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

1945年8月15号,随着日本天皇宣告投降,长达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世界人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但谁也没有想到,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讲话中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指导方针,从那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正式展开冷战。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所谓冷战,即“互相遏制,不发动武力”,将战场摆到科技、军备外交等方面。

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强大的苏联渐渐感到许些吃力,当时的苏联领导人便萌生了想要将社会主义阵营全部统一起来,以苏联为主的想法。

1964年,崇尚武力的鹰派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登上了苏联主席的位置。

当时的中苏关系已经从以往的亲密无间变得趋于冷淡,中苏边境上的双方驻军也越来越多。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

勃列日涅夫

直至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打破了我国和苏联的僵持局面。

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需要在其中选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布拉格之春”

作为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算得上是苏联坚定的领导者。

而在冷战后,捷克斯洛伐克收到了美苏双方的双重压力,一边是资本主义的暗中复辟,另外一边则是苏联强迫其按照自己的模式来建立社会主义。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3)

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面对这种局面,他们认为应该探索属于其自己的共产主义道路。

经济上的畸形发展,再加上管理制度一味地模仿苏联,这些矛盾引发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最终捷克斯洛伐克决定作出自身的改革,提出要建立属于其自己的,符合大众需求的社会主义模式。

这一行动,被后世称之为“布拉格之春”。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4)

这本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毫无疑问这种行为违反了苏联方面的要求。

1968年8月20日,五十多万名苏联士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发起“布拉格之春”运动的领导人被送往莫斯科举行会谈,最终被一一免职。

当时我国的关系之所以跟苏联渐渐处于冷淡,除了领导人的原因外,还有就是我国想要走出独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布拉格事件中,苏联的霸道作风和不讲理的行为则给我国敲了一记警钟。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5)

要知道,苏联的社会主义是在二战期间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形成的,然后又经历了不断地完善。

在当时这种模式确实也体现了极大的好处,并且支持苏联打赢了二战。但有句古话说得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我国跟苏联的国情不同,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也不同,在苏联适合的,未必就适合我们。

况且在二战结束后,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味地死守过去的辉煌并且妄想着延续下去的想法是要不得的,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向前的。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6)

二战后的苏联仍旧恪守过去的社会模式,结果就是片面发展重工业,生活必需品靠分配,人民群众和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日渐积累。

而这些我国领导人都看在眼里。

除了关于社会道路上的分歧之外,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对我国的态度也愈发强硬。

1956年,在苏共大二十会议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大国主义”十分浓厚的“三和路线”。

所谓三和,指的是在跟美国的竞争中,“和平过渡”、“和平竞赛”、“和平共处”。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7)

赫鲁晓夫

其言下之意便是依附苏联的国家应该以苏联为中心发展,并且要在国家政策上为苏联的经济服务,就差明着说要中国坚定不移地做苏联的“小老弟”了。

1958年,赫鲁晓夫又再次与毛主席会面,提出了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在我国驻军,在南海安装长波电台,租借港口等践踏我国主权的提议。

这些都被我国领导人坚定地拒绝了,因此1960年后,苏联突然断绝了给予中国的一切援助,并且从经济和政治上开始给予压力。

但这些都是潜在方面的行为,真正开始导致中苏两国的关系走向恶化的,是珍宝岛事件。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8)

珍宝岛

珍宝岛事件

珍宝岛位于我国黑龙江支脉的乌苏里江附近,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苏联和俄国都曾经声称过拥有珍宝岛的主权。

1947年起,苏联红军开始在珍宝岛巡逻,虽然1964年中苏在边境针对边界问题进行谈判,但最终因关系恶化不了了之。

事实上,从建国后,我国便一直派人登岛巡视,只不过我国的边防军巡逻队跟苏联那边的巡逻时间是错开的罢了。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9)

1964年后,苏方不满意我国的政治态度,于是决定挑起在中苏边界事端,而珍宝岛便被他们当做了一个突破口。

从64年起,一直到69年,中苏边境上由苏方挑起的争端事件高达四千多起,发生的频率是1960年到1964年期间的一倍多。

珍宝岛上,苏联方改变巡逻时间,故意跟我国的巡逻军碰上,并且多次打伤边防士兵和边民。

对于苏方的挑衅,我国则是一直忍让,避免中苏两国的关系彻底地滑入深渊,但这种行为却被苏方看作是软弱可欺。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0)

而此时珍宝岛上的冲突也从对骂上升到了持械激斗。

终于,苏联人认为时机已到,1969年3月,大批的苏联坦克和装甲车从两个方向入侵珍宝岛,并且袭击中国边防士兵。

15日,在直升机和坦克的火力掩护下,一百余人的苏兵朝着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进攻。

双方激战了将近九个小时,最终硬生生的顶住了苏军的多次炮火进攻,并且成功的击退了他们,保卫了中国的固有领土,捍卫了我国的领土尊严。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1)

缴获的坦克

苏联方面原本自信满满地发起战争,没想到战败而归。

虽然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场小得不能再小的局部战役,凭借苏军良好的武器和个人军事素质,这场珍宝岛主权争夺战应该是妥妥的拿下才对。

但他们看轻了从战火中站起来的中国军队。

事实上,苏联确实有着巨大优势。

在这一战里,苏军有大量的坦克,有装甲车,还有直升飞机和空军飞机这种空中火力支援,步兵方面苏军乘坐的也是摩托车,行动十分便捷。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2)

而我军方面,虽然当时已经建国,但武器装备方面仍旧处于一个贫乏的状态,赶路基本上靠走,既无坦克,也无装甲车,更别谈什么直升机和空军方面的支援了。

地面上的支援也只有部分的炮兵,但这些苏联也有,而且炮兵数量比我们更多。

在这场小型战役中,唯一平等的,可能就是双方士兵的人数了。

但就是这样,苏军还是打输了。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3)

珍宝岛保卫战发生后,中苏双方的关系离发动战争只有一步之遥。

面对战败的事实,苏联方面怒不可赦,领导层方面对此的反应都十分激烈,毕竟在苏联人的眼中,中国的实力根本无法和苏联相比。

当时的苏美双方都拥有原子弹这种大杀器,而中国的核弹头才刚刚走上正轨。

克里姆林宫内,以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首的军方鹰派人物提议对中国展开军事报复,并且规划出了“核突击”战术。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4)

“核威胁”

所谓核突击战术,指的便是在中苏边界上陈列重兵,无限制地使用远程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对中国境内重要的军事目标实施核打击,然后让军队快速占领目标。

为了确保这件事的顺利进行,当时的苏联军方为了保险起见,还联系了美国,试图让苏美二国在进攻中国这件事上达成初步的同盟。

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听到这件事后也是十分震惊,但对于苏联进攻中国这件事他却是持反对意见。

他认为如果苏联进攻中国成功的话,那样会大大增强苏联的实力。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5)

尼克松

而如果中国崛起的话,那么便会威胁到苏联的地位,这完全符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战略意义需求。

在国家实力方面,中国目前还威胁不到美国,而苏联可是美国的头号大敌。

所以思来想去,美国方面最终还是没有答应苏联,但如果直接告知中国的话也不保险。

于是在1969年,美国著名的《华盛顿邮报》上便刊登出了关于苏联要通过“外科手术式”的远程导弹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6)

这一消息一经刊登,马上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人们对核弹的恐慌。

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遭受核弹袭击后的惨状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最重要的是此时世界各国对于核弹这种武器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御手段。

远在重洋另一边的我国在几天后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并且迅速对消息来源进行判定后,确定苏联确实要对我国展开核打击。

苏联方面原本还等着美国的答复,结果此消息一出直接傻眼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办公室气的暴跳如雷,大骂美国人不讲信用。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7)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毛主席立刻在中南海召开会议,讨论如何面对苏联的核打击。

硬抗肯定是不可能的,以当时新中国的技术暂时无法达到。

在参考过各级同志和诸位将军元帅的意见后,毛主席深思熟虑,总结出了一系列方针。

应对策略
  • 首先,要加快我国原子弹的研究进度。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8)

当时我国的原子弹已经在新疆引爆成功,但在远程导弹方面还是存在着技术困难。

  • 其次,如果苏联真的使用导弹袭击的话,那么这么多领导人都呆在北京是不行的,大家必须分散开来。
  • 第三点就是积极地跟苏联展开谈判,最好不要让事情走到最后那一步。
  • 第四点: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多挖地下防御工事,多积累粮食,在核弹头落下来的时候尽可能地多保存有生力量。
  • 第五点:备战、备荒、为人民,在中苏边境多挖地下军事防御措施,准备换家战术。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19)

在苏联核弹头落下来的那一刻对苏联境内也展开无限制的核打击,并且在进行核打击后迅速地占领苏联的领地。

1969年9月23日,中国方面首次进行了两万吨到两点五万吨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29日,又进行了一次地下三百万吨的氢弹热核试验。

而这两次声势浩大的核试验都被苏联和美国方面的地震监测中心检测到了。

这时两国才意识到中国的核弹技术发展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而美国也意识到如果苏联和中国真的开战了,那么苏联必定不可能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0)

自从核弹被研发出来后,苏美两国的核弹头数量谁也不知道双方有多少。

根据现代的机密文件解密,直到1960为止,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大概为16000枚,而苏联的核弹头,则是27000枚左右。

四万多枚核弹头,基本上足够将当时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毁灭掉,人类的文明水平将在一夜间回到原始时代。

而这个代价,是谁也承受不起的,能够当上一国元首的都不是疯子,如果不是必要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想拉着全世界陪葬。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1)

就这样,在认清楚局势,发现现在的局面已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后,美国总统尼克松当机立断地重启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并且利用其破译的苏联核导弹密码,朝苏联本土的一百三十四个城市以及秘密军事基地发出准备对其进行核打击的指令。

这一举动毫无疑问地表明了美国的态度。

而苏联在看到美国立场鲜明地支持中国,以及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的后果是其自身无法承受后,他们放弃了这种打算,最终接受了中国方面的谈判。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2)

而中国得知消息时已经临近国庆,但在进行了核实验后,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做好万全之策后,泰然自若的参与了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的庆典。

当时虽然中苏双方已经决定十月份在北京进行谈判,但根据情报来源,苏方似乎并未放弃进行军事侵略的打算。参加军演风险是极大的。

10月1号那天,天安门外各种安保措施随时待命,安保人员都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当时根据专门的估算,从苏联到北京,以导弹的速度,大概只有七八分钟。

就这样,天安门上一众领导人一脸严肃地看着迎面走来的方阵列队,半空中则是盘旋着好几架直升机。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3)

中苏边境上的部队则是进入了高度的警备状态,防备苏军的突然袭击。

设想中的袭击最终还是没有到来,国庆阅兵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圆满结束。

国庆节过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除了需要主持中苏谈判的之外,其余的基本都离开了北京,到了外地。

毛泽东主席去了武汉,刘少奇去了开封,朱德元帅去了从化,陈毅将军去了石家庄,邓小平去了南昌等等等。

同时,为了防止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身上的事件在我国重演,周总理亲自向当时的北京第一副司令员吴忠打电话,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注意首都机场的情况。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4)

10月19号,苏联代表团抵达了北京,中苏双方展开了谈判。

但由于彼此的分歧过大,这场谈判足足拖了九年,最后更是无疾而终。

谈判上并无太大的进展,故中国对于苏联的防备并未停止,从那以后,中国在新疆、东北和蒙古方面,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深挖洞,那个年代的国防计划也主要以这三地为主。

1970年后,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停滞僵化,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特权阶级将大量的国家财富占为己有,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5)

僵硬的社会制度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使得苏联的经济水平不断滑坡,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剧增。

在勃列日涅夫下台后,后续的戈尔巴乔夫等人虽然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但可惜为时已晚,当时的苏联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没有任何的药物和方法可以救治它。

1991年,苏联共产党失去了国内的执政地位,9月6号,波罗地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预示了苏联解体的开始。

同年的12月8号,以俄罗斯为首的三国宣布从苏联独立出去,12月26号,苏维埃共和国院宣布了苏联解体的消息。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6)

就这样,一个成立了近八十年的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消散于历史的潮流中。

苏联解体后,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也彻底解除,大量从苏联流出的科技成果和科研人员也被我国招揽。

这些来自北方的科技军事成果对于我国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还顺带收回了将近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2005年,中俄双方签订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俄罗斯将之前占领的一些领土全部归还给中国,其中也包括了珍宝岛。

1969年的战争(1969年大战一触即发)(27)

至此,这场半个世纪的领土之争落下帷幕,但新中国在苏联倒下后,进入了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