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

《契诃夫书信集》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1)

“当前俄国有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顶峰和我。”“如果已经开始排版,那么我来付版费,否则我就投河、我就上吊……您想要怎么样……”“一句话,我真想揍你们俩,但是不能揍,你们可都是达官显要啊!”如果你只读过契诃夫的作品,但对其本人并无什么深入了解,或许很难相信,这些俏皮话出自于这位俄罗斯文学巨匠的亲笔书信。

作为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契诃夫的书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事实上,书信作为一种文学载体,较之其他,拥有着更为真实和私密化的表达,更能不加矫饰地呈现作者所思,为作者与收信人、乃至其他读者搭建沟通的桥梁。本书收录了契诃夫全部4000余封书信中的217封文学书信,内容囊括了其生活与思想的不同层面,诸如为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进行戏剧表演指导,对夫人克尼佩尔表达爱意,与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作家交流创作经验和文学观点等等。在契诃夫秉性谦逊、从未公开提出理论研究或评价文学作品的背景下,这本书信集——既是契诃夫对自身创作经验的总结,又是一本非常规的自传——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贴近的视角去观察、揣摩这位作家的艺术形象和审美心理,帮助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置身具体生活之中的契诃夫,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他既是一位秉持正义感批判社会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在乎家长里短的性情中人。

《沃普萧纪事》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2)

约翰·契弗认为,小说“使我们自己与亲爱的然而也是谬误的世界处于一种有活力的、虔诚的关系中”。这位以书写记录复杂人性的作家,凭借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沃普萧纪事》于1958年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而后又凭借《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成为197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契弗一向保持着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专注,拥有着极易辨认的、诙谐幽默的个人风格。在《沃普萧纪事》一书中,他将视角聚焦于新英格兰,通过讲述摩西、科弗利两兄弟的冒险过程来推进时间线向前,描绘了沃普萧家族的群像以及每个个体的家庭、地位和精神危机。他通过书写小人物的怪癖行经和微妙性格来映射社会现实,由此揭示清教徒的生活和价值在现代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另外,契弗也试图在家族成员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经历中理解失败的可能性,从中我们也可一窥美国文学中那拓荒闯荡的风骨。

作家卡洛斯·贝克在评论约翰·契弗时说,“他在描述有限的场景、插曲、道听途说的对话和关键的对峙方面是一个奇迹。《沃普萧纪事》以巨大的活力和丰富性反映了这些力量。”在写法上,书中关于人物的日记体章节可被视作对作品叙事的一种补充,诸多并不连贯的日记独白投射出了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沃普萧家族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以及性的力量。

《猴子·罗汉池:袁哲生中篇小说合辑》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3)

台湾作家袁哲生曾获“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与黄国峻并列,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在2017年之前,大多数大陆读者对他的了解局限于“倪亚达”系列童书——一套他自称为了赚钱而写的作品。2017年,在38岁的袁哲生自缢身亡13年后,后浪引进了他的两本小说集《寂寞的游戏》和《秀才的手表》,他的作品中融合了大量乡土元素——山村景色、底层生活以及闽南方言,但路数却并非传统的乡土写作,他以独特的视角把握和书写时间,在对乡土的关照中表达着他对于世界的复杂看法。

《猴子·罗汉池》是后浪新推出的一部袁哲生小说集,收录了《雨》《猴子》和《罗汉池》三部,其中《猴子》曾获选2002年第33届台湾“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三篇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看作是对无疾而终的初恋与一去不返的岁月的刻画,深巷中的,水池边的,空余无从扭转的去路与无法告解的孤独。“童年,在袁哲生笔下,已是人获有生命以后的伤停补时(stoppage time),再之后重启的时间进程,无非又是重新的苦痛。”台湾小说家童伟格在评价这部小说集时说到,“时间之伤,不因童年之‘我’,对伤害一无预期,而其实,是因‘我’的漫长预期,不能阻挡暴力必要再度侵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篇小说《罗汉池》,《罗汉池》分为《月娘》《罗汉池》《贵妃观音》三部分,袁哲生回归了早年抒情诗手法,在一个关于初恋和暗恋的故事中投入了寓言式的深意,也是他对乡野传说类型写持续探索的结果呈现。爱情和宗教在其中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当故事在月娘与女儿、雕刻家与徒弟、老和尚与小和尚等人身上展开,“出世”与“入世”仿佛不再泾渭分明,宗教也可以像爱情一样被挖掘出丰富而痛苦的特质。童伟格如是解读这部作品,“袁哲生表述了一种深情的退让:因为不忍离异亲者,人选择认命;而总在退让一刻,人对彼此,展现了近于神的质地。”

《IBM和纳粹》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受害者被分批次送往毒气室、集中营,有些人被处以绞刑或枪决……实际上,这些处置方式并不是恶魔的随机游戏,它们都建立在一个庞大而精准的系统之上,通过冷酷高效的技术实现迅速分类。当这段悲怆历史被掸去尘埃,德国纳粹与IBM卑鄙肮脏的交易浮出水面,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道德底线和人类命运是否轻如鸿毛?

《IBM和纳粹》一书作者埃德温·布莱克是《纽约时报》最畅销的作家之一,也是美国新闻工作者与作家协会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图书奖、年度最佳调查报道奖得主。通过多方查阅考证,他在此书中以详实的文字和影像资料重现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IBM董事长沃森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进行交涉,巧妙地否定他与纳粹党的合作,又通过暗中操作子公司满足一己私利,帮助纳粹给火车站和集中营配备霍尔瑞斯穿孔卡系统,对受害者进行分选,将百万犹太人推入了种族灭绝的黑暗深渊。

历史无可辩驳,在这场充斥着血腥与铜臭的回望之中,作者并未直接说明对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罪行的处置,他在把决定权留给读者的同时,也为政府与大型企业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失职失德敲响了警钟。

《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5)

19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民粹主义运动究竟是什么?民粹主义的潮流为何能在大西洋两岸一次次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新一轮的民粹主义何以普遍扩张?政坛新手特朗普在竞选策略上诉诸民粹主义是其制胜的关键吗?

约翰·朱迪斯是一位政治分析家和资深记者,上述问题都是他在《民粹主义爆炸》一书中所要处理的核心内容,他甚至通过敏锐的分析在书中预言了特朗普的胜选。民粹主义是一种以反权威、反体制以及反智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极端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思潮,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理念,承诺改变大众的福利预期,反对精英或贵族掌控政治。

民粹主义衍生的诸多现象一方面难以捉摸,另一方面却能爆炸性地发酵且影响深远。在1995年出版的《民粹主义劝说》(《The Populist Persuasion》)中,历史学家迈克尔·卡齐将民粹主义描述为“一种语言”,普通百姓以及那些为其发声的政治家用这种语言进行自我组织、反对不民主的精致利己者。朱迪斯将这种统一的民粹主义理论延伸到今天,尽管他个人倾向于左翼民粹主义,但他始终保持了客观的、无指向性的的分析,对种种政治现象进行了中肯有力的剖析和指南。他指出,“如今的民粹主义向欧洲及全球政治施加了某种离心力,而非向心力。”国际政治体系正在进行漫长的适应和调整,对于希望了解这一变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或许有所帮助。

《私摄影论》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6)

顾名思义,“私摄影”和“大众摄影”相对应,指的是私人记录摄影,用视觉化的方式去记录生活,强调私人体验、空间和问题,强调个人情绪和意念的表达。每每提及“私摄影”,总有许多纷繁的标签蜂拥而至,诸如“私密”、“流行”、“性”、“色情边界”等等,其中大多是模糊不清的笼统印象,往往也存在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误读和污名化。一方面,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欣赏和解读这类摄影艺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距离;另一方面,正如我们曾在《质问荒木经惟:以艺术为名义剥削 以缪斯为名义骚扰》一文中提到的,部分私摄影艺术家以艺术为名义对模特进行劳动剥削、施加控制甚至性骚扰,不断加剧了这一行业长久以来的偏见与男性中心主义。

在这种暧昧的语境之下对 “私摄影”概念进行整理与分析,正是日本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写作此书的动机。他从日本摄影谱系出发,选择了能映照出 “私摄影”可能性的四位摄影家——中平卓马、深濑昌久、荒木经惟与牛肠茂雄——分析了他们的经典作品、拍摄方法以及摄影理念,并试图厘清他们的艺术观与所谓“私摄影”之间的关联。他深入挖掘大师作品中的“私性”所在,探讨了摄影艺术中自我意识的消解与收容,以及摄影者、被摄者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至于到底什么是“私摄影”,饭泽耕太郎说自己“并没有想要提出一个唯一正确的解释”,而是“希望积极地重新把握附着在‘私摄影’这个词语上的多义性及其意义的广度”。

《打开一颗心:一位心外科医生手术台前的生死故事》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7)

19世纪的外科泰斗西奥多·比尔罗特曾断言:“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医术的亵渎。”而科学技术发展至今,“打开心脏”已经成为心脏外科医生驾轻就熟的职业操作。作为一名参与过1万多次手术、打开过12000颗心脏的心外医生,英国牛津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主任医生斯蒂芬·韦斯塔比选择在《打开一颗心》这本书中,将自己从业数十年间的经典案例和医患故事分享于众。

在韦斯塔比五十余年、足迹遍布全球的行医过程中,他见识了许许多多疑难病症缠身的患者和与之相对的、极富创造力的处理方法,比如主动脉瓣严重畸形、后因妊娠而凸显危机的马术爱好者,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电子心脏人,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在命运赋予病患超乎想象的疾苦之时,医生承载着他们对“生”的焦灼渴望,攻坚克难地与死神掰上几个回合手腕。对这些关乎生死的情景的记录,或许不仅能够让医生同行产生感悟共鸣、重温手术的紧张与奇妙,更是一次对心脏病患及普通读者的医学科普,帮人们对紧闭的手术门内所发生的事情建立一个基础的认知。

近年来,由医生执笔的非虚构佳作层出不穷,继“医学桂冠诗人”奥利弗·萨克斯之后,亨利·马什(《医生的抉择》《一个医生的自白》)、保罗·卡拉尼什(《当呼吸化为空气》)、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医生的修炼》)等人为我们展现了不同领域的一线医生与学者对人性、生命、死亡的理解与思考。在医患关系在中国不断引起关注和讨论的当下,这些文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作品,或许可以为我们重新审视疾患、死亡以及医患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如何抉择?面对巨大的手术风险,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医疗的成效在哪里,医疗的界限又在哪里?这些医生对于医疗制度的分析与反思,对中国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天气预报:一部科学探险史》

每日书摘你觉得哪个更遗憾(一周新书推荐在退让一刻)(8)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是中国古代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得出的,他们依靠看云、看风、看天象、看物象来预测天气,制定历法,合理安排农事生产、祭祀及其他活动。现代科学对天气现象的探索更加漫长而艰辛,直到19世纪,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等极端天气才渐渐为人们所了解,气象变化渐渐褪去了神秘的外衣,天气终于得以被预测。

《天气预报》一书汇总了西方十多位气象学先驱追踪天气的历险经历,讲述了一段长达70多年的天气预报开拓史。作者彼得·穆尔以翔实的史料带领读者踏上科学探索的时光机,追溯了每一位先驱者科学探险的脚步,揭示了那些隐藏于伟大发现之中的坚定信念和不懈付出。这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年度百本好书榜,也是BBC系列专题纪录片的原著。

如今,大众对天气现象的变幻莫测、天气预报带来的便捷已然习以为常,而在日前热播的综艺节目《奇遇人生》中,女演员春夏追寻龙卷风的经历再度引起了观众的兴趣,似乎追寻自然力量所必经的曲折过程总是沾染着一丝浪漫气息。在这本书中,探寻天气奥秘的各位主角背景各异,他们之中有航海家、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和工程师等等,然而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破除守旧思想和宗教压力,利用极其简陋的技术条件观测、记录、假设、求证,一步步迫近自然真理。《存在主义咖啡馆》一书的作者莎拉·贝克韦尔说,读完这本书之后,她“不会再以过去的眼光看待那沾满朝露的清晨”了。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