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变废为宝小制作五年级(废弃贝壳变金子)

今年暑假,

广东大学生通过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将一批“挑战杯”省级项目

带到田间地头,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

转换为乡村振兴效能,

这其中便有

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

应用创新创业团队的身影。

2020年,该团队关于废弃贝壳的研究项目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今年暑假团队继续来到雷州市覃斗镇开展贝壳粉处理技术宣传推广,为废弃贝壳资源化利用努力。

废弃贝壳变“金子”!

广东这群大学生带动100余人就业

记者了解到,

目前贝壳粉主要应用于

生产涂料、水净化剂、动物补钙剂、

土壤酸碱调节剂、蔬果清洗剂等产品。

团队推动建立了政产学研四者联动模式,

其贝壳粉涂料产品生产

已累计消耗废弃贝壳100余吨,

成功带动100余人就业,

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关于数学的变废为宝小制作五年级(废弃贝壳变金子)(1)

“下一步,希望能在当地镇村建设起贝壳粉加工厂,给乡村发展带来更大动能。”团队指导老师、广东海洋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李宇彬表示。

“贝壳围村”污染乡村环境

他们实地调研探寻解决之道

在沿海地区,贝壳固体废弃物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探索将这些固体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是十分值得探索的课题。

几年前,在一次关于环境污染与整治主题调研活动中,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发现废弃的贝壳正在严重围困当地乡村。

关于数学的变废为宝小制作五年级(废弃贝壳变金子)(2)

贝壳堆积

为了更好地了解废弃贝壳污染问题,2019年暑假,研究团队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调研活动,走进雷州市覃斗镇的头罗村、和合村、外村等地调研废弃贝壳处理问题。

一位队员回忆说:“有些堆放时间较长的贝壳已经风化,一踩上去便碎裂,和地上的沙石混在一起,铺满地面。”

团队调研发现,当地一个小镇的生蚝年产量高达20万吨,因此每年会产生10万吨的废弃贝壳。但废弃贝壳无法回收利用,也不能倒进大海里,只能堆放在路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贝壳围村”的现象。

当地村民们还要忍受贝壳上残留的螺肉腐烂所散发出来的恶臭。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对队员说:“真希望能有一天能‘摆脱’这个味道。”

关于数学的变废为宝小制作五年级(废弃贝壳变金子)(3)

学生采样

这样的场景让研究团队很动容。而后在团队的努力和多方支持下,历时2年,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应用创新创业团队成功研发出废弃贝壳处理技术,并提出了将废弃贝壳转化形成新型贝壳粉涂料的新思路,他们的项目也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探索在当地镇村建厂可能

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大动能

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过后,团队对贝壳粉处理技术研究一直在继续,研究内容也从贝壳粉涂料不断扩展。

李宇彬介绍说,目前团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贝壳粉生产技术。这些生产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制备不同规格的贝壳粉,从粒径上、纯度上都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截至目前,我们开发了四种不同的贝壳粉生产设备,已研发五种不同功能的贝壳粉涂料。”

在研究团队推进贝壳粉处理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技术带来的现实成效也已经开始慢慢显现。在学校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团队建设了“高校—政府—合作社—企业”政产学研模式。

在该模式下,高校为项目输送人才,政府提供场地和政策支持,农村合作社为贝壳粉加工厂免费提供废弃贝壳,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团队负责产品推广销售。政产学研四者联动,目前其贝壳粉涂料产品生产已累计消耗废弃贝壳100余吨,成功带动100余人就业,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

今年暑假,研究团队又一次来到雷州覃斗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李宇彬表示,“现在就是希望寻求更多方面的支持,探索在当地村镇自己建厂的可能性,以期能够真正地在覃斗镇解决‘贝壳围村’的问题,赋能乡村振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潇丽

来源: 广州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