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地图演进(明朝地图标注非洲)

葡萄牙著名 航海家迪亚斯于1488年航行绕过好望角前,中国人便已经环绕非洲航行。例如在南非北部发现 的中国陶器,可追溯至13世纪左右,东开普省的石刻艺术亦描绘了中国人模样的人物。

在国外,直到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才有了非洲大陆类似的画法。15世纪托勒密的 名著《地理学》译成拉丁文,受该书启发而绘制的世界地图,表现了托勒密想象中的非洲:一块 漏掉一部分的大陆,南半部是空白,西部的海岸线尚未确定。而在14世纪初,中国人已经绘出 了包含东南亚、南亚广阔海域及整个非洲大陆和部分欧洲在内的大半个世界的地图。

明朝地图演进(明朝地图标注非洲)(1)

西南海夷�

明朝地图演进(明朝地图标注非洲)(2)

《大明混一图》参加“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是迄今为止非洲人见到的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正因如此,热展南非时在当地引起极大轰动。

热展南非的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时朝廷专门绘制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幅明宫地图,经我国政府批准,制成与原件同样大小的复制件,曾送南非首都开普敦参加“南非国民议会千年项目地图展”。这是迄今为止非洲人见到的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正因如此,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

《大明混一图》的原件,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该馆馆长邢永福说,一史馆是我国中央级综合性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着明清两朝的皇宫秘档,总数达1000多万件。其中有皇帝的谕旨诏令,更有文武百官的奏折,以及中外交往的照会信函,同时还有数以千计的各类地图。这些皇家秘档,数百年来,久存大内,秘不示人,十分珍贵。在二十世纪初,大内档案被世人所知,于是与殷墟甲骨和敦煌写经,共誉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据邢永福馆长介绍,《大明混一图》绘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长3.86米,宽4.75米,彩绘绢本,是我国目前已知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当属国宝级珍贵历史文物。

■非洲大陆位于这幅地图的左下方,其中河流的方位非常接近尼罗河和奥兰治河,突出部分的山地与德雷肯斯山脉的位置吻合

有意思的是,在这幅明代地图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满文标签,这是怎么回事呢?邢永福馆长说,清政府取代明王朝后,将这幅图内1000余个汉字地名,全部按等级贴盖上大小不同的满文标签,表明满族人正统治着华夏这片土地。

这幅明代世界地图,以大明王朝版图为中心,东起日本,西达欧洲,南括爪哇,北至蒙古。全图没有明显的疆域界限,仅以地名条块的不同颜色,来区别内外所属。图中着重描绘了明王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镇寨堡驿、渠塘堰井、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

在《大明混一图》上,欧洲和非洲地区描绘得都很详细,绘制得也很规整,而且笔法流畅。非洲大陆位于这幅地图的左下方,其中河流的方位非常接近尼罗河和奥兰治河,突出部分的山地与德雷肯斯山脉的位置吻合。地图中还显示在非洲大陆的中心有一个大湖,这可能是根据阿拉伯的传说绘制的。因为在传说中曾写道“撒哈拉沙漠以南更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湖,其面积远大于里海”。地图上南部非洲的好望角,海陆线条精美,形制一目了然,仿佛让人们看到当年郑和万船扬帆,七下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远征西方,开创古代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