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淮洲寻淮洲(寻淮洲与粟裕同遭排挤打压)

两人同在井冈山时期崭露头角,红七军团搭班子共事后,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寻淮洲和粟裕,两人都是生于“唯楚有才,于斯唯盛”的湖南。寻淮洲参加的是秋收起义,粟裕参加的是南昌起义。两人都上了井冈山,都跟随毛泽东、朱德学习打仗,都是毛、朱手下的爱将。寻淮洲和粟裕在军事上都是悟性极高之人,甚至可以说是军事上的天才。

寻淮洲寻淮洲(寻淮洲与粟裕同遭排挤打压)(1)

寻淮洲在几次反围剿中,屡立奇功,曾创造过1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全歼敌人1个精锐团、溃敌两个营的记录。1933年11月,21岁的寻淮洲即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军团长,他也是红军当中最年轻的军团长,甚至比号称“红军之鹰”的林彪还要年轻。

粟裕在几次反围剿中,也是累立战功。特别是七溪岭战斗,粟裕曾创造过9个人俘敌上百人的奇迹,被誉为“青年战术家”。粟裕曾给林彪当过短时间的参谋长。成立红七军团后,任参谋长,与军团长寻淮洲搭班子共事,先后约1年时间。

寻淮洲与粟裕可以说是英雄相惜。粟裕认为:“寻淮洲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军事指挥员。他参加过秋收起义,作战勇敢,联系群众,有胆有识,机智灵活”。粟裕后来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还多次提及寻淮洲,并表达了对寻淮洲的高度认可与敬佩。

寻淮洲对粟裕这个参谋长也是信任有加。北上抗日先遣队刚出征不久,在横渡闽江时,“寻淮洲坠马负伤”。寻淮洲便将军事指挥重任委托给参谋长粟裕。攻克罗源县城之战,寻淮洲更是把攻城任务全权交给粟裕具体实施。粟裕不负期望,用兵得法,仅两个多小时,就攻克了罗源县城,歼敌1000多名,活捉敌县长。

两人在北上抗日先遣队征战途中,同遭排挤打压,军事天份才能都受到了限制。

中革军委会《关于组织北上抗日先遣队给七军团作战任务的训令》中,关于领导核心问题作了明确具体规定:

“党中央派中央代表曾洪易及工作团随军行动。如联系中断时,则由中央代表、军团长、军团政委3人组成七军团的军委,中央代表领导党的工作、反日运动和游击战争,并与地方秘密党组织取得联系”。

红七军团自踏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征程开始,大权一直把持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和政委乐少华手中。他们“对红军中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有实战经验和领导水平的干部,采取排斥和不信任态度”。特别是乐少华“对行军作战都要指手画脚瞎指挥,有时军团长刚下命令部队展开,乐少华则要部队撤下来,使下级指挥员无所适从”。而作为军团长、军事一把手的寻淮洲,“却无法行使军事指挥权”。这种矛盾日趋尖锐,甚至到了“乐少华和寻淮洲一开会就吵架,天天如此,几乎造成指挥上的瘫痪。”

寻淮洲寻淮洲(寻淮洲与粟裕同遭排挤打压)(2)

而此时的粟裕,因他不是军团军事委员会成员,尽管他的许多正确主张得到中下层干部拥护,却根本得不到曾洪易、乐少华重视。粟裕“出于公心,维护军团长寻淮洲的权威”。乐少华对此大为光火,训斥粟裕是“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的危险分子”,甚至一度“扬言要撤粟裕的职”。对此,一向平和的粟裕都忍不住抗议说:“你还没有资格撤我的职”。粟裕顾全大局,尽职尽责,每次提出建议和方案后,“送给曾洪易、寻淮洲、乐少华,等三个人签名盖章都同意后再去组织实施”。

显然,在这种大环境下,寻淮洲和粟裕这两个青年军事才俊,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两人都为革命建立了殊勋,寻淮洲用他年轻生命诠释了革命信仰,粟裕用他赫赫战功奠定了一代战神美名。

1934年11月4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红七军团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合编,成立了红十军团。原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刘畴西任军团长,原红七军团政委乐少华仍任政委。原红七军团被整编为第十九师,原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被降任第十九师师长,支持寻淮洲的原红七军团参谋长粟裕被调离主力部队,担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

被降职的寻淮洲忍辱负重,革命意志丝毫不减,马上投入了红十军团组织的外线作战。谭家桥一战,寻淮洲亲自率队冲锋,勇夺战场制高点。但他却负了重伤,转移途中英勇牺牲,用他年仅22岁的生命诠释了革命信仰,谱写了英雄赞歌。

寻淮洲寻淮洲(寻淮洲与粟裕同遭排挤打压)(3)

被排挤出主力部队的粟裕,很快又被方志敏点将,重新担任红十军团参谋长。怀玉山红十军团主力全军覆没后,粟裕率先头部队800人冲出敌人包围,保留了革命火种。后来,这800人组成了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开展浙南三年游击战争”。

再后来,粟裕投身于抗日战争,投身于解放战争。他的名字是和黄桥决战、天目山战役、七战七捷、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士集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郎广战役、上海战役等这些著名的战役和决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粟裕用他的赫赫战功奠定了一代战神的美名。

寻淮洲寻淮洲(寻淮洲与粟裕同遭排挤打压)(4)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