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放下没有什么不同(拿起与)

“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拿起放下没有什么不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拿起放下没有什么不同(拿起与)

拿起放下没有什么不同

“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当你遇到挫折与失败时,领导、亲人、朋友总是用这句话,来抚慰你受伤的心灵;当你走出迷茫与困惑,并开始顿悟时,人们总是用这句话来激励和安慰自己。 我想,世上这句话人人皆会说,但能为之者几何?

在东南亚,有一种抓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掏空,放进一些猴子爱吃的食物,椰子上留一小洞,洞口大小刚好只能让猴子空手伸进,无法握着拳头出来。然后,将椰子挂在树上或放在地上,猴子闻香而来,迫不及待地将手伸进去,抓了满满一大把的食物。可想而知,无论它怎么使劲,握满食物的手始终无法抽出来,这时候,等待已久的猎人就轻而易举地抓住猴子。

事实上,人们并不想捕杀猴子,它只是被自己的欲望与执着俘虏了,只要它放下贪求执着的心,马上就可以逃离险境,但是,即使在生死关头,它仍然放不下既得的美食。

古希腊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他一生叱咤风云,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征服了欧、亚、非三大洲,未满30岁就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拥有无数的财富和土地。

然而,就在他意气风发,准备再扩大自己的政治版图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他一病不起。临终前,他交待大臣们,在他的棺木上留下两个孔,要把他的双手伸出棺外,要让世人明白,无论自己曾经如何辉煌,建立过不朽的功勋,但死的时候,却是一样东西也带不走。

由于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生一世受到束缚而不自在。无论是猴子、古希腊皇帝、正人君子,还是我们凡夫俗子都要学会放下,只有放下,才能走出生命的困境,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坦然接受。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欢的也放不下,因此,憎爱之念,盘踞心头,无法得到解脱。 “放下”,在一般人看来似乎就等于“失去”,也有人认为“放下”是消极的行为。事实上,“放下”才是真正的“拿起”,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人们总是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以执取为快乐的来源,殊不知,执取、执着,其实就是烦恼的根本。人们常存着:“这是我的”执念。例如,我的子女、我的财产、我的朋友、我要名、我要利。从家庭到社会,乃至全世界,拥有得越多越好,这种偏执的理念,就是因为“我”的存在,现代社会的纷纷扰扰、熙来攘往,都来自于放不下这个“我”,由于“我”在作祟,而产生了无尽的烦恼和冲突。

事实上,我们手执一物时,我们所能拥有的只是一物而已,当我们坦然放下手中执取之物时,天地万物皆为我所拥有。故心中有“我”,只是被一个个体所占有,是有限的,心中无“我”,生命就圆融无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完美的人格典范,也是许多人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仁人君子,生命就是从不断放下心中的执着和欲望中锤炼出来的。

《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段师生对话的意思是,颜回问孔子怎么去实践“仁德”,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仪,这就是“仁德”。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下功夫,而不能仰仗别人,颜回问孔子实践仁德有什么具体细目,孔子回答了“四个不要”。

现实生活中,要努力克制心中的欲望,与“我”作斗争,放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言行,歇下自己驿动的心,使自己的行为进退合乎礼制,有守有为。只有经过这样的锤炼,心中的执着欲望就会慢慢淡泊了,自然就会拥有怡然自得的心境。 放下私欲,成就大我。真正的放下,并不是视所有的物质条件、名利权势为怨恨,而是放下心中的贪求欲望,拿起为国家和人民效力与服务的心愿,这才是仁人君子应有的胸怀。

宋代名相范仲淹,少时清贫,苦读不辍,后官至参知政事,位高权重。为追求百姓幸福,他推行新政,为国家培养人才,他兴办学堂,在官场上几经贬谪,虽九死其犹未悔,。在逆境中,他仍怀“居廟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抱负,他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正是从“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心境中磨砺出来的。

退隐生活的变化,在于不想干的事,可以不干了;不想见的人,可以不见了。

闲暇之余,终于可以“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或与友人喝茶品茗,抑或一人独坐阳台上,望大江东去,看云卷云舒。在一壶茶面前,心如止水,世界也安静下来了,喧嚣与浮华如潮水一般褪去。

茶,不过两种姿态:浮与沉;茶人也不过两种姿势:拿起与放下。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待这人去楼空、茶尽几净之后,自然会有人记得你是如何沁人心脾而清香四溢的。

也许,我们有一天真能看破世间虚妄如浮云的名利权财,放下心中种种的欲望,致力于陶冶情操与净化人格,那将会是一个怎样人生呢? 这一天,还远吗?

刘义萍写于滨江草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