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和他将死的女孩(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死神镰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长温情)
作者:文娱小仙女
一个有态度的吃瓜群众
导读:
我本人在早期观影阶段,重要的人生观形成时期,曾经疯狂迷恋过美式青春片,疯狂搜集此类相似题材的电影来看。以至于后来成年后真正了解我的人,都会感受到非常西化的思维和处事风格。
心理年龄也一直停留在17岁,“暴躁小萝莉”的人设这么多年都未曾改变。我也会像影片的主人公格雷戈一样若无其事讲出直白又尴尬的真相,对不熟的人,不屑于伪装随和与热情。
So,我昨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仿佛一瞬间穿越回那个热血又鲁莽的年纪,肆无忌惮挥洒着好像永远不会流逝的青春。而这部电影里的青春迷茫却在死神镰刀的阴影下,幻化出了一种奇异的温情,而这样的美好,或许就是我们所向往的成长。
电影简介:这部2015年度的冷门佳片——《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是由福斯探照灯公司发行,阿方索·戈麦兹-瑞洪执导(也是导演的长篇电影处女作),托马斯·曼、奥利维亚·库克、RJ·塞勒主演的电影。
影片改编自杰西·安德鲁斯的同名小说《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讲述了性格孤僻的高中生格雷戈与身患白血病的女孩瑞秋的故事。这部105分钟的文艺青春片,另有译名:初恋有病(港) /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台) 。影片剧本也曾被誉为2012年的剧本黑名单。
本片在2015年圣丹斯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以及观众选择奖,福斯探照灯公司随即以1200万美元买下发行权,这是圣丹斯历史上卖价最高的影片。作为一部喜剧定位的独立电影,没有各种悬念浮夸造作,胜在平淡真实细腻动人。
豆瓣评分8.2,打出四星、五星好评的占80%以上。就是真的小众,昨晚看电影的时候,连弹幕都没有。可我还是要强烈推荐给大家,好看!
那么,接下来我就从电影的艺术风格、人物塑造和主题反思三个方面,由浅至深地为大家解读这部今年看过最完美的独立电影,小清新美式青春片——《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
一、艺术风格1、 主角身上的强烈迷影文化色彩,让这部小众青春片瞬间拔高格调,恶搞电影海报可爱到爆炸。
格雷戈在讲述自己与厄尔成为“合作伙伴”的原因时,提到了两人都喜欢经典电影(肯定是被他那个爱猫如命又酷爱电影的老爸影响)。长大后的两人,不再满足于观看电影,当一个合格的影迷,而是亲自拍摄电影,致敬(或者说恶搞)那些影坛经典。
这个“迷影文化”设定,真是极大提升了主角魅力,毕竟搞艺术的男孩子,感觉总是那么酷!强烈的迷影文化色彩,出人意料的创意和对经典文艺片的致敬,顺便还拔高了这部小众青春片的格调。他们恶搞的电影名字和海报通通可爱到爆炸。
“迷影”这一概念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期,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是由先锋派导演路 易·德吕克率先创造出来的。简单来说,迷影其实就是对电影极度迷恋的概括性表述。《迷影文化史》中,将迷影看作对电影类似宗教般的崇拜,是 “一种世俗化时代的新宗教,或者说,电影迷恋展现了现代人迷恋文化的宗教性质” 。
接下来咱们就盘点一下电影中的迷影元素。毕竟咱们的主人公是热衷于翻拍经典电影的骨灰级影迷,所以影片中大量出现了对经典电影文本的戏仿,有直观的视觉标志和对影像风格的临摹,而且超级搞笑。
两位骚年致敬的电影大师不完全统计:希区柯克、特吕弗、库布里克、赫尔佐格、戈达尔、维斯康蒂、伯格曼。
恶搞电影名字:在电影中格雷戈和厄尔一起拍摄了42个搞怪短片:《老年凯恩》《罗斯玛丽的萝卜》《四百兄》《疯狂之鞋》《剖析汉堡》《迷路记》《袜条橙》《吃货八部半》《狗屎男》《丝绒酒》《罗生疹》《少吸气》《毛老摩》《轻蔑其貌》《与巨型安德烈晚餐》……
也正是因为这种设定,才能让格雷戈完成了为瑞秋一人所拍摄的那部电影,也让两人的友谊在互相陪伴,静静看电影的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话是真的有道理,肯为你花时间的人,总是有些不一样的情愫。
2、 不饱和的马卡龙清新色泽,单元模式的碎碎念叙事手法,营造真实又美好的青春。
这部小众青春片的电影质感很值得称道,影片摄影师郑正勋是韩国人,曾经是朴赞郁导演的御用摄影师,拍摄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等片,在美式风格下依然发挥出了超赞的水准。马卡龙色低饱和度粉蓝黄绿,像是平实版的韦斯·安德森童话。
个人非常喜欢电影里瑞秋房间布景的搭配和用色,所有的家具布置装饰都很棒,清新的马卡龙色,青春和成长的颜色,而不是一味的粉嫩,看起来就是个文艺范儿的有料少女。
借用厄尔初次拜访瑞秋的话语:“我喜欢你的房间,我见过有些房子是粉红蓬松的狗屎,把Hello Kitty和古铜色的裸男海报贴满墙,真是看得我想吐。”导演很看重细节,精致的小道具和恶搞电影,每个都是惊喜。
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独立电影,采用了单元模式的碎碎念叙事手法,为观众营造了真实又美好的青春。进入高三篇、我和女孩相遇篇、友情在劫难逃第一天……诸如此类的小标题让我们畅通无阻融入一场美式少年,平凡又伟大的青春。
二、人物塑造1、 内向孤僻,并不真心喜爱自己的格雷戈,却有着一颗出人意料温暖柔软的心
影片主角格雷戈,是个自我评价过低的好小伙儿,他总是自嘲长得像只金花鼠,把自己的校园女神想成雄壮的麋鹿,在自己的脑洞小剧场总是被无情踩踏。实际上在我看来还挺帅的。他在高中的生存方式也是别具一格的低调。
在影片开始的第一章节“进入高三篇”。格雷戈就做了一段清晰阐述:“高中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高三时我已经通晓这个世界里多个国家的语言和风俗,运动员国的点头礼、瘾君子王国的碰拳礼、电影人民共和国那毫无意义的俏皮话。
你总会属于一个国家,那无法使你得到全面保护,但我认为我找到了解决之道,取得所有国家的居民身份,获得畅通无阻的护照。只需和所有人低调和谐相处,不时与他们随意交流,而不引起他人注意,从不参与任何不轻松或不成熟的交流。就像派兵去往阿富汗一样,和逼格最高的国家公民保持良好的关系。
但有些地方是我不能去的,比如学校的餐厅,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争议领土,就像克里米亚克什米尔还有加沙地带的混合体,当然还包括有海盗出没的那片印度洋,因此我总在我历史老师办公室吃午餐,麦卡锡先生是整个学校唯一理智的成年人。”
格雷戈在和瑞秋的相处过程中,还是被这位患病少女逼着申请的匹兹堡州立大学,颇具喜感的申请书撰写过程中,我们再一次直面了格雷戈内心的自卑和怯懦。虽然他拥有独特的幽默和才华,温暖善良的心,但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美好。
幸好,电影结尾我们还是从瑞秋的眼中看到了真实的他,一个自视甚低,但却极度温柔善良,乐于付出和坦率真诚的人。没有人可以像他一样做如此多的事逗瑞秋开心,但格雷戈做到了。他牺牲了自己一年的时间陪伴和鼓励瑞秋,但最终收获的却是滋养一生的宝贵财富。
2、 在花季年华查出白血病的文艺少女,既疏离脆弱又坚定强大,她值得最美的友谊
电影中的瑞秋和格雷戈见面伊始,表现出的抗拒和冷漠,很符合查出重病后敏感脆弱的文艺女孩该有的反应。灾难面前,没有谁会喜欢一个关系并不亲密的点头之交忽然之间的同情和关心,尤其是内心带着那么一丝骄傲,爱看书的青春美少女(她家里很多书)。
奥利维亚·库克很美啊,而且还为这个角色勇敢剃了光头。想起国内优质青春片《少年的你》,周冬雨也为了角色把头发牺牲了,虽然不是光头,但也差不多了。很敬佩女演员为艺术奉献的勇气。
记得格雷戈被自己老妈逼着给瑞秋打得第一个电话吗?尴尬到天际的对话,却让我全程姨母笑,真是太可爱了!虽然被瑞秋无情拒绝,但是他后来直接登门反向求助的操作也是足够硬核。
坦率到可怕又可爱谦虚的小耗子格雷戈原话是这样的:“我来不是因为同情你,而是我妈强迫我来。如果我不过来,我妈会把我的生活化成人间地狱。我没有夸张她的烦人程度。她几乎是唠叨界的勒布朗·詹姆斯。我知道我帮不了你什么忙,而是你得帮我一个忙,咱们一起玩一天,我妈那儿就能交差了,不干涉彼此的生活。成交?”
瑞秋从被同情的患病弱势角色变为帮助格雷戈摆脱唠叨老妈的施救者,怎么会拒绝呢?
诚实确实是一种最好的策略,无论是商业还是友谊。从此之后,我们就透过格雷戈拨开了瑞秋脆弱疏离的面纱,接触到这个文艺少女坚定强大又温暖的内心。
是她鼓励自卑封闭的格雷戈申请大学,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成长;是她用自己的细腻温暖和善良,帮助成绩一落千丈的格雷戈有了进入大学的机会。她得到了最美的友谊,也付出了最诚挚的心,像个人间天使,最终促成了一个少年的成长。
3、可爱的老黑厄尔,简直是矫情纠结的格雷戈注定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是一场宿命
电影中对厄尔的介绍出现在影片的第15分钟,格雷戈并未承认厄尔是他的朋友,他称之为“合作伙伴”。幼儿园时期他俩就认识了,两家彼此之间只有几步路。但是厄尔家周围环境很差,他的爸爸在德州,他的妈妈有抑郁症,而他哥哥德里克的狗总是很凶,可怜的小格雷戈老是担心会被吃掉。
他俩基本上都在格雷戈家玩儿,格雷戈那个爱猫如命的老爸是社会学终身教授,他的工作可以让他经常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经典的一流外国影片,各种古怪至极的食物在此时被安利给两个小屁孩儿。
虽然家庭背景相差悬殊,但不知为何这俩孩子喜好差不多。而且从小他们就意识到,他们都很喜欢经典外国电影。小孩子无法洞察原因,也很难解释清楚,但总觉得这样充满暴力、费解甚至可能毫无意义的电影就像真实的生活。
总之俩孩子太喜欢电影了,堪称骨灰级影迷,“迷影文化”践行者,所以最终开始自己拍摄。他们每部电影的概念就是选一部喜欢的电影,然后把电影名改得蠢一点,再拍成新的电影。他俩乐此不疲制作了42部小电影。也因此开启了给瑞秋拍摄电影的计划。
这俩人的友谊就是一场注定的宿命啊!性格互补(不是厄尔的热情推动格雷戈,他会更封闭),住得近,爱好还一致。就算有过争执和冲突,但是格雷戈被人找茬的时候,老黑厄尔不顾俩人还在冷战期间,飞奔而来助阵的画面,就是最朴实义气的友谊了吧!
三、主题反思1、 青春的迷茫
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属于自己的迷茫和秘密。就像格雷戈隐藏在迷影生活之下的封闭又敏感的内心。他会像普通情窦初开的小男生一样喜欢校园性感女神——麦迪森;他也会在和瑞秋一起静静观影的时候大脑跳线,切到罗曼蒂克的幻想;他也会因为自卑怯懦,不敢申请心仪的大学。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恐惧且一无所知。
他的青春就像每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正在经历的那种,不高高在上,也不神秘莫测。所以这部电影的亲民性和代入感都很高,每个人都能通过格雷戈看到自己的青春迷茫。但是命运总会为每个孩子安排好属于自己的天使。
那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同学,甚至是一闪而过的陌生人。这些人在你的人生旅途中忽然出现又消失,但那段彼此相识的经历和回忆,却能在不经意间改变你的思维和命运。他们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在你常年被阴影笼罩的内心。拨开青春的迷雾,描绘出金光闪闪的未来。
电影中,格雷戈的封闭自卑,在和瑞秋的相处中一点点土崩瓦解,他学会了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未来,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在影片结尾穿着燕尾服,坐着加长林肯却没去舞会。他放了心仪女神鸽子,也要去医院陪伴瑞秋看完那部只为她而拍的电影。
他的迷茫和怯懦在做决定的一瞬间已经消失殆尽,他已经在这段友谊中蜕变为更好的自己。
2、 友谊的滋生,成长的温情
友谊和成长像是同一片叶子的两面,在这部电影中互相交融,你很难把它们拆分清楚。
先说友谊,我们可以参考大佬们的言论来分析电影中的情节和画面。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生长缓慢的植物,它们必须在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之后才能名副其实。——华盛顿
事实也是如此,即便瑞秋和格雷戈这段友谊开始得仓促且尴尬,这个臭小子最初就是害怕自己妈妈的唠叨神功,不得已而为之,但没想到后来竟然和瑞秋建立起真正诚挚的友谊。
时日无多,时间短暂的相处,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的友谊在瑞秋决定放弃化疗的时候经历了最严重的危机。那段超长镜头拍摄的争吵,看得人心都揪起来了。两个小孩子互相飙狠话,格雷戈无法理解瑞秋的自我放弃,不能坐视不理,但瑞秋觉得如果他不能接受自己遵从本心的选择,就是个差劲的朋友。还让他回到最初“与人疏离,毫无存在感且自我憎恨的生活”。
从瑞秋家里离开的格雷戈迁怒于藏不住话的厄尔,两个发小儿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吵,甚至挥动了拳头,当然厄尔也骂醒了他,告诉他瑞秋才是真正在乎他。即使经历冷战,最终格雷戈还是选择回到瑞秋身边,陪伴最后一程。
或许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这样的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真情的流露和纯真的赞美。
那电影关于成长的部分呢?
真正的友谊带来的改变和成长主要体现在男主角格雷戈身上。我们从这个普通的美国中学生身上看到了他的迷茫和坚定,还有被女主带领的成长。
如果这个夏天,他们没有相遇,格雷戈未来的路肯定会不同。在瑞秋的鼓励下,他才有希望成为一名匹兹堡州立大学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人生路上成为更好的自己。
影片的最后十分钟完美催泪。男主回到瑞秋的房间,发现了那些书本里的秘密,精致的纸雕,小小的三个朋友坐在阶梯上吃冰棍,就算是瑞秋的肉体消亡了,她的友谊和爱从未离开。壁纸上那只小松鼠,一直在森林中跳跃。
我们的成长,总是要伴随着欢乐,争吵,泪水与无奈。最后,可能那些光阴的故事,全被折进了书页的某个章节。它们会在你某一次翻开书的时候不小心滑落,告诉你不要遗忘。你只要安静地把它们重新折回书里就可以了。然后,抬头微笑,慢慢成长。
有时候也在想,时间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是一抹释怀的淡然,还是化不开的悲伤?我们只能把这些悲哀,归结为成长。
3、 死亡的阴影
有人说:“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显然这是一个从电影名字就能感受到死亡阴影的影片,《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死”字在本应阳光明媚的美式青春片里显得那么突兀和残忍。人物设定和国内的《滚蛋吧!肿瘤君》有些类似,都是身患绝症的乐观女孩,但内核却天差地别。
这部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描述坚强少女如何励志,如何乐观面对疾病和死亡。重点还是青春、友谊和成长。导演采用闪切的手法压缩时间,用搞怪夸张的粘土动画给格雷戈的内心世界代言,活泼的音乐、不饱和的马卡龙甜美色泽、独特的感觉、节奏、气氛融合交织,冲淡了绝症和死亡带来的阴影。
幽默中隐含悲伤,治愈中不忘思考,清新真诚又坦率,瞬间俘获了所有观众最真挚的情感。死亡的阴影没有太多压迫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导演耍了个小花样,格雷戈在影片中两次提到“她不会死,她的身体越来越好了”,这样的暗示,让观众心情愉悦且轻松,以至于后来的反转,我们和格雷戈成功共情。忽然面对好友死亡的错愕与悲伤,让格雷戈的内在自我逐渐觉醒,甚至导致生命观的改变。
在瑞秋离世之后,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将女孩儿的内心画卷重新打开,壁纸上手绘的跳跃的小松鼠,象征梦想和友谊的精致书雕,画在书上的逐帧动画,还有墙上留下的剪刀,镜头伴着音乐缓缓地展现在男孩儿面前,让人又惊又喜,同时又充满悲伤。
格雷戈的历史老师麦卡锡先生说的那句鸡汤:“Someone's life continuing to unfold.”此时无比应景,原来,当某人死后,你确实依然能够继续了解他。只要你还有回忆,那么死亡就不是友谊的终点。
其实探讨死亡的好电影很多,龙妈那部《遇见你之前》,摩根·弗里曼的《遗愿清单》,都曾在直面死亡的过程中,探讨人生的意义,描述角色的成长和转变。我喜欢这部电影的诠释方法,不愧是“2015年最美的电影”。死亡来袭,女孩这阵风吹过,少年的青春继续生长,不落俗套的情怀,甜而不腻的清新。
写在最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青春少艾,这个故事关于友谊、关于爱情、关于死亡、关于青春和成长,还有可爱迷影少年的梦想,没有国外青春片里常见的浮夸,也没有国内的狗血,它只是用喜剧的方式讲了一个似曾相识的高中生故事。
撇开友情,无法谈青春,因为友谊是点缀青春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电影中的青春是可以让平凡人产生共鸣的,男孩不是学校风云人物,女孩也不是校花尤物。他们的感情纯粹真实,友谊居多,爱情的小火苗并未燃烧起来。
我们在电影前一个半小时会看得很开心,毕竟喜剧的外壳永远那么讨喜,导演集中火力在最后十分钟精准定位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你也一定会被电影传达的主旨所感动。
或许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就像瑞秋留下的那些动人的小细节,她的人生画卷在格雷戈眼前徐徐展开,为他的人生铺就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银色阶梯。
他一定去上了大学,带着瑞秋的友谊和期许,还有一颗热爱电影,柔软善良的心。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