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

2020年08月15日

庚子年六月二十六

——末伏

转眼间,我们就迎来了“暑气未消,秋凉未至”的末伏天。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1)

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末伏更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末伏三忌

01 忌食瓜

民间习俗: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再吃西瓜。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2)

主要是因为西瓜性凉,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

可以适当多吃些应季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梨等。

02 忌贪凉

末伏早晚气温降低,但是白天气温依然较高,昼夜温差加大。此时取凉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猛吹空调,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积聚湿寒。

开窗注意穿堂风,南北通透的房子,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关掉一侧的窗户,避免温差过大带来的感冒。

03 忌吃辣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3)

末伏益清补,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多补充蛋白质。尽量不要吃刺激性强的东西,如果食用太多辛辣食物,容易上火、燥热。

末伏多吃三种菜,抵抗细菌少生病

末伏期间,地面上的火热之气仍盛,闷热潮湿。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问题。

01菜花:预防感冒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无常,人体一时难以适应,免疫力也不知不觉地在下降,这时就容易让感冒病毒钻空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一个预防感冒的好办法。

菜花含有的维生素C含量比大白菜、黄豆芽菜要高3~4倍,还是一种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剂。

02菠菜:预防口腔溃疡

初秋气候开始变干燥,一旦蔬菜、水果、水分摄入不够,就容易上火,口腔里也会跟着出现溃疡、发炎等问题。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4)

菠菜中丰富的核黄素是辅助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营养素。

03芹菜:促进睡眠

夏秋交替的时节,温差较大,早晚凉,中午热,对于体质较敏感的老年人来说,身体很难马上适应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5)

芹菜有辅助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镇定神志的作用。

末伏多喝三种汤,润燥养肺正当时

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气候逐渐干燥,要注意润燥、养阴、润肺。

01大麦芽煮汤:理气健脾

末伏比较闷热,要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咸食物。给大家推荐一款汤饮,不但能清热消暑,还有辅助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料是大麦芽(一两)、和瘦猪肉(四两)、冬瓜(六两)以及少量陈皮(25克)一起用砂锅煮汤,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2小时。

02雪梨百合汁:清热润燥

末伏燥气上升,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莲子、山药、百合等。雪梨和百合一起加水熬制,清热润燥,具有很好的辅助保健作用,特别是对于经常干咳的人。

清肺养肺三白汤(多吃三菜)(6)

03油菜燕麦粥:养胃健脾

末伏还是属于长夏之末,天气仍然比较闷热,易造成食欲不佳,建议用燕麦熬粥喝。

燕麦先煮熟,然后放入油菜末煮开。另外,将大米先煮熟,然后将提前做好的山药泥加入煮开。适当喝些能够辅助养胃健脾。

注意防范一些疾病

01咽喉炎

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立秋后的天气会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此时的咽喉炎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另外,秋天容易上火,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02肠胃病

秋后,人们的食欲会越来越好,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此时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03感冒

立秋后昼夜温差加大,伤风感冒频发。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腹泻、头重等。因此,初秋之际切勿贪凉~

(约见名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