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对抗抑郁(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图源:Pelex
《抑郁生花》的作者蔓玫,在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讲述了自己罹患抑郁症以来,所承受的包括精神上、身体上的种种痛苦,以及家人、朋友乃至陌生网友的不理解。
抑郁症在如今,已经不是一种罕为人知的病症,但不得不承认,它也确实一个很多人顾名思义,有着很多误解的病症,甚至由于频频与“网络暴力”“自残”“自杀”等词语捆绑出现,而在社交网络的语境中逐渐被污名化。
两年前,蔓玫出版了《抑郁生花》,这本书中,她用最诚恳地笔触,写出了她所承受过的、感受过的、被伤害的、被鼓励的种种,写下了她怀疑的、恐惧的、痛苦的、迷恋的一切。这本坦诚到惊人的心灵传记,在出版之前,也曾让她担忧,会不会招致更多的误解和攻击,会不会暴露太多的隐私,会不会给家人和自己的情绪带来新的问题。事实是,这本书出版以来,获得的更多的是读者的理解,以及陌生患者的感激:暴露伤口、展现脆弱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为脆弱和疾病正名,为倾听和理解而争取。在能读到这本书的人那里,她做到了。
关于疾病,对未知的恐惧会让人们做出倾向于负面的评价和反应,不如亲自来听听他们亲口说的,看看他们内心怎么想的。从而给予他们,或者给予我们自己的情绪正确的理解,恰当的处理。
图源:Pelex 作者:Eriks Cistovs
《抑郁生花》节选
文 | 蔓玫
这应该就是人生吧。我们谁都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愿望,也必然谁都要背负一点罪恶与残缺。当然有这种可能,也应该为自己没能做到的那部分有所牵念,可只要决定活下去,伤害就始终会存在,必然不可幸免。
这算是借口吗?是怨怼吗?我不确定。确定的是即使知道这是事实,我还是想尽可能去尝试看看。看如果多做一点,多理解一点,会不会有更少的伤害、更优的解答。
其实我想对他们说的是,你们不要勉强自己啊。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勉强自己。我不想也不够资格劝你们求生,更不能放言祝你们好死,“明天一定会更好”这样的话,我是断断说不出口的。我知道这里面每一步都是艰难,艰难到无论说什么都近乎苍白。甚至这条路会非常漫长,反复消磨,折转,甚至倒退,南辕北辙……我与你们一样,深有体会。可命运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即使有一万个人跳出来说:
“郁闷是没有必要的。”
“死亡是值得惋惜的。”
“不要想不开。”
——除了你自己,又有谁对你的生命更有发言权呢?
我知道你也不想放弃。不想麻烦到、伤害到旁人。可我也知道那同样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如果觉得累,那就停下来吧。如果觉得悲伤,那就哭出来吧。如果不甘心,那就去尽可能争取吧。如果无法获得理解……那,要么放掉那些不被理解的东西,投身到人群里去,要么就背起它,一个人转身上路吧。
那些只爱自己的人,为了爱自己而不惜损伤他人的人,固然是不值得效仿的。可总得先爱自己,先肯定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世上的一切才有可能成立啊。
还有那些旁观的人。我后来听说过很多有关抑郁导致自杀的新闻。喝农药的老人、上吊的企业高管、跳楼的新手妈妈、留下遗书后出走沉湖的优等生……总有声音窜出来,以身畔亲友与知情者的名义,一再强调“他/她根本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信誓旦旦,言之凿凿。
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个呢?是因为不相信吗?还是说他们确实就是这样想的——确实不相信自己所熟知的那个人,会做出超乎预想的选择,他们的了解那么透彻那么深。可如果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呢?最终结果就是不留情地指向那些难以置信的东西,就是证明既有的“认为”都是错误的呢?
我们对彼此近前的那个人到底有多少了解呢?为什么一定要为他/她的一切下定义,做选择——他/她的快乐与失落,困境与追求,并十足肯定地宣布,“他/她应该,不应该”呢?
我知道你们或许不能理解。要发自内心地理解的确是困难的事情——但就算不能理解,也可不可以稍微多一点相信呢?相信那些苦衷是成立的,是切实存在的,是可能化作倾盆暴雨、狂野洪流,将一个人彻底席卷吞没的。是。也许他们并没有逆天的才华、绝世的姿容、跌宕起伏的经历,可世间多的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就一定没有抑郁的可能吗?没有失控的资格吗?没有放弃生命的理由吗?
天下就不可以有一种无来由的,根植于心的,内源性的疼痛吗?为什么同一道菜,我们能接受有人觉得辣有人觉得不辣,而同一桩事件,同一个身份,我们却要去评判有的人可以抑郁,而有的人不能?
劝慰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该是告诉他,你伤得不重,一点也不要紧,为这样的伤口哭泣毫无必要。而是认可他的疼痛,投之以信心,并积极地为他寻求治愈的方法。自己又不是那个受伤的人,又无法体会他的疼痛是否当真无法自拔,从根本上否决对方那些真实存在的负面情绪以及由此而来的困境,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帮助,而更像是二次伤害——插入心脏的刀子随手拧一拧,反而插得更深。
还有那么多的精神疾病。那么多种类,那么多被认为是有病的人……是,是有很多疯癫的,无法自愈的,可能存在危险行为的。可因此就要将他们隔绝开来,要这整个群体都去负担相关的狼藉声名吗?还是说这就是人的本性,我们的思维被允许简单粗暴到这个程度,一个标签就足够覆盖所有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呢?
或许还是没能意识到吧。身为普世定义下的正常人,没能意识到无论心理障碍还是精神疾病,与普通的“病”存在本质区别:它们是涉及认知的病变。你的月亮在我眼里并不是月亮,你的欢喜也无法被我解读为欢喜……倘若对这一点有所了解,或许就不会奇怪于当事人的疯癫。也正因为这种认知上的差异,诸如“割自己会疼”“有病得治”之类的种种理性判断,对于我们并不见得适用。
我见过太多消极配合,拼死抵抗,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没病的人了。他们是如此坚定地相信着自己所感知到的一切,以至于在他们和“正常人”之间,很难说哪一方是对的。换个角度想来,所谓的“帮助”“救援”“治疗”,很多时候也只不过是旁人一厢情愿的施舍与自我感动……
因为与别人不一样,就一定是坏的吗?因为有残缺,有风险,就一定是该被摒弃的吗?尤其是发布在公开平台上的那些碎片化的言论——在没有了解真相之前,没有挖掘出更多可能之前,对于这样复杂庞大的问题,真的有必要争着去表态,下定论吗?看上去是非常轻松的一句话,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暗示与煽动,又有多少人会因为误解产生有违本意的争执与怀疑呢?
《抑郁生花》 蔓玫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蔓玫是15岁考入大学的天才少女、植物学硕士、畅销书作家,而在本书中她撕开这些亮眼的标签,以令人钦佩的诚恳和勇气,坦诚记录了青春期罹患重度抑郁症的经历。在这本书里,作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患病、治疗、复发的经历,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遭遇挫折、悲伤、艰辛以及可贵的喜悦与安慰都一一记录下来。也将亲人、朋友、医生、师长乃至社会对抑郁症及抑郁症患者的了解与态度呈现了出来。这既是客观地呈现,也是直接地呼吁:重视抑郁症、正确地了解与对待抑郁症,无论是正确地治疗,还是正确地看待它,对于抑郁症患者,乃至对于承受重重当代生活压力而精神亚健康的人们,都至为重要。全书配有作者的亲笔彩绘插图十幅,展现了这一疾病对她的折磨,以及她的勇敢对抗。附录中有作者的亲笔病中日记,让人能更直观地了解罹患抑郁症之时的状态,以及作者与之斗争的艰难与勇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