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奥最终boss(从OistrakhEMI全集说起盘点大奥的各种录音和版本)
从Oistrakh EMI全集说起,盘点大奥的各种录音和版本
话说,盯这个包盯很久了,价位一直保持在27-30英镑上下,前一阵子手贱,剁手太多,所以不敢再剁,就把这包一直丢在购物车里……
忽然有一天,偶尔登上英亚,居然发现……11英镑……纳尼?!赶快拉到结算看下,发现减税以后居然只要9.5英镑!这包好歹十七张CD好吗?平均不到0.6英镑一张?折合人民币5.5元上下?!二话不讲,立马下单……
顺便把之前看过的另外两套CD一并拿下,省点运费……说明下,英亚平邮的规则是第一件3.58英镑,然后每加一件,邮费增加1.49英镑,所以物件不大的时候,一起拿几件可以稍稍的省掉一些邮费。
一个包被拆成两件发了,英亚平邮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大概两周就能寄到国内(我在南京),大奥和老富先到货了,拆包,验货……这里说下老富这套,虽然前不久才收入了老富的107大全集,但是那套唱片中还是存在不少缺憾,因此又把富尔特文格勒的这套战时贝多芬录音拿下了,战时的老富是巅峰期的老富,是被政治因素压得无比抑郁,只能从音乐中倾情释放的老富,这套录音虽然没能收录黑色贝九,但是却有乌拉尼亚英雄(44年12月的贝三),而且录音和后期转制超出预期。
英亚平邮的包装有些简陋了,盒子上能看出有些压痕,但好在八角基本尖尖……
里面就有点令人失望了,好歹也搞点变化撒,一字排开,基本全是大奥的大脑门……
看下唱片内容,只能看到大概片长,看不到具体的演录信息……
再看内封,还是比较偷懒……不仅还是没有列出详细的演录信息,连分段时长都偷懒……
只能在小册册里面看具体信息了……晒照部分告一段落……
包装上看不出啥细节出来,具体还是说内容吧:这套唱片收录了David Oistrakh在EMI的所有录音,录音时期主要集中在五十年代中叶及六十年代末期,从演录方面在大奥版本众多的唱片中属于中上。
这套唱片的优势在于:根正苗红……EMI本身就是属于古典唱片领域的第一集团,公司的技术、制作人、艺人资源在当时首屈一指,这套唱片中除了大奥以外,指挥家大师云集:卡拉扬、克鲁伊坦、克伦贝勒、塞尔,演奏家也都是一线大师:里赫特、罗斯特罗波维奇,其中还有两位作曲家本人亲自指挥的题献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由于Oistrakh的声望,EMI所配备的也是一流的制作人来完成录音,其中就包括有瓦尔特莱格。
全集有的时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出于节省唱片数量的考虑,这套唱片的拼凑感很强,这也是由于大奥过往的很多录音并不是单一唱片,可能是和其他的一些曲目一并收录的,再加上一些曲目先后有多次录音,限于时长的原因没法把同一曲目的录音完全放在一起,因此基本都是凑着一张唱片的极限把适的曲目塞进去。虽然这样做克服了原来在Heifetz复刻大全集里面会出现一些20-30分钟长唱片的问题,但是无论从曲目的逻辑还是从收藏的观感来说,这套唱片在这个套系上的处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当然,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才让我们有机会以如此低廉的价格一网打尽大奥在EMI的录音。
另一点让人遗憾的是,由于Oistrakh的政治身份,所以他不可能像其他活跃在欧美的古典艺术家一样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和系统的计划去录制曲目,因此在EMI的这个全集中,经典曲目的缺失是极为明显的:作为俄系作品的典范,柴可夫斯基小协就没有收入,另外很多演奏家喜爱的一些经典作品也未能演录,如肖松音诗,圣桑的引子与回旋等,还有就是小提琴作品中的标杆作品,如巴赫无伴奏未能收入,另外大奥所擅长的很多室内乐作品,也未能系统和完整的收录。
接下来说说大奥本尊:David Oistrakh,1908年生于敖德萨的一个犹太家庭,少年师从斯托利亚尔斯基,Oistrakh被誉为最能代表苏联小提琴学派的演奏家(区别于俄罗斯小提琴学派,那个学派的代表演奏家基本都是奥尔的弟子,如海菲兹、米尔斯坦、埃德尔曼等等)。由于政治原因,大奥在40岁之前并没有在国际上声名鹊起,战时他更多的是作为人民艺术家在前线为军队做慰问演出,这一点和钢琴大师里赫特极为相似。战后,随着东西方意识形态的交流增多,大奥被苏联派遣到西方,当作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先遣兵,也正是此时,他的才华才逐渐被西方古典音乐领域所了解并认可,并逐渐确立了他一线大师的地位。可惜,常年的旅途劳顿严重的影响了他的健康,1974年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粹然离世,成为当年惊动乐坛的大事件。
如果说,仅仅从听声就能识别演奏家的话,大奥绝对会名列前茅,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使得他成为最具特色的小提琴大师。(下面偷懒了,引用了网上一段对大奥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大奥能够有些参考)
在演奏技巧方面,奥伊斯特拉赫是一位具有着惊人能力和辉煌效果的能手,他有着左右手超群的优秀素质和极为出色的控制能力。他的右手运弓有着出神入化般的效果,其丰富、细腻和大幅度的层次变化,是他那精湛的运弓技术的良好体现,正是由于这种精湛的运弓技巧,才使得他演奏出来的音色温暖甜美,明净光洁,既有着银铃般的清晰感,又有着天鹅绒般的柔美感,听起来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沁人肺腑的感受。他的左手技巧也是高超和富有特色的。首先,他有着极好的音准控制能力,不论是多么复杂的双音、和弦及快速经过句。他都能以精确的音准和干净的音质演奏出来,从不显得勉强和拖泥带水。虽然他的演奏并不以“快”取胜,但其左手运指速度从本能上来说却是快得惊人的,一但乐曲的内容需要他快速演奏时,他就能够以奇快的速度来进行完美的演奏,这种带有神奇色彩的能力,的确是一种罕见的天才表现。此外,他的左手技术优势还体现在他那极富个性的揉弦上。他的揉弦幅度和速度适中,具有着温暖、饱满和甜蜜的效果,这种效果与他那出色的运弓技术相结合,产生出了一种十分高雅的艺术品味,而他本人则将这种效果和品味看作是表现音乐的一个重要手段。
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风格,在20世纪的小提琴家中是最有个性和特色的。在演奏当中,他十分善于以朴素高尚的情调去表现原作的精神,同时以真诚的态度赋予音乐以自然的气息和深刻的意境。他的演奏气势宏大,感情豪放,音乐处理细腻而富于逻辑性,在演奏内容深奥的大型作品时,既能够抓住音乐内在的情感,又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戏剧性效果,而在演奏精美的小品乐曲时,他又能够做到灵活、风趣和富有感染力。在近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当中,奥伊斯特拉赫是“歌唱性”最强的典范人物,他在演奏当中所表现出的乐句起伏变换和力度对比,是任何人都模仿不出的,代表着他本人所特有的天才个性。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在他演奏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都有着明确的体现,总的来看,它们都是贯穿于奥伊斯特拉赫的全面音乐思维中的必然因素。
说到小提琴演奏家,音乐爱好者就很难不把大奥和海菲兹做些比较,有人说,海菲茨的演奏是最精致的演奏,他的演奏艺术体现出了近代小提琴演奏艺术中最为科学和最为精确的一面,而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演奏,他的演奏艺术代表着宇宙间自然和人性的特征。这话的确不无道理,从整体来看,在他们各自的演奏艺术当中,的确有着很多不同的差异。海菲茨是一位自我意识很强的演奏家,在演奏中天生的因素占有着很大的比重,而奥伊斯特拉赫则是一位有着严密逻辑性的演奏家,因此他的演奏总是使人感到处处有条有理,张驰有度。虽然从表面上看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显得温暖、宽阔和宏伟,而海菲茨的演奏显得冷峻、精致和辉煌。但这主要是两位大师的不同性格和不同气质所造成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们二人都具有着丰富的内在激情。在论述到他们二人的演奏风格时,曾经有人做出这样的比喻和评论,“海菲茨的演奏就如同一件珍贵的象牙雕刻工艺品,它虽然精美绝伦,但却免不了有些‘冷’的感觉,而奥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则像是充满着阳光的大草原一般,其中尽涵着博大的气宇和丰富的情感。”
这套唱片虽然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憾,但是其中的诸多名演还是能够全面的反映大奥的光辉的。
上图是网上搜来的,这是比较老的一组版本,曲目包括莫扎特小协全集,贝小协,勃小协(克伦贝勒版),贝三重 勃二重,这些基本都是这套唱片里的核心曲目。(说明,由于这些年收的片子数量众多,且搬家数次,有一部分片子不在手头,因此文中部分图片是从网上找来的参考图片,请各位自己鉴别,如有灰色底图的是本人目前手边的收藏)
首先来说说一张唱片史上的超级群英会:由卡拉扬指挥,里赫特演奏钢琴,大奥演奏小提琴,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平心而论,这个曲目并不算是贝多芬的经典之作,充其量只是一部取悦于他的赞助人鲁道夫大公的感激之作(鲁道夫大公赞助贝多芬多年,但是无奈琴艺一般,因此贝多芬绞尽脑汁,最后还是决定由三件乐器互补,以掩盖大公在技艺上的不足)。但是这一版本由于众星闪耀,大师之间的暗自较劲,竟使得这一版本成为了乐史最为经典的一次竞奏。(协奏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一般而言很难达到演奏家和乐队之间的平衡,因此除非是配备顶级的演奏家,一般很少见到一线指挥家经典的协奏曲版本。当年曾经有个笑谈,说是霍洛维茨肆意妄为把老爵爷比切姆拖了个半死)这张唱片中还收录了塞尔指挥,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的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这个曲目在乐史上的分量倒是大大超过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的。这张唱片除去上面的一个版本,曾多次重版,是EMI唱片曲目中的绝对明星曲目。但客观说,贝三重的最佳版本应为DG出品,弗里柴伊指挥,安达、施耐德汉、斯塔德合作的版本。而在这套唱片中,另外还收录一个由俄系演奏家担纲的贝三重,其中钢琴演奏者为大奥的老搭档Oborin。
世纪伟大录音系列的版本。
XRCD的转制版,但这一版似乎不含勃二重。
四大小协中,贝小协的份量是非常重的,这套唱片中分别收录了54年和58年的两个版本,其中58年与法国大指挥家克鲁伊坦合作的这个版本是众多贝小协版本中最华丽的一个版本,大奥在这个演绎中采用了克莱斯勒华彩(贝小协的华彩乐段比较常见的有约哈希姆版,另外还有一个极为罕见的版本,就是施耐德汉在DG录制的版本中所采用的贝多芬钢琴版华彩)。关于这段华彩乐段还有一段乐坛佳话,Oistrakh到美国首次演出,吸引了大批同行前来观看,其中就包括克莱斯勒,而他也在演出结束时第一个起立鼓掌,并在演出后将自己的华彩乐段馈赠给大奥,大奥早年就对克莱斯勒极为仰慕,前辈的馈赠也成为他极为珍视的厚礼,此后他一直保持着在所有的演出中都是演奏克莱斯勒华彩。大奥与克鲁伊坦的合作,气势恢宏,热情洋溢,是我个人最为钟爱的贝小协版本。
当年的老版中,附加的曲目是布鲁赫的第一小协,这是一个单音的版本。
EMI被华纳收购之后,这张唱片也曾再版过。
这套唱片中还收录了两个不同的勃小协版本,与前面贝小协不同,这两个版本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第一个版本是大奥与德奥大师克伦贝勒合作的版本,这个版本由于指挥家的原因,大气磅礴,一定程度上形成竞奏局面,但有乐友评价厚重有余,灵动不足。
第二个版本则是大奥与塞尔合作的版本,这个演录和前面提到的勃二重是同期的作品,由于塞尔和克里夫兰管弦乐团的气质与克伦贝勒完全是大相径庭,所以这张唱片所呈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一派气象。
这里补充一个并未收录在这张唱片里的版本,这是收录在DG大禾花系列里的一个双张,其中收录了大奥与德累斯顿乐团合作的一个版本,乐队和指挥的名望都不是很响,但是这个版本中,大奥的状态更为放松,不像前两张与一线大师合作保持了一定的紧绷度。总而言之,这三个版本各有特色,大奥的诠释毋庸置疑。(有乐友说,最大的差异其实都在指挥和乐队……)
尽管缺失了柴小协和门小协,这套唱片还是收录了莫扎特全部的小提琴和乐队作品,包括五首小协,交响协奏曲(小提琴 中提琴),还包括柔板、回旋曲。这里包括了71年的全部录音,另外还收录了58年录制的一个莫三。莫扎特的作品,难度不是很大,关键在于气息和韵律的把握,大奥在这套录音中同时担纲独奏和指挥,人琴合一,挥洒自如。我之前曾经收过法版的两张,和这套的录音应该是同一个版本(71年版)。
各位是否注意到第一张上沿的打口?这是很有时代特征的东西,早些的乐友其实都应该有过淘打口或穿眼碟的经历。
大奥对于西贝柳斯的小协大概是情有独钟的,我自己至少见过他3-4个不同时期的演录。西贝柳斯的音乐被誉为“芬兰民族之魂”,这首做与上世纪之初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视为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第二乐章的浪漫曲是小提琴协奏曲目中最富盛名的柔板之一,而第三乐章快板则被世人戏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这种民族气质和举重若轻的手法,其实和大奥的技术手法非常匹配,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大奥如此钟爱这个曲目。除去这套CD本已收入的版本以外,我自己收集到或是听过的版本大致如下:
俄系厂牌melodiya曾经出过一套五张的Oistrakh Edition,这是其中的第一张,曲目除西小协以外,还包括柴小协,指挥家是俄系大师Rozhdestvensky。
这张出自历史唱片厂牌Testament的唱片收录了大奥与斯德哥尔摩节日管弦乐团的贝小协和西小协,瑞典作为芬兰的近邻,对于西贝柳斯的曲目的理解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大奥在美国巡演期间,与费城管弦乐团以及奥曼迪有过很多的合作,西小协正是其中成果之一,而这张唱片所收录的柴可夫斯基小协也是名演之一,我在十多年前还收过这个柴小协的磁带版本(卡口带),是当年最爱的卡带之一,至今还在老家,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放的出来了(即使能放,设备也是个问题了)。。。
这套唱片还收有法国作曲家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这首号称交响曲的作品其实是拉罗最好的小提琴协奏曲,区别于大多数西方演奏家的处理习惯,苏联小提琴学派在演奏这个曲目的时候,会保留西班牙风格最为浓厚的第三乐章(据说省略第三乐章的先后是前代小提琴大师萨拉萨蒂开启的,后来如海菲兹、费拉斯等人都保留了省略第三乐章的习惯),我曾经听过另一位苏联小提琴学派的代表人物柯岗拉过这首曲目。在这套唱片,这个曲目是和布鲁赫的第一小协放在同一张的。
接下来说的几个作品都属于俄罗斯作曲家(严格意义上来说是苏联作曲家)的作品。
这套唱片的一大亮点在于收录了两部由作曲家本人指挥的小提琴协奏曲,分别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而这两部作品也正是作曲家题献给Oistrakh的作品,所以意义非凡。肖一小协我之前曾经收过其他指挥家协奏的版本(下文会提到),而哈小协我则是在EMI原来的一个系列“Composers in Person”中哈恰图良的专辑中听过。
除去哈小协,这张唱片中还收录了作曲家本人指挥的马刀舞曲和加雅涅组曲。
这个曲目也曾经在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发行过。同时收入的有Taneyev的协奏组曲。
美国巡演期间,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肖一小协,指挥是著名的美籍希腊指挥家Mitropoulos.
在RCA的世纪艺术家系列中,这里收录了由俄系大师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协奏的肖一小协,同时还收入了同样是题献给大奥的肖二小协,有昆德拉辛指挥莫斯科爱乐乐团协奏。
而RCA所收入的这个版本中的两个版本似乎也出现在了廉价厂牌Brillant的大奥套装中。(有时真的是不太看得懂他们的版权逻辑……)话说,这个包里面的曲目倒是丝毫不逊色于EMI的这个全集……除去我们前后讨论的这些曲目以外,这里还收录了Mendelssohn、Dvorak、Kabalevsky、Bartok、Szymanowski、Glazunov、Stravinsky、Miaskovsky的小协,另外还包括肖松音诗、Ravel‘s Tzigane等等,这才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大奥的曲目范围吗……
大包里还收入普罗科菲耶夫的两首小协以及小提琴奏鸣曲,这张唱片在世纪伟大录音里面曾经发行过。
这套唱片另外还收入比较罕见的一个曲目:舒伯特的八重奏,之前这个曲目的名版似乎仅限于Decca传奇系列里面斯波尔八重奏的演绎。
这套产品还零星收集一些室内乐作品及小品,但是比较遗憾的就是既不系统,在一些常见曲目里的缺失也很明显。
接下来我们说说一些在市场上并不难收集到的一些大奥的产品。
这一张唱片应该是好多人对大奥的第一印象,这张飞利浦版的春天和克鲁采是这两首曲目在所有版本中名声最大的一个,而且是一张演录俱佳的上乘之作。
这张唱片的重点其实不是大奥诠释的两首浪漫曲,而是施耐德汉担纲,德奥系大师约霍姆协奏的贝小协,这个版本是公认的最为德奥的贝小协版本,其中施耐德汉采用了作曲家本人的钢琴版本,也是最难的贝小协华彩版本。尽管如此,大奥的两首浪漫曲在唱片中毫不逊色,被认为是这一曲目的最佳演绎。这个版本也曾收录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一张DG大禾花的小双张中。
在DG的大禾花系列中,还有一张Oistrakh父子合作的作品集。
这是一张大奥在Decca的录音,其中的一大卖点则是Hindemith本人协奏题献给大奥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个版本也是Decca的名演之一,这里还收录了布鲁赫的苏格兰幻想曲。
这两首曲目之后还多次重版,包括音质提升的重制版,也曾收录到传奇系列的双张中。
与前面贝多芬的浪漫曲类似,这张唱片也并非以大奥为主,但大奥担纲的两个曲目却是光彩夺目,分别是肖松的音诗和圣桑的引子与回旋,这两首曲目是很多小提琴演奏家的保留曲目,大奥的演绎温暖,热情,技术无可挑剔。
这一张不是CD而是黑胶,曲目的核心在于大奥与斯特恩合作的Vivaldi双小提琴协奏曲,由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协奏,应该是大奥美国巡演期间录制西贝柳斯、柴可夫斯基小协的同期作品。
大奥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录音,同时也有现场演出的影像存世,这两张由EMI出品的dvd记录了大师的光彩,其中与梅纽因合作的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不仅是一次杰出的演绎,也是一场成功的音乐外交。
最后稍作总结,这里所提到的所有唱片基本上是我这些年陆陆续续收到的或是听过的大奥作品,之前是比较碎片化的,如今能通过一包CD比较全貌的了解大师的风采也是令人颇为感慨的事情。
从95年左右开始接触古典音乐,高中、大学、刚刚工作时,在那个信息还不够发达,资源还不够丰富,腰包还不够鼓的时代,是什么原因能够支撑我如此热情的投入到古典音乐中去(和专业啥的毫无关系,我家里没有长辈喜欢音乐或是从事音乐工作,我本人也是一个纯粹的工科男)?只能解释为音乐的无穷魅力了。那些年,真的是抱着宁可错买,不可错过的心态,勒紧腰带收集了一堆又一堆在旁人看起来毫无用途的片片,到如今又开始改邪归正,逐步的收入正版唱片(虽然唱片也已经式微,大师皆已辞世……)。
其实在这个包之前,还收到另一个超级大包,奈何片数太多(107张),信息量太大,目前一直还在酝酿中,在此先做个预告,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大包,但是内容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等我消化完毕再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