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

提醒:文涉粗俗之语,不喜勿看。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1)

一. 简述詈言

首先声明,以下文章,绝没有对患口吃朋友的冒犯或不敬,若是此文让这些朋友感到不适,笔者深表歉意。本文会出现詈言忌字,并非传递粗鄙不雅之语。

詈言,作为骂人的言语,具有污名、侮辱、诅咒等特点,与伦理、禁忌、生理缺陷等有关,其原始词汇少不了与死亡、性器官、动物等有联系。

不管是人类原始的生殖器崇拜,还是作为动物的本能。古今中外,从大的民族、国家到小的族群、区域,与性有关或可溯源到与性有关的词汇丰富了詈言文化,尤其是口语。如《水浒传》常见的一句:“直娘贼”。

直娘贼(詈):短短三个字,堪称普及性詈言中的经典,几乎可以说是詈言等级中最为精炼,也是最为粗俗的,涉及性、伦理、涉及污名、侮辱。根据现有的资料,这个词大概可以做两种解释: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2)

01 “直”为动词,通现在的“日”“入”“肏”,“娘”为对方母亲,“贼”为贼人,做贼的人。文雅的翻译就是“奸对方母亲的恶人”或“奸其母亲的恶人”。根据涉性的詈言特点,一般都简明扼要,且语气铿锵有力,从语法顺序上如果主谓宾齐全,就跟诗词歌赋似的,反而失去了骂人的意义了。

从语法上分析,“直娘贼”基本可以理解“(我)直(你的)娘(的做)贼(的)”。余江方言常见的詈言做贼嗰(【tsɔ31 tsʰət5 kɔ31】,音与“做册个”近),打拐嗰(【ta31 kuai554 kɔ31】,音与“打拐个”近)。同样属于万能用词。这样的詈言笔者认为更符合其口语的特点和语境,且狠毒指数为五颗星。

直——做动词用,同余江话的戳(【tsʰɔk34】,音错,入声),涉性;娘——对方母亲,具有占伦理便宜;贼——义为做贼的,残害他人的,具有污名化作用。可以骂对方是做贼的,也可以骂对方娘是做贼的,若骂对方娘为贼,想想古时候女人做贼除了偷情也偷不了别的。

02 还有一种解释:根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直”通‘值’,宋代有一种不设座位的小酒肆,叫“直卖店”,认为“直”取了“直卖”的意思,为“卖人”或“卖身”义。“直娘贼”是表示“不知廉耻,把娘都卖了的贼子”或“逼娘卖身的贼子”。比起第一种,骂人的程度要低一点。

关于第二种解释,笔者觉得有点牵强。“昂其直,居为奇货”(蒲松龄《促织》)的“直”通“值”,价值义;上文提到的“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直”可做“价格”或“值得”义,说是“直卖”显然是说不通的;宋朝的“直卖店”在宋朝吴自牧《梦粱录·酒肆》里做了解释:“有一等直卖店,不卖食次下酒。”其实就是只卖酒的店,如现在“直卖店”“直营店”意义无异。“直卖店”本身一目了然的表达了“卖”,不应该再用一个通假字还是表达“卖”的意思,成为“卖卖店”,未免太萌了。

儿时,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一句:“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那时候,老师有要求朗诵课文的习惯,结合此意,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大声朗读到此处,翻译成任何一种语言,何等壮观呀。那绝对是一场教学事故,上个热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用余江话翻译可以翻成:戳(嗯)娘箇屄箇做贼箇,还会回嘴

詈言与谚语、俚语其实难以做出准确的划分,属民间俗语。詈言难免粗鄙不雅,但不可否认它是口语表达的核心部分,是表达情绪、情感的核心。比如人受到惊吓的时候,一句:“肏(同操)——!”比发出“天哪!”“OMG”更能表达情感、情绪。

詈言让语言更有智慧和生命,更具形象,所传递的文化内涵、思想内涵远远超过字的本身。语言中,少了詈言,就如人少了荷尔蒙的分泌腺。在笔者整个余江方言整理中,计划设立单独的谚语俚语篇章,并尽可能将相关詈言设置单独的篇章,希望系统不要误判笔者是传递污言秽语、低俗色情的内容。

这些是后话,本文重点在于“吃”(急音)。

二. 关于“吃”【tɕit5】的释义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3)

下文是与上述“吃”的音、义具有关联度,作为“吃”字的附件。

吃【tɕit5】:上文提到“吃”在古汉语发音有“[qi]”音,还有一个音“[ji]。音异义同,表示口吃、结巴。同样,“吃”在余江话中保留着这两个古老的发音。

“[qi]”前文(正文)做了赘述,义为口吃、结巴貌。本文主要是解释另一个发音,即“[ji]”(音同急,入声),这是余江话中用作对口吃患者的蔑称,或形容口吃貌最为常见的读音。

下面是余江话与“吃”有关的几组词,为了便于下文讲解方便,笔者分别以A、B、C、D序号代入。词组如下:

名词:

A:吃子【tɕit5 tsl-】:音同“急子(轻声)”。很多时候会取其“急子”的谐音作为替做为该词。

B:「办」子 【pan31 tsl-】:音与“办子”相近,义同“吃子”。

形容词:

C:吃吃「办」「办」【tɕit5 tɕit5 pan31 pan31】:音与“急急办办”相近,形容说话结巴的状态

D:吃子「办」卵【tɕit5 tsl- ,pan31 lɔ554】:音与“急子办裸”相近,形容说话结巴貌。

上文出现的「办」,虽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因笔者学识有限,并未找到本字,结合余江话的发音,只能用拼音或者谐音字代替,故用“「*」”符号做区别。

上面提到的“ABC”仅有贬损之意,而D“吃子「办」卵”,涉及生殖器官,本意有粗鄙不雅之感。但实际上却比较形象,作为蔑称,其侮辱程度不言而喻,画面感强,具象化。

三. 关于“卵”【lɔ554】

一)“卵”的本字和本义

卵【lɔ5543】(音裸),本意是男阴(鸟、屌也)。

与【lɔ554】在可表男阴的字里面,且与余江话发音较近的字有“卵”和“朖”,包括余江民间“‘男’字加‘丶’”的字。它们哪一个是【lɔ554】的本字,笔者做一简单的排除:

1. 卵:

“卵”字,虽然会用此字在表示“男根”的意思,但一部分人用这个字是按通假的方式。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字是读【lɔŋ554】(“”或“卵子”,具指阴囊),而不是读“【lɔ554】”(具指海绵体棍状物),两者虽相得益彰,属于近邻,但部位是不一样。故大部分人会用“裸”“罗”等字代替。

笔者之所以认为“卵”应为余江话中【lɔ554】的正字,因为“卵”字在余江话中有两个读音,即【lɔŋ554】和【lɔ554】,前者读音已做介绍,本段介绍【lɔ554】音。如下: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4)

佩文韵府

①《平水韵》上声二十哿,与“我”“火”“果”“裸”同韵,《佩文韵府》(清):五果切又力管切,基本与现代普通话[luan】和[luo]一样,与余江话中的【lɔŋ554】和【lɔ554】一样。清代黄景仁的《余伯扶少云昆仲施大雪帆消寒夜集分赋》“脂肠鲜花猪,实核惭韭卵。”全诗韵脚“可”“我”“火”“果”“左”等为“哿”韵。

吃子【tɕit5 tsl-】:音同“急子(轻声)”。很多时候会取其“急子”的谐音替作该词。

2.朖:

该字在闽南语、粤语、东北话中有表男阴义,根据“狼”“浪”“廊”等字的在余江话读音,该字应读作【lɔŋ554】而非【lɔ554】。

3. “男”字加“丶”

小时候,见一些公厕上有人会在指示字“男”字的“力”部中间加一点,以表示男阴之意,但在包括《康熙字典》《玉篇》《说文》等古籍上并查到此字,该字应该是民间臆造字。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5)

至于常见的“鸟”“屌”“朘”,发音是与余江话的【lɔ554】完全不一样,且在余江方言中,有的词有的在其它地方使用,如“鸟”就保留的【tiau554】音(同屌),此为后话。

一)“卵”在詈言中的使用

涉性的詈词,基本会引申出很多其它意思的,比如当下最为常见的“屌丝”,意为卑微,位低、失败者。其原意就是“男性阴毛”或“男性生殖器的丝状物”,但现在可以用作自嘲、朋友间的调侃,也可以作为对他人的轻蔑、讥讽,和骂人。

“卵”在余江话中还引申了“蠢笨丑”之意或者轻蔑、不认可、讨厌等纯贬意的粗语。

为何“卵”会引申“蠢笨丑”呢?想必是因为此玩意儿(“卵”)在其任何工作状态都不具备不具智能化吧。而在非工作状态,它几乎就是个累赘了。甚至在有些时候还闹出“情”不自禁的尴尬,逼得主人不得不将手伸进裤子口袋里面做出一副成功人士状……。平时身上挂个这样的玩意儿,多么麻烦呀,试想还有何物能与其竞蠢笨丑?记得小时候上生理卫生的课,老师张贴此物的画报,下面的女同学基本上都会捂着眼睛,脖子都红了。想必就是因为其“蠢笨丑”了。

余江话的“卵样”大致可以理解成一些章回小说里说的“鸟样”,为愚笨丑、不待见等义。但是在大余江方言中这样的形容明显意犹未尽,言者为了更加过瘾,在此基础上,还加了形容词“木”,表示迟钝、麻木之意(木讷)。如“木卵”和“木的老卵样”,直译就是如:跟那玩意一样笨蠢难看。“木卵”和“木的老卵样”在余江方言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几乎跟北京话中的“傻 (X)”一样,可以用作敌人,也可以用在好朋友之间,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属于余江话中的万能用词了。

上面说这么多,几乎把有关余江话关于涉性-男阴的词汇提前剧透了,本文节选部分余江话关于涉性-男阴的词汇是因为上面D条当关于【pan31】字的说明,需要对“卵”字先做解释,否则不能做一直观的了解。

上文ABC词组仅有贬损之意,而D组的“吃子「办」卵”,涉及生殖器官,本意粗鄙不雅感,但实际上但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具有画面感,具象化,不亚于屌丝一词的贡献。

吃开头的俗语(吃在表示口吃结巴的发音及于此有关詈言俗语)(6)

四.“Ban” 的本字

关于「办」子 的“【pan31】”的本字,花了笔者大量时间,但未果,结合余江话出现“【pan31】”音的字词和本字的释义,疑似“办”、“绊”“半”。若是现有的几个字,笔者的浅见觉得“办”为本字的可能性较大。

一)B词组

B词组:「办」子 ,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余江话的“子”是名词的万能后缀,几乎任何字 子,就成为名词。

如:

上文提到的“吃子”和“卵子”。还有辣子(因头生疮致发少或无的人)、痞子(耍赖,不讲信用的人)、癫子(疯癫的人)、懵子(糊里糊涂或盲目行事的人)。

二)C词组

C词组:吃吃「办」「办」:可能是拟声而来的,因为口吃患者表达不出意思的时候,会激动的发不出音,或者发音不清。只看到嘴唇像是“[ban]”的嘴形。口语有【pan31 ha31 , pan31 ha31,pan31 , ha24 li553】,大概的意思就是“结结巴巴,说什么。”

三)D词组

D词组:吃子「办」卵。前面解释了“卵”的意思,对于这个“【pan31】”字,笔者只能试着推测:

①办:兴办,举办的之意。若“办”为本字,那么可以理解成说话时在“玩弄阳具”或者说“嘴巴里塞有阳具”。导致大舌头、说话不顺。有时,余江话形容结巴貌,或口齿不清,说话大舌头,表示说话不顺。还会说“不晓的话哈利,嘴里塞(含)条卵样”。该字在余江话中有两个读音【pan554】和【pʰan11】。

②绊:取其牵绊的意思。绊住了,与“办”字意思差不多。但余江话该字的发音为【bʰɔn24】(乓音),可能性不大。

③半:这是根据“半”字有“不完全的”的意思,如成语“半半拉拉”。但余江话的{半]字发音是【bɔn31】(近棒音),而非【pan31】音,应该可能性不大。

上述是根据吃和而整理的,各位看官,要是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

符号说明:

【 】:余江话发音的注音,余江发音的注音带有数字的,为声调调值。

[ ]:普通话拼音注音

〖 〗:根据国际音标注音

{ }:古典文集或其它注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