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刘备演的对吗(谁导演了刘备三顾茅庐)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三顾茅庐是刘备演的对吗(谁导演了刘备三顾茅庐)(1)

毛遂自荐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徐庶司马徽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的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

当时,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分析天下大势: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经平定了中原,势必要将荆州作为他的下一个进攻目标。而江东孙权,这几年养精蓄锐,兵强马壮,也虎视眈眈将目光转移到了荆襄八郡。可以说,荆州直接面临曹操、孙权这两方面的威胁。荆州牧刘表缺乏应对之策,荆州的战事一触即发,荆州的安定局面就要结束了。

司马徽说,刘玄德这时来到荆州,肯定是有所图谋。刘玄德与刘景升都是大汉贵胄,刘玄德眼看没有立身之地,他是指望刘景升给他 一个安身之处,同时,也在观时待变。

诸葛亮问:刘备与刘表相比,论才学是在刘表之上,还是旗鼓相当?

司马徽笑道:刘表当年也曾是洛阳八俊才子,才学当在刘备之上,如今又是八郡之主,权势更不是刘备可同日而语的。然而刘表不习军事,完全依靠蔡氏家族支撑荆州局面,其子刘琼又劣,势必一事无成,恐一朝众散,并受其祸。

那刘备呢?诸葛亮催促老师讲下去。

刘备这个人,看似平庸,无什么才学,据说成名之前不过是织席贩履之人,天下英雄无不对其刮目相看。刘备天生就有一种作为领袖的气质,他这个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就是能够让有本领的人心悦诚服, 心甘情愿听从他的调遣,受他的驱使,为他而去拼命。就说他手下的几员战将,比如关羽、张飞,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可谓盖世英豪,对刘备忠心耿耿,言听计从。

刘备身边有这样的英雄辅佐,应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可这些年来,刘备纵横天下,东奔西杀,何以没有多大成就,成为一方霸主呢?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他身边没有能够给他出奇谋划良策之人,为他调度使用将领之干才。刘备本身的学识和能力,如果让他直接指挥三军,调度千军万马,即使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也不是他之所长。但他善于相人,且善于用人,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气度。 如果你愿意辅佐刘备,或许能够得到一个施展你平生所学的机会,一 个指挥千军万马、创造千秋伟业的机会,你何不去试一试呢?

诸葛亮对刘备这个人虽然有所耳闻,却从没有引起注意。毕竟没有机会接触,也不知道这人有多么大的潜质。诸葛亮便想去实地见一见这个人,他还是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古训。

就像刘表吧,公众的口碑不错,却让自己感到并不适合自己,并不是能够依靠的人。 他要看一看刘备对他这个青年人的态度,要看一看刘备是真如人们所讲的具有领袖的气质,还是徒有虚名、打着皇叔招牌的江湖骗子。

毛遂自荐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徐庶司马徽

司马徽说:你若打算见一见刘玄德,那么事不宜迟。据我所知,刘备现在驻扎在樊城。军队行踪扑朔迷离,今天在樊城,明天说不准拔寨转移了。

诸葛亮对老师说:我今晚就奔樊城。第二天,第一次求职的诸葛亮来到樊城,刘备出于礼节接待了诸葛亮。诸葛亮对刘备的第一印象不错,为人谦和,却又不失皇叔风度。当时刘备正在待客,诸葛亮就坐在客堂的一隅,默想着将如何与刘备交谈。

刘备等客人走后,转身回到房中,随手拿起来客送与他的凉州牦牛尾摆弄起来。刚才那人是他老乡,老乡的到来让他回想起在家乡的日子,不由得将手中的牛尾像编草席一样编起来,全然忘记了客堂里还在等待的年轻人。

被冷落的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言道:我以为将军是一位胸怀大志之人,没想到却只知道编织。说罢,起身告辞。刘备这才意识到慢待了这位年轻的客人,连忙放下手中的牦牛尾起身挽留,询问诸葛亮找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我是为荆州的安危而来。

刘备闻言,心说好大的口气,口中却说:哦,那你为什么不去找荆州牧刘景升?我不过是荆州牧手下的一个将士。诸葛亮此时已经放弃了来时所准备的一番言论,随口应付一句:我原是想与将军谈治军理国的方略,现在已经不想谈什么了。

为了表现自己的雍容大度,刘备劝诸葛亮坐下,心想:我不妨考一考他,让他知道什么是治军理国方略。于是,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诸葛亮说:刘备以为治国治军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两条,一是以德安民,教化百姓;一是依法执政,刑罚昭示。你认为我说得对不对? 诸葛亮有备而来,不假思索,随口回答:将军说得不错,只是二者不能孤立运用。大凡治国者纯德治,不能使社会秩序井然,纯用刑不教,而谓之虐;只有儒法合一,先礼后兵,教之以德,严之以刑, 才能上下有节,左右有序。

诸葛亮见刘备在听,就继续讲道:明君治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

刘备听到此处,便有了一些兴趣,心说:这个年轻人肚子里还有点儿货,看来是有备而来。就继续发问:你认为为政之道主要应当做些什么?

诸葛亮回答:我认为,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 之言,谋及术士,则为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大凡人君以多见为智, 多闻为神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进谏不纳,则忠者不得信, 邪者容其奸

诸葛亮虽然回答刘备的问话,但他从刘备的眼色里看出刘备有点儿心不在焉,因而将话头停住了。他已经不打算在这里多耽搁,即起身告辞。刘谷这时觉得,这个年轻人还真有一点儿才学,便有挽留之意,正犹豫间,看诸葛亮去意已定,也就作罢。

可以看出,诸葛亮这次的求职经历是失败的,回去后他一直都在等刘备的录用通知。

诸葛亮见到岳父黄承彦,讲述了自己在樊城的遭遇,不由长叹一 声:一个人若想出人头地,不是自己就能够左右的呀!不知道天下有多少人空有满腹经纶,而无施展机遇。

黄承彦望着诸葛亮,说道: 好啊,刚刚遇到这么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了吗?依我所见,这不过是唱大戏前的一个小小的序曲而已。黄承彦点拨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人的才学本领就是为了有机会施展而准备的,但在机会没来时,要耐得住寂寞才好。

诸葛亮点头,说: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如果生不逢时,等不到明君,那就继续在隆中当山野村夫,也是不错的选择。黄承彦点头,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不 过,机会也不完全是等来的,有时还要争取,还可以想办法让机遇来 找你。翁婿二人正在谈论,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访。他对孔明说:樊 城一行,我料不大顺心,对吗?诸葛亮点头。

司马徽说:这个怨为师欠考虑了。既然有了一个目标,那么要想实现,就必须认真筹划一番,如果不假思索,贸然而动,自然是欲速则不达。

学生自认学业不精,蒂未落,只怨瓜还未熟;渠虽修成,水未到,尚缺引水之道。诸葛亮倒看得开。

好啊,我却以为瓜已熟,为何蒂不落?尚欠一阵风,风到瓜自落。黄承彦捻须说道。

那么渠已修成,何谓引水之道乎?司马徽问。

今日水不是已经来了吗?水镜水镜,无水何以成镜?黄承彦追问道。

司马徽道:徐元直前些日子找我要主意,我告诉他,即使隐姓埋名也要显山露水。他原打算北上洛阳从军,投靠曹孟德。我对他讲,你现在的身份如果投军,不过当个士卒,什么时候混出模样来?倒不如去投刘玄德,打击曹军,让曹孟德吃你几次苦头,对你刮目相看,你的声名远播,自然就会有个好前程。

诸葛亮马上悟道:您是让徐庶先行,为我探探刘玄德到底是不是可以辅佐之主?司马徽不置可否,说道:总之,要先看一看刘玄德的人品究竟如何。

毛遂自荐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徐庶司马徽

诸葛亮说:我看刘玄德还没有意识到身边无人。他大约还认为自己身边有文臣、有武将,人才济济,完全可以依靠现在他身边的人马驰骋天下,创建伟业。所以我还是想继续留在隆中,钻研战法,完善八阵图。

司马徽连连摇头,说:前日,我与庞德公谈起你的学业,觉得你现在最急需的事情,是游历山川,徜徉山水之间。特别是西川五十四 州,你还没有游历,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你也只是在前人的著述中略知一二。依我所见,你应当亲身体验一番,纸上谈兵容易,也容易误事。地形地貌与人为所画的图形毕竟还有区别,误差也是不少的。所以真正的将才,务必要亲自查勘地形地势的。

诸葛亮遵照老师司马徽的教导,开始有目的地游历山川江河。哪 处可伏兵,何方易守难攻,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并找到一张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他按图索骥,将所观地形地势的心得也都在图上有所标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游历山川的同时,访贤拜友,扩大了自己的资讯网络,获取了不少信息资源。

此时,司马徽与黄承彦等人已经开始全方位研究刘玄德,对刘玄德的相貌、行踪、爱好、特点以及身边随行人员的情况,逐一分析,安排对策。对于刘玄德本身的优缺点和生活习惯更可谓了如指掌,以致水镜山庄的书童对刘玄德都能够耳熟能详,一见到刘备马上就能够认出。

不久,司马徽在水镜山庄不露痕迹地推荐了诸葛亮。他对刘备说: 伏龙凤维,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但是,他并没有说破伏龙就是诸葛亮,原因很简单,司马徽知道刘备对诸葛亮有过一面之交,他担心刘备对诸葛亮最初的印象会影响他下一步的安排。

司马徽不愧是老谋深算,为了弟子的前程煞费苦心,在刘备面前推荐了伏龙这还不算完,当天晚上,他又招来徐庶徐元直,安排徐元直隐姓埋名到刘备驻扎的樊城应聘。

刘玄德以为徐庶就是伏龙,随即拜徐庶为军师。徐庶果然厉害,一出手就将曹操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于是曹操设计,诓徐元直进许都。徐庶明知是套,却偏偏要往里钻。在去许都的路上, 他对有知遇之恩的刘玄德推荐了胜过自己许多倍的诸葛亮。

此时,刘玄德还纳闷呢,水镜先生讲匡扶天下的人杰是伏龙和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怎么没有听说这个诸葛亮是那么大的角儿啊? 当徐庶说诸葛亮就是伏龙时,刘备这才恍然大悟。

徐庶告诉刘备,伏龙不可屈之,使君可亲往求之。刘备为了得到帮助自己得天下的人才,决定登门拜访。

当刘备还没有动身去隆中时,司马徽担心刘备还在犹豫,又亲自登门找到刘备,强调诸葛亮那是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啊。就这一句,催得刘备赶紧备马,请求诸葛亮出山!

刘备已经决定要聘请诸葛亮了。司马徽将情报迅速传达给了黄承彦,黄承彦又一次来到卧龙岗,告诉诸葛亮:机会来了,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并决定为他设计一场三顾茅庐的大戏,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第一出戏,请隆中的乡邻和在稻田里的帮工出演。你平时不是教他们吟诗作对吗?就让他们待贵客来到隆中时,在稻田里即席吟诵,让来客看一看,隆中的农夫都有这么大的学问,可想而知卧龙该有多大的道行。

第二出戏,昨日崔州平、孟公威回家探亲,到我家来问候,我就请他们二位也帮一下忙,友情客串,与刘玄德见个面,谈上一席话, 看一看卧龙的同窗好友的才学,从而为卧龙出场做一个陪衬。诸葛亮要负责穿针引线,书童也要有几句台词,来客时也好应付一下。

第三出戏,老夫我也客串一把,为你做一个陪衬吧。刘玄德既然来到隆中,就不能让他空手而归,还没有见到卧龙,就感到不虚此行,就感到大有所获,也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见到卧龙。

诸葛亮脸上觉得挂不住了,有点儿难为情地说:我看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吧? 水镜先生已经把我介绍给了刘豫州,还有徐庶,他把自己比喻为寒鸦、驽马,把我孔明说成是麒麟和凤凰,简直是把我放在火上烤,让我脸上发烧。

这件事你就听老夫的安排吧!别的你不要管,认真做好你的作业就行了。

要说黄老先生运筹帷幄,一而再,再而三,策划了一幕刘玄德 三顾茅庐的千古绝唱,目的是为诸葛亮亮相烘托场面。至于三顾茅庐的演出效果如何,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的表现如何,罗贯中先 生在《三国演义》中已经表述得淋漓尽致,无须赘述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