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的个人资料(你是否还记得那个叫马加爵的少年)
1
下班路上,经过天桥时,不经意看到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在桥底下,远远数了下,约莫七八个人。
我没有再靠近,站在天桥的台阶上悄悄往下瞥。下面人头攒动,隐隐有骂声和嬉笑声。
看来是一起校园暴力事件。说实话,我最讨厌校园里的混混,小小孩子不学好,恃强凌弱,净干些欺负人的混蛋事,真是白在学校受教育了!
这种人就是欠收拾,今天遇到了就不能睁只眼闭只眼。想到这,我抓住台阶边的栏杆纵身一跃,落到这群学生跟前。
被围在中心的是一个瘦小的男生。看他脸上的几道红印子,想必是挨了巴掌。
我环顾一圈,猛地吼了一声:他妈的谁打的?
没人吭声,几个学生似乎被我的举动镇住了。缓了一会,几个人悄声嘀咕:你谁啊?
我拽住一个家伙的衣领,把他拉到跟前:老子是来收拾你的人!
有两个学生嚷着想往前凑,我狠狠斜了一眼,一群人顿时成了哑巴,僵在原地。
我放开他的衣领,说:滚!七八个人犹豫着逃之夭夭。
我拉住那名被欺负的学生的手,问:他们为什么打你?
男生把目光投向别处,身体僵直,双拳紧握,半晌不说话。
这是个弱小而又倔强的男孩。我拍拍他的肩膀,准备离开。
他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谢谢你,叔叔。
我回过头说:不用谢。你要把他们欺负你的事情告诉你父母和老师,一味的忍
受只会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
男孩紧紧咬着嘴唇,随后从袖口里掏出一把小刀,说: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我吓了一跳,这把小刀看来是“有备而藏”,敢情今天我不“多管闲事”的话,这座天桥底下将发生流血杀人事件!
想到这,我冒出一身冷汗。
我得和这男孩谈谈。
我说:你想成为第二个马加爵吗?
男孩疑惑地望着我。
2
事情要回到2004年2月。
那个时节,昆明这座城市正处处飘着温暖的风,艳丽得一塌糊涂。
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宿舍利用3天的时间,手持铁锤,连续杀害了他的舍友唐学李、龚博、杨开红、邵瑞杰四人,并将他们的尸体藏在了宿舍的柜子里,然后惊慌地逃亡。
公安部发布了A级通缉令,警方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将马加爵逮捕归案。
马加爵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当年这件事对我们这一代的影响无比巨大。
2004年,我们读高三,彼时正昏天黑地而又满怀憧憬地备战高考。突然凭空爆出一起大学生砍杀室友案,简直颠覆了我们的梦想和人生观。
同学们纷纷质疑读大学的意义,进而群体性厌学弃学。学校领导和老师急得团团转,每天苦口婆心挨个劝说,校方还请来了心理专家给我们作辅导。
总之,那真是一段乱七八糟鸡犬不宁的岁月。
云南的昆明和大理,还有腾冲,一直是很多人梦想中的美丽圣地。可经这么一闹腾,那年高考几乎没有人报考云南大学,其报考率达到了历史最低,名气也一落千丈。
传闻好多云南大学的学生都纷纷要求退学,马加爵行凶的那幢宿舍楼更是没人敢再居住。
事后,马加爵后悔万分,写了长长的忏悔书。他的父亲伤心过度,一夜白头,母亲也病倒在床。父亲说:孩子是他家全部的希望,可眼下这希望没了。骨灰我们不要了,就当我们没有这个儿子,让一切过去吧!
“所以你看,一时的冲动会毁掉一个人,还有一个家庭一辈子。”我对男孩说。
男孩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扔掉了手中的小刀。
3
跟男孩的话谈完了。但在这个人间四月天里,马加爵带给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
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夸,同学拥护,让我很是得意。于是我私自组建了一个小圈子,对圈子外的同学时不时惩罚教训一下,一切全无道理,只看自己心情。受排挤的同学时不时还要跑到跟前巴结我,表达归顺投靠之意。
我对自己掌握这种生杀予夺大权的姿态很满意。直到有一天,我指使人半路拦住一名家境贫寒的同学欺负时,恰巧被父亲撞见。
父亲像拎小鸡一样把我抓过去,劈头盖脸给了我几巴掌,打得我眼冒金星,颜面尽失。
我气急败坏地骂他:你凭什么打我?
父亲说:问得好,你凭什么欺负人家,我就凭什么打你。
我无法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一向觉得不可一世的我,瞬间被父亲打掉了自尊。
后来我渐渐想通了,为什么我可以欺负同学,而他却无能为力?就因为我比他优秀?为什么父亲可以打我,而我却不敢还手?就因为他比我强大?
在欺负与被欺负这两个角色上,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善与恶,卑鄙与良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去欺负别人,也可能被别人欺负,遗憾的是,我们只知道自己的苦,却不知自己施加给别人的苦。
后来,每当我想做什么“坏事”时,脑海里总会闪过父亲的那几巴掌,还有那一句话:你凭什么?
想必马加爵在杀人前脑子里也有这样的念头——你们凭什么看不起我!
马加爵临终前有一封信,当年这封信确实曾深深打动过我。
他在信中回顾了自己学习的努力刻苦,描述了对未来的憧憬向往,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感恩与自己的无以回报,他还写到“我不曾被艰辛贫苦生活打败,可是当我的人格尊严被人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时候,当我过去的伤痛被人再次拿出来嘲讽的时候,我的心滴血了,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
我当时曾固执地认为,一个能写出这样深情而又辛酸的信件的人,若非被欺负压迫到了极点,绝不会残忍杀人。
于是我加入了同情者的行列。
如今,马加爵事件已经过去整整13年。时隔多年再来回味这封信,心中更觉五味杂陈。
人生有各种变数,假如他没有杀人,假如当时有人能及时对他进行疏导,假如他从小能有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他应该是一个有前途的少年。
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
那些喜欢欺负他人的人,是不是也应该自省、自重?
我们为什么不能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像善待自己一样善待他人呢?
4
逝者已去,再多的追问都已是苍白无力。唯一值得我们警醒的,是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面对如今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不能只有追问而不去防范和制止。
每个孩子,都值得温柔以待。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全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尊严,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尊重。
可是,对这个世界绝望是轻而易举的,而对这个世界热爱是举步维艰的。
我希望,以后讲到马加爵事件时,不再只是把它单纯地定性为一起恶性杀人案件,而要去引导孩子们学会思考如何给予对方更多关爱、信任、理解与包容,好好来沟通,多多去善待。
更多精彩请关注同名weiweiyixie有惊喜哦!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