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金庸最后的一段话(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

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愿先生在天堂一切安好

从第一次拜读金庸到如今,粗略地算了一下,已有25年之久。

25年前,我尚在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山村里读书学习,那个年代,我和小时候的同伴们,都在纯天然、却又艰苦的农村环境里长大,爱读书的小伙伴有,但不是很多;爱读课外书,特别是武侠书的很多,能读出深度的却很少。

15岁时,我在村里读的初中。那时的我特别地顽皮,厌学、逃课,令我的父母亲和教我的老师,都颇为头疼。

致金庸最后的一段话(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1)

从小学至初中,到了后来的高中,乃至大学,我都有严重的“偏科”,不喜爱数理化,喜欢读文史,以至于后来高考时,“偏科”导致我的数理化成绩都不理想,影响高考的成绩。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每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我要么无法专心听讲,要么在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这些书籍中,多是武侠小说,或民间故事之类的书籍。

更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这些武侠小说里,我最爱的莫过于金庸的文学作品。。比如,我拿到手中的这套《射雕英雄传》,还有《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小说作品集……

致金庸最后的一段话(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2)

当时,阅读这些书籍,曾让我爱不释手,废寝忘食,但也有些“不务正业”。

1955到1972年,前后长约16年时间里,金庸先生一共创作出了12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后来出版成为了一共多达36册的《金庸作品集》。

“文以载道,笔以传志”。

金庸先生在他的作品自序里曾说:他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火,也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当他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用什么书名。但为了使读者易于分辨,他的所有作品集的书名第一个字,却凑成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致金庸最后的一段话(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3)

25年前,每读一遍金庸先生的文学小说作品,都会让我这位热血青年,进入一种小说主角的角色中。这种角色的塑造下,我犹如身临其境,渐渐受其熏陶,从小也培养出了自己侠义的性格和爱憎分明的品格特征。

25年前,我也常常被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人,所推崇的公平、正义、气节、伦理、舍己为人、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特别是浓烈的爱国民族精神,钦佩不已,深深折服。

传统《周易》文化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乎,以化成天下。25年前,我在老师的教书育人中成长成人,也在阅读金庸先生的文学作品中,要立志做一个弘扬“真、善、美”,堂堂正正的人。

进入2021辛丑年,我也正式步入了不惑的年龄。圣人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岁月穿梭间,回顾总结光阴荏苒的25年。至今,我亦渐渐对自己的人生中所遭遇的成败得失,不再迷恋、不再困惑。

致金庸最后的一段话(25年后再读金庸青山不改)(4)

从懵懵懂懂的调皮毛头小子,到一个稳健的中年男性……每个人的人生,一步一步走来,都实属不易。

25年,再读金庸先生的经典,感受不同,收获更不同,至今仍受大众青睐和欢迎。

而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我要真诚地感谢金庸先生,感谢他创作的文学作品、武侠小说,感谢他的书籍启迪了我的年幼的心灵,点亮了我青年人生的前进之路。

网络中,有读者评论说:先生故世,再无江湖!在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我相信: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只愿先生,在天堂一切安好!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