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我们都误会它了)
在热带、亚热带海洋的浅海域中,生长着一群天然的艺术品,它们姿态各异,朝着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肆意生长,有的坚硬如岩石,有的柔软得惹人怜爱。
这群美丽的艺术品就是珊瑚,这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但是我们经常因为它们的外形而对它们有一个误解。
虽然珊瑚有着繁茂的树枝,但是它并不是植物,而是一种动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是大自然的长老,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而且开发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招数来对抗环境。
01 珊瑚=珊瑚虫?
珊瑚,腔肠动物门,珊瑚纲,珊瑚目。
其实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它最小的生存单位是"珊瑚虫",我们所看到的类似树木的珊瑚,其实是珊瑚虫相互连接形成的大的珊瑚群体。虽然每个珊瑚虫的外形、构造都大同小异,但是彼此的连接方式各不相同,这就使得珊瑚拥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珊瑚虫长得像一个个小花朵,圆筒形的身体柔软透明,能够随着水流缓缓摆动。珊瑚虫的骨骼千姿百态,有的像王冠,有的像荷叶,有的像陀螺。这些骨骼不仅美观,而且能够不停地向上生长,防止珊瑚虫被海里泥沙掩埋。
珊瑚虫上面还长着多枚触手,还拥有口、腔肠、体壁等器官。触手中央就是珊瑚的口,口与内腔中的管状食道相接,这些管道可以用来吃东西、呼吸和排泄废物。在白天,它能够伸出小手,捕食微小的有机物并用来喝水——通过吸收水里的碳酸钙,变成石灰质外壳。
据统计,珊瑚一年能够长2.5厘米,所以你看到的1.25米的珊瑚其实已经生活了100年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的珊瑚虫死去,新的珊瑚虫继续繁衍,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珊瑚礁乐园。
荧光下的虫黄藻
然而,事实上,珊瑚虫不能独立工作,在生活中,它们有个最佳拍档,那就是虫黄藻。在珊瑚虫每一立方厘米的体表上就生活着大约31万虫黄藻。它们靠吃珊瑚虫排放的废物为生,例如二氧化碳。作为美食的回馈,它们会给珊瑚虫披上靓丽的外套,同时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输送氧气和营养。
但是这件外套并不是经常鲜艳的,当海水温度过高,或者被污染,或者找到更丰沃的美味的时候,虫黄藻就会弃珊瑚虫而去。于是,被抛弃的珊瑚虫就会死于非命,变成一堆"白骨",也就是白化现象。
白化现象
但是出现白化现象并不是立即死亡。如果恢复到正常的生存环境,珊瑚就能生龙活虎。
02 超凡脱俗的生存本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万物都在这个法则的驱使下不断进化、淘汰、繁衍,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生态。在距今约2亿-6亿年的古生代,珊瑚就已经出现并大量繁殖了。珊瑚能够生存如此之久,必然离不开它们独特的生存策略。
(1)化大为小
栖息在浅海的珊瑚,最可能遇到的情况就是遭到海浪一次次的冲击。虽然珊瑚拥有坚硬的碳酸钙骨骼,但水滴尚可石穿,更何况是翻天覆地的海浪呢。
为了解决这个不定时、不定向的"海啸"(对于珊瑚来说),轴孔珊瑚开发出分枝状的构造,每枝圆滚滚的小单枝状的小结构组成树枝状的大结构,从而将大浪割成无数个小浪,减小水流冲击产生的杀伤力。
(2)高不成,低可就
当珊瑚长得"人高马大"的时候,就更加容易遭到海浪的冲击。因此,有些珊瑚就采取"低姿态"策略来躲避水流冲击,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矮小和圆润,像小溪流里的鹅卵石一样。激流淌过的时候,就会顺着其身体的弧度,降低了冲击的力度。
有的珊瑚为了彻底避免与水流有任何正面的冲击,直接躺在地上,紧紧贴住地面,让水流从身上流过,送水流一程,却不带走自己。妙哉!
(3)迎水而上是"正面刚"?
在栖息在水深25米左右的柳珊瑚,能够勇敢地展开触手,迎击水流,正所谓"正面刚"。但其实,它们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伟大。
柳珊瑚,也称海扇,是固着性的动物,不能够像鱼类一样四处游动寻找食物,只能待在原地,守株待兔,借助水流的力量捎来浮游动物或者食物碎屑当宴席上的餐点,这可能就是"流水席"吧。
据研究,海扇幼年时期刚刚附着在岩石上的时候,生长并没有方向性,但随着年龄的生长,会逐渐将生长的方向调整成迎向水流的方向,并将整个扇面的方向调整到几乎与水流垂直。当水流来的时候,就可以用千手观音这招全面拦截水中的食物颗粒,大快朵颐。
正面迎战必然需要抵抗很强的水流冲击力,而海扇又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原来啊,它们体内有坚固的主架构中轴骨,就像树的主要枝干那样,支撑着整个海扇的身体,并生出不计其数的小分支,形成网状结构。不仅如此,网状结构还能够削弱水流的冲击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4)发光自愈的神奇本领
很早就有渔民发现受伤的珊瑚会发出明亮的光,或者发出幽蓝的光,或者发出浪漫的粉红光。
但是珊瑚受伤为什么要发光呢?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之后,他们得出了结论:当珊瑚断裂或者受伤之后,会释放一些被称作自由基的强力分子来闭合伤口。然而凡事有利也比有弊。这些强力的分子也会顺带杀死珊瑚的一些健康细胞。
为了避免或者减轻这种伤害,聪明的珊瑚就采取发光的方式来疗伤。它们的光是从体内的荧光蛋白发出来的,这种光具有抗氧化剂一样的功能。发出的光越明亮,越能够阻止自由基损害健康的细胞。
03 珊瑚能产石油?珊瑚不仅有悠长的生态学历史,也占据了人类漫长的历史。唐代才子薛逢诗云:"坐客争吟去碧诗,美人醉赠珊瑚钗。"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把珊瑚当成饰品的样式了。
我国古籍对珊瑚也多有记载,《格古要论》说到"珊瑚生大海中,山阳处水底";《山海经·海中经》也有记载"珊瑚生海中";汉人因珊瑚的形态、颜色而称之为"烽火树"。
台湾是红珊瑚的重要产地,曾在鼎盛时期创下世界80%产量的记录,故有"珊瑚王国"的美称。但珊瑚最大的出产国是日本,产量居世界第一,不仅如此,日本将珊瑚艺术、茶道艺术、插花艺术、珍珠艺术并称为"四大国粹"。
而台湾、日本的珊瑚产量丰厚是有自然条件的,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两个地区的共性——地震频发。火山、地震频繁活动,海水涌动,会带来其他地方的丰富的物料,为红珊瑚在深海中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人类对珊瑚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它的"盛世美颜"上,但它并非华而不实,而是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能源,成为造福人类的财富。
古代的生物有机体是生成石油的原始物质。只要埋藏在一定的深度,加上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珊瑚的软体组织毋庸置疑是可以转化成为石油。而且,珊瑚体腔和骨架之间的空隙还能够出储存石油提供充足的空间。
这并不是理论上才可以实现的,现实中也早有例子。当珊瑚礁块中聚集了一定量的石油,而礁顶又有不易渗透的岩层将石油盖住,使之不逸散的时候,这样就可以形成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
现今世界上最有名的礁块油田是墨西哥的黄金巷油田。单单万吨井在这个油田中就有三口,而且每口井的日产量都不低于3万吨。它的产油带位于一个早白垩世发育形成的巨大环礁上,而这个环礁在晚白垩世至始新世晚期上升,露出水面,遭到暴风雨的袭击和海浪的溶蚀之后,反而增加了岩石的孔隙度和连通性,使储油性能大大提高,以后又沉入水下继续接受沉积。
而作为古老的一种生物,判定它的年纪是能重要的。除了前面提到的用身高来判断年龄外,还有没有更加科学的测量方法呢?实际上是有的。珊瑚会因季节的变化而累积形成疏松或紧密的骨骼,如果将珊瑚的骨骼切成薄片,便能运用X光摄影发现它具有像树木一样一明一暗的年轮,进一步可推算出它的年龄了。
如果不受过分的人为或者环境的干扰的话,珊瑚可以一直生长,长生不老。而且年龄越大、长得越庞大的珊瑚,就越不容易死亡。真是"活到老,长到老"啊!
但是一旦水域的水质不够清澈,透进充足的阳光,珊瑚就会大量死亡。除了这个原因外,厄尔尼诺现象,说水温高了也会使珊瑚死亡;另一个是根据外国的说法,病毒的侵袭也会导致珊瑚。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而根据中国自己的研究呢,在中国尤其是南海海域,细菌的感染是珊瑚致死的主要原因。人类对珊瑚礁无节制的开采,也是资源急剧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珊瑚不仅是一种生物,还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三分之二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珊瑚礁里。
珊瑚已经成为一种濒危海洋生物,也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和保护。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研究对珊瑚进行人工无性繁殖,并能够在珊瑚感染病菌之后注射特殊的抗菌制剂,杀掉珊瑚中的病原微生物。
即使如此,我们也应在欣赏海底精彩绝伦的世界的同时,做到不去采撷美丽动人的珊瑚枝。因为你觉得你可能只是摘取了零星半点,但却可能让整片海洋走向毁灭。
文|小实
参考资料:
[1]珊瑚漫谈[J].科学养鱼.2005,(2):42-43.
[2]吕传彬.珊瑚的生存策略[J].初中生学习(高).2015,(4):26.
[3]刘伟伟.珊瑚的那些事儿[J].小学生时代.2015,(4):16-19.
[4]张畅.千年珊瑚万年红——红珊瑚鉴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0):50-51.
[5]杨其媛,蔡成恩.珊瑚是怎样治病的[J].红蜻蜓.2014,(3):10-11.
[6]]刘溪.最长寿的动物:珊瑚[J].数学大世界(小学一二年级适用).2012,(12):6-7.
[7]颜士州.让珊瑚生产石油[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6,(C2):44-45.
珊瑚.360百科.
厄尔尼诺现象.搜狗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