻力,仪器会记录下这一拉伸的力度。作为弦乐演奏者,选手们大多测试左手指力。测试数据揭晓,笔者的食指指力是美国平均成年女性的一倍多,专家建议可承受更高强度的练习。
提琴演奏需要大量的练习时间,并从幼年起每日坚持。但并非每天持续大量练琴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正确做法。上肢高强度的持续过量损耗,往往容易导致劳损受伤,影响演奏者日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危及演奏者的职业生命。演奏者适合什么样的演奏方法及演奏强度,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需要表演艺术医学专家进行科学指导。而关于表演艺术医学,大多数人知之甚少,更谈不上重视。
三百多年历史的表演医学
虽然业界对表演艺术医学不甚了解,但这个学科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巴斯德-格雷介绍,目前所知,对表演艺术家职业病的总结最早出现在1713年贝纳迪诺·拉马齐尼的一篇著作中。18、19世纪的一些文章中也零星出现过相关议题的论述。1926年,德国音乐家和神经学家库尔特·辛格出版了《音乐专业的职业病》一书。该书在1932被译成英文,是第一本汇总了当时由演奏所引发肌体问题相关知识的教科书。大约在同一时期,任职于皮博迪音乐学院的美国钢琴家奥特曼在学院建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肌肉动作及作用的实验室。他在1929年出版的关于钢琴演奏生理学与力学的著作被认为是第一本从科学角度探讨音乐演奏的重要学术成果,也为之后的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两位举世瞩目的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与莱昂·弗莱舍的手伤,使得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演奏导致的身体机能受损这一问题。手伤之后,加里·格拉夫曼回到母校柯蒂斯音乐学院执教,培养出众多杰出钢琴家,包括郎朗和王羽佳。神经学家弗雷德·霍奇伯格和骨外科医生罗伯特·莱弗特于1980年和1981年分别对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和莱昂·弗莱舍进行治疗后,于马萨诸塞州医院组成了一个医生团队,专门研究与治疗音乐家与演奏相关的伤病,并于1983年4月的美国医学会期刊,发表了题为《音乐家手部障碍》的文章,介绍了他们对100名音乐家的治疗与结果。
经过医生、研究人员、音乐家,尤其是器乐演奏家们的不断努力,这一学科发展至今。与运动医学相比,有关表演艺术医疗的知识仍处于发展阶段。“然而,我们知道,有很大比例的音乐家们仍然在演奏或练习时承受着疼痛或其他症状,并在演奏特定乐器可能受到的损伤,及疾病的发展机制问题上,存在生物力学的知识盲区。”巴斯德-格雷总结道,“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来引导培训、预防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演奏家如何保护自己的双手
巴斯德-格雷说,近些年,虽然音乐家们已经逐渐开始公开探讨演奏引发的伤痛问题,但大多数时候,还是选择默默忍受,然而推迟就医会令治疗与康复面临更大的挑战。
演奏乐器对于器乐演奏家来说是极富意义的存在,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很多音乐家都曾表示,在演奏时,他们将自己所演奏的乐器看作是身体的延伸。一旦不能演奏,对他们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从事器乐演奏决定了音乐家在其一生之中需要不断非正常地重复性动作,及持续地保持非对称姿势。比如提琴演奏家们,一手按弦,一手运功,同时沿不同方向运动,这样的姿势会一直持续到演奏结束。而作品则决定了演奏的难度和时长,特别是在演奏完整曲目时。提琴协奏曲往往篇幅较大,不论对练琴还是演出,皆面临时长的挑战。而在这样的时长与强度下,音乐家、乐器和曲目三者在高度精确的界面上相互作用,即使一个微小的缺陷,也可能造成演奏的重大问题。这种高强度的精神和体力的持续消耗,也更容易诱发劳损受伤。
有很多方法可以令演奏家们保持健康,保护自己,做好防护。巴斯德-格雷认为首要的是要保持敏感,以便迅速识别身体释放出的任何不适信号。她还提出以下要点供器乐演奏者们参考。
1.保持身心健康,使乐器处于适于演奏的良好状态。
2.减少上肢的日常损耗——要知道,我们双手的一切运动都会对肌体产生影响。
3.控制每日强度,留给自己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4.做好练琴计划:练习前先活动手指和热身,每练30分钟最好休息5分钟。将练琴时间分配在一天中,分间隔练习。根据身体的疲劳和疼痛情况适时调整练琴时间表。
5.合理运用生物力学原理:练琴时保持习惯性流畅动作——追求松弛的演奏状态, 以音乐引导身体动作;在学习新作品重复练习时运用减力技巧。
6.采用更高效的练琴策略:将身体练习和头脑中的练习相结合;在整体演奏前,将难点拆解成细小片段预先练习;要理解练习是一种为了学会而进行的刺激,而大脑需要时间消化练习的内容。
7.通过练习和提高心理技能来帮助演奏:从金字塔底层的基本心理技能,如态度、心态、人际交往能力、目标设定,到金字塔中层,如情绪控制、保持专注、积极的自我对话,再到金字塔顶端的心理技能,如演奏焦虑管理、自信和风度。
8.认可自己能成为一名艺术家。用你的优势展现和表达自己。
此外,练琴不单单只是练手,更是练脑,学会在脑海中练琴、背谱,不但可以减少上肢的损耗,更能在练琴效果上事半功倍。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