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故事(元宵节的由来)
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我们迎来了元宵节,我要第一个为你送上祝福!
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年年圆满如意,月月万事顺心,日日喜悦无忧,时时高兴欢喜,刻刻充满朝气,分分洋洋得意,月圆人圆花好,事顺业顺家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有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等习俗。
在我国古代,这一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成群结队游玩,赏灯、猜灯谜、吃元宵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说文解字》里有:元,为始;宵,为夜。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夜。自这一夜起,月移西去,春回大地。火树银花,香车宝马。灯火阑珊处,眉间心上人。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东汉明帝时,明帝提倡佛教,佛教有正月十五观灯的习俗,明帝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
唐朝,国力空前强大,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就是形容唐代元宵的盛大场景。
宋朝时,元宵节是一个狂欢的节日。这一天,妇女赏灯游玩,通宵达旦,没有了“男女之别”,男女混淆游玩。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宋朝的元宵节,赏灯五天,人们逛灯市,猜灯谜,人们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朝时,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清朝时,民间灯会盛行,灯火璀璨,且精致奇幻。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